百科词条:煤油 (最后修订于2012/6/8 20:53:03)[共170字]
摘要:煤油为高闪点液体,遇热、明火、氧化剂能引起燃烧爆炸危险;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沸点175~325℃相对密度[水=1]:0.80~1.0(25℃)外观性状含C10H16石油烃类混合物,水白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作燃料、溶剂、杀虫喷雾剂。闪点37.8~325℃爆炸极限0.7%~5.0%引燃温度210℃......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吉林航空煤油实现自给
图为航空煤油发运出厂。(姜振国摄)5月22日,吉林石化公司铁路运输部载有762吨航空煤油的罐车在汽笛长鸣中驶离高碳醇厂航煤装车栈台,开赴龙嘉机场。吉林省航空煤油不能自给的历史就此宣告终结。吉化25万吨/年航煤加氢装置建设项目总投资8993万元,包括年产25万吨航煤加氢精制装置及成品油铁路装车设施、油品汽车装车设施等。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喷气燃料临氢脱硫醇RHSS技术,在精制航煤收率、产品质量、能耗
- 国产生物航空煤油千亿元“蛋糕”谁能吃到?
产却刚开始起步。 作者从中石化获得的资料显示,2011年,中石化旗下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和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杭州炼油厂联合运作,将杭州炼油厂原有设备改造成一套2万吨/年生物航空煤油工业装置,目前其可年产6000吨生物航空煤油。该装置从2011年12月12日开工进油以来,已加工生产出70吨左右的生物航空煤油。 中石油投入生物航油研制的时间比中石化稍早,不过它选择了与美国霍尼韦
- 地沟油变身航空生物煤油专家:中国飞机喝不到
航空油” 让中国消费者闻之色变的地沟油在别人眼里却可以“飞上天”。7月中旬左右,2000吨产自上海的废弃油就将开始它们的“飞天之旅”,在通过报关等手续后,这些油将被荷兰航空的技术人员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 废弃油变身航空燃油上天的消息迅速引起网民关注,“地沟油”变“航空油”到底靠不靠谱?中国公司是否具有完整“变油”技术?废弃油“上天”能否阻击地沟油“上桌”? 核心提示 质疑一
- 云南拟建中国首个生物质航空煤油基地
:“十二五”期间,云南预计新能源电力装机要达55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要达49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5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不低于30万千瓦,生物柴油力争达到40万吨,力争建成全国首个生物质航空煤油基地。5月9日至10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率昆明市、曲靖市及省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新能源工作进行调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文荣,市委常委、副市长黄云波陪同调研。罗正富一行实地视察了石林
- 林鸿宣:煤油灯光照亮成功路
学家,终于一朝成名天下闻。然而此前,全国绝大部分整天以大米为食的人却都不知道他,不管是家乡海南,还是工作地上海,概莫例外。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科学明星,林院士为人却很低调,突然荣誉等身的他,并没有忘却煤油灯下最早的初衷:做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 煤油灯茅屋高考 林鸿宣的这份纯朴、踏实与勤奋,源于海南这方热土与生具有的禀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加大对海南岛的开发力度,无数个国营农场在岛上兴建,
- 航空煤油:生物燃料新趋势
等方面,都还没有特别突出的技术。之所以要争取用更少的钱来采收更多的藻类,原因在于航空燃料的需求实在是太大了,光靠现在的藻类、麻风树、文冠果种植后所提取的油脂,飞机是吃不饱的。全球航空运输业每年对航空煤油的需求是15亿桶到17亿桶,而2008年的航油开支高达1650亿美元之多。另外,土地质量与高效产出之间的关系也很关键。就拿麻风树来说。它能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生存,加上其耐寒的特性,人们一直都将其看
- 生物质煤油气田开发关键:胆识决心配套政策
攻关纤维素乙醇技术的同时,热化学平台上也探索着生物质气化-合成燃油技术。我国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公司经过近10年的研发,非粮生物质气化与费托合成技术流程已打通,工艺已经成功,生产出了高品质高清洁的航空煤油、生物质柴油和轻质油商品。阳光凯迪正在武汉和广西北海分别设计建设单线年产30万吨和年产60万吨规模的两个生产厂,计划2016年底投产运行。看来,此重大领域的国际技术竞赛中,中国跑在了世界前面。此外,
- 雪佛龙鲁玛斯倡议开发100%柴油和喷气煤油生物燃料
姆斯技术公司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雪佛龙鲁玛斯全球(ChevronLummusGlobal,CLG)公司于2012年5月14日宣布,加入ARA公司ReadiJet替代燃料倡议,开发100%柴油和喷气煤油生物燃料。 ARA公司已开发了催化氢化热解(CH)过程,使甘油三酯(如作物油和动物脂肪)转化为非酯的生物燃料,即可再生燃料,它们是区分于石油同类物的纯碳氢化合物。 共同开发的努力将结合ARA公司
- 荷兰航空将开通以“地沟油”为燃料的航班
使用过的食用油常被人们称为“地沟油”。如今“地沟油”有了合适的用途——提炼生物煤油驱动飞机。荷兰皇家航空公司22日宣布,将从今年9月启用以生物煤油为燃料的客机执飞阿姆斯特丹至巴黎的航班。 荷航介绍说,使用生物煤油驱动航班将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这种生物煤油以特殊技术从“地沟油”中提炼出来,其技术标准与普通的航空煤油一样,不需要对现有飞机发动机进行改造。由于这种生物煤油利用“地沟油”而并非以粮食提炼
- 法航-荷航首次完成生物燃料客机试飞
荷航集团23日顺利完成了一次生物燃料客机试飞,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试飞成功后,法航-荷航宣布自己成为全球首个在客运航班中使用生物燃料的航空公司。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哈特曼表示,与传统的煤油相比,在这次飞行中使用的生物燃料可减少多达80%的二氧化碳排放,公司计划取得这种生物混合燃料的使用许可证,以便在今后加以推广。哈特曼说:“我们希望在2010年底前取得首张使用这种燃料的许可证。那么接
- 波音联手SA建航空生物燃料联合研究中心
资助。该联合研究将侧重于技术,如原料生产和加工技术,旨在解决巴西可持续航空燃料供应的差距问题。航空生物燃料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其性质与传统石油基燃料相当,部分指标甚至优于传统航空煤油,单独或与化石航空煤油调合后可满足航空器动力性能和安全要求,且无需制造商重新设计引擎或飞机,航空公司和机场也无需开发新的燃料运输系统。航空生物燃料可直接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但目前主要是作为调合组分以
- 联邦快递将每年购买300万加仑生物燃料
今年6月,美联航与法克罗姆生物能源公司签署了一项长期协议,从2018年起连续10年每年购买至少9000万加仑的生物燃料。据了解,红岩生物燃料公司供应的生物燃料只占联邦快递每月消耗的9000万加仑航空煤油、美国西南航空每月消耗的1.5亿加仑航空煤油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联邦快递高管表示,这是其向增加使用可再生燃料迈出的第一步。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燃料占到其航空煤油消耗的30%。然而,联邦
- 中国民航今年起推广生物燃料大幅减少碳排放
吃惯了航空煤油这一“精粮”的中国民航飞机,将从今年起陆续改吃生物燃油,甚至地沟油这种“杂粮”。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高管昨(6日)在财富全球论坛上说,这不但省钱节能,而且不影响安全。昨日,《财富》杂志与央视举行特别圆桌论坛,在一场名为“未来的交通”的分论坛上,国航副董事长王银香说,飞机用生物燃油逐渐替代航空煤油将成趋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生物燃油将占航空燃油用量的15%。到2050年,有
- 荷航大力开拓生物燃料市场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近日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未来四年内共同开拓世界生物航空煤油市场,携手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民用航空产业。双方的全新合作计划包含短期内具体的、可量化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协议。按照协议,在4年内,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到2015年将实现整个机队使用平均1%的可持续生物燃料,到2020年实现每吨公里飞行距离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9年相比减少20%。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总经理卡
- 内蒙古首条纤维植物生物质油生产线出油
和方法更为先进,部分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继2008年我区生产出第一桶生物质油后再一次走在国际前沿。内蒙古先进生物燃料项目利用赤峰地区的沙柳、柠条和秸秆剩余物等作为主要原料,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及系列生物基产品。这种生物质油不仅价格低、燃烧效率高、无污染而且原料资源可以再生。目前一期工程已经竣工,现有生产力可年产汽油、柴油和煤油10万吨,预计二期工程2014年竣工,可年消耗废弃农林生物质近
- 生物航空燃料商业化存两大难题
在不久的将来,航空煤油有望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生产。在日前的柏林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由空中客车主导制造的世界首家纯生物燃料驱动飞机完成首飞,这是全球第一次采用100%生物燃料进行的试飞。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指出,在世界日益一体化趋势下,世界各国交流频繁,导致全球航空运输业繁忙,对航空煤油需求量不断增长。特别是在环境保护的要求下,使用生物质燃料替代现用的航空煤油,能够明显减少航空排放对环
- 《本草征要》:[第四卷附录](三)煎药水火之应用
循李氏之说,然亦于实践中证明其确有裨益。炭火在昔煤炭未曾普通使用前,取暖、炖食,煎药,熨衣,大都皆用木炭,李时珍谓“栎炭火宜炼一切金石药,炭火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又谓“栎炭取其力紧,炭取其力慢。”总之,炭火煎药,既便于掌握火候,又不致影响药力,宜采用。至煤炭煎药及煤油炉煎药,则不相宜,尤其煎喉症之药,更不相宜。以上附录三则,均是耿鉴庭讲解,耿引循记录。《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
- 中国石化生物航煤等技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物航煤的生产、适航认证及试飞工作。中国石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技术,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同时这也是应对欧盟征收航空碳排放税政策的技术策略。继中石油生产的生物燃料航空煤油成功试飞后,昨日中石化集团也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商务航空煤油生产技术已经在杭州炼油厂成功生产出合格的生物航油产品。 欧盟已开始征收航空碳排放税,而开发研制生物航空煤油可有效降低碳排放。中石化表示,此
- 可持续生物燃料将为民用航空业提供高效动力
波音公司(BoeingCo.)和一个航空业内团队近日公布了一项针对可持续生物燃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成果。根据此项名为生物衍生类合成石蜡煤油(Bio-SPK)评估的研究,2006至2009年期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室、地面和飞行测试显示,测试用燃油的性能和传统石油类JetA航空燃油相当甚至优于后者。这些测试包括几款不同型号的民用飞机发动机使用配比比例为石油类JetA/JetA-1燃油和可持续生物燃料各占50
- 生物航空燃料发展现状
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这标志着国产1号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可以投入商业使用。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空燃料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具有很好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一些欧美国家从2008年开始,广泛开展了生物喷气燃料的示范飞行,2011年开始进行生物喷气燃料的商业飞行。这些生物燃料主要以椰子油、棕榈
- 中石化抢食生物航煤市场
4月24日早上,一架加注15吨中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东方航空空客320型飞机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飞行后,平稳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在全部适航审查通过后,民航局生物航煤适航审定委员会将颁发中国第一张生物航煤生产适航许可证。这意味着中石化生物航煤将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行。中石化于2009年开始研发生物航煤,并在两年后成功生产出生物航煤。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李健此前预计,到2020年,中
- 生物航油转化技术获得突破,木材废料变废为宝成亮点
美国生物基异丁醇生产商Gevo公司(NASDAQ:GEVO)周四宣布,其从木材废料中成功提取异丁醇,然后通过其拥有的专利技术将异丁醇转化为航空煤油。此前一天,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与美国西北高级可再生能源联盟宣布,双方将加快推进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和使用。作为美国西北高级可再生能源联盟的一员,Gevo公司将参与此次试飞活动,届时公司生产的航空煤油产品将通过试飞来测试性能。在伐木过程中往往会留下大量的木
- 中国科研团队攻克难关实现蓖麻油变航油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李伟率课题组攻克核心技术难关,成功以蓖麻油为原料制备航油,相关论文成果发表在行业权威期刊《生物资源技术》。“蓖麻油制备航空煤油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已申请中国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李伟介绍说,目前世界范围航空运输所用航油基本是以石油为原料进行加工提纯,化石航油的使用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架大型飞机起降相当于600辆双班出租车一天排放量,而使用生物航油则可降低5
- 生物柴油新规或使棕榈油消费发生剧变
点。新华社消息显示,中国民用航空局12日向中国石化颁发了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这标志着国产1号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并可投入商业使用。据调查,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此次获得适航批准的1号生物航煤以棕榈油和餐饮废油为原料。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副司长徐超群介绍,1号生物航煤适航意味着我国生物航煤由此实现了从无到有零的突破。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棕
- 转基因作物年减排144亿千克二氧化碳
计在2011年底将可以认证1?1的标准航油和合成燃油混合使用的所有平台和相应设备。 目前,已有5家航空公司成功测试合成燃油的飞行,其中维珍航空、新西兰航空、美大陆航空和日本航空采用生物衍生合成石蜡煤油,卡塔尔航空采用气衍生合成石蜡煤油。其中,新西兰航空使用了来源于麻风树的燃油,美大陆航空使用了麻风树和藻类混合燃油,日航使用来源于麻风树、藻类和亚麻荠的混合燃油。研究显示,生物合成石蜡煤油的所有技术
- 麻风树能解决印度的能源饥渴吗?
时候,麻风树也能得到灌溉。” 马克·卢纳克斯是D1公司的另一位主管,他指出,对农村经济来说,种子只是麻风树价值的一部分。此外,砍下的枝条可以当柴烧,副产品则可以生产高质量的肥皂。种子甚至还可以代替煤油来点灯,非常清洁。对于数百万人口来说,煤油是唯一的照明来源,政府要在煤油补贴上花好几十亿美元。 但是,印度要实现20%的柴油替代目标只靠小农户是不行的。麻风树很可能成为印度气候变化委员会所宣布的“
- 内蒙古首条植物生物质油生产线竣工
7月26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年产50万吨的内蒙古首条纤维植物(农林剩余物)生物质油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并顺利出油。 该项目利用赤峰地区的沙柳、柠条和秸秆剩余物等作为主要原料,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及系列生物基产品。这目前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可年产汽油、柴油和煤油10万吨。年产50万吨的二期工程预计于2014年竣工。 7月26日,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年产50万吨内蒙古先进生物
- 预计2012年商用第二代生物燃料“行”在途中
目前全球航空运输业每年消耗15亿至17亿桶航空煤油,2008年航油支出高达1650亿美元。石油燃料价格波动和减少碳排放压力,是摆在国际航空运输业面前的两个重大难题。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发展为航空业带来了新曙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简称国际航协)最新发布的报告称,第二代生物燃料有望于2012年开始在航空运输业正式商用,到2040年其比例将达到总燃料的50%,届时业界将摆脱对石油的唯一依赖。 第一代生物燃
- 新西兰成功打造以果汁做燃料波音747客机
一架新西兰航空公司的波音747-400型客机展翅翱翔于空中,它可不是一般的普通客机,其采用的燃料是由“果汁”和传统的航空煤油(jetfuel)按1: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生物燃料。“果汁”取自一种名为“麻风树(jatropha)”的植物,其果实差不多有李子那么大,用之榨出的麻风油颜色鲜黄,需经过进一步的提纯等步骤才行。 麻风树为一种灌木,其果实呈圆形有李子那么大,自古以来,麻风树的用处很少,
- 生物航煤的中国式发展
成本高企量产难 一举两得解难题生物航煤中国造 2008年,中国石油同霍尼韦尔公司合作。双方合作生产出首批15吨生物航煤。 2011年,中国石化将杭州炼油厂原有装置改造成一套2万吨/年生物航空煤油工业装置,每年可生产6000吨生物航空煤油。 航空业减排,航空燃料的升级无疑是矛头所指。 目前全球航空运输业每年消耗15亿~17亿桶航空煤油,由于飞机飞行时离天空很近,产生温室效应的能力及危害远
- 投资20亿元建基地广东布局生物柴油市场
究在中国开展的消息,也令人振奋。 今年7月,网传上海绿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荷兰SkyNGR公司签署1万吨航空燃油供应协议。随后,波音与空客两大飞机巨头也纷纷传出消息,正和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投入航空煤油的研究。今年10月,中国商飞-波音航空节能减排技术中心启动了首个研究项目,该中心与长期从事绿色能源开发的杭州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HEET)合作,利用节能减排技术中心所提供的设施,开展以识别“地沟油
- 未来汽车不烧汽油“烧”水藻
,这种技术听起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其实,制作生物燃料的方法并不复杂:将藻类原料投入到反应容器中,加入一些必要的生物酶,通过加压等一系列手段,将藻类转化成为生物燃料,之后即可以将这种燃料加工成为汽油、煤油等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燃料,供人们使用。 “目前,在矿物燃料愈发紧张的前提下,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一个热点。前段时间,我还专门听了美国科学家对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的专题讲座。就目
- 朗泽技术与瑞典生物燃料合作开发废气制乙醇-制喷气燃料过程
uels)公司和维尔京大西洋航空公司于2011年10月11日宣布,进行将废气制乙醇-制喷气燃料过程合作,目标是到2014年达商业化应用。维尔京大西洋航空公司表示,开发从工业废气生产低碳的合成喷气燃料煤油,其为标准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案碳足迹的一半。维尔京大西洋航空公司将是使用这种燃料的第一家航空公司,将与朗泽技术公司、波音公司和瑞典生物燃料公司合作,努力使商用飞机中使用新的燃料类型所需的技术得到批准。
- 专家呼吁开发中国巨量地沟油资源发展生物柴油产业
开发生物丁醇、油藻等产业。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部长田志坚研究员对欧阳平凯的观点深表赞同。他告诉中新社记者,一方面,国家油品实行垄断销售,目前没有将生物柴油添加到汽柴油及航空煤油的相关法律政策和技术标准,石油、石化企业巨头也不屑于采集地沟油并制取生物柴油,再将生物柴油加入汽柴油及航煤中销售,从而使中国地沟油失去制取生物柴油后添加到气煤油及航煤进行销售的合法途径。另一方面,当
- 荷兰航空将购买中国两千吨废弃地沟油
费者闻之色变的地沟油在别人眼里却可以“飞上天。7月中旬左右,2000吨产自上海的废弃油就将开始它们的“飞天之旅,在通过报关等手续后,这些油将被荷兰航空的技术人员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废弃油变身航空燃油上天的消息迅速引起网民关注,“地沟油变“航空油到底靠不靠谱?中国公司是否具有完整“变油技术?废弃油“上天能否阻击地沟油
- 南美首架植物油燃料飞机试飞成功
验中心成功升空。这是南美洲第一架使用大豆作燃料的喷气式飞机,也是世界航空史上第二架生物燃料飞机。报道说,这架“普卡拉A-561”型飞机配备两个法国制造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其中一个发动机使用通常的航空煤油(JP1),另一个则使用20%的大豆油衍生物和80%的JP1混合燃料。试验证明,使用植物油燃料的发动机比使用航空煤油的发动机更加清洁,而且能散发芳香。这种燃料在作用上与纯粹的JP1燃料无异,但在环境
- 英国航空公司将于2014年使用费托合成生物喷气燃料
并采用费托工艺将得到的合成气转化成生物喷气燃料,同时也作为石化工业的原料。该装置将建在伦敦东部,将通过该工艺过程,使50万吨/年废弃生物质转化成1600加仑绿色喷气燃料,该工艺过程与化石燃料生产喷气煤油相比,可使温室气体减排高达95%。英国航空公司业已签署从该装置购买全部生产的生物喷气燃料协议,该装置将由Solena集团公司建设,Solena集团公司是总部在美国华盛顿的生物能源和生物燃料公司。So
- 伍德公司在法国推进生物质制油BioTfueL工艺
保证达最低的能耗,使之可利用宽范围的生物质。BioTfueL项目总投资为1.127亿欧元,该项目包括在法国建设二套中型装置,采用伍德公司Prenflo-PDQ工艺,基于生物质气化来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煤油,这些装置将于2012年投运。Prenflo工艺现已成功地在西班牙Puertollano获得应用,该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采用一体化煤气化的联合循环发电厂,采用石油焦、煤炭和生物质为进料。伍德公司Pre
- 生物质能源“与粮争地”冲突有望解决
关注,用粮食生产乙醇的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因为“与民争粮”“威胁粮食安全”而饱受争议。科学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以木薯、麻风树、海藻等为代表的第1.5代非粮生物乙醇、第3代纤维素乙醇和第3代微藻柴油、生物煤油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质能源‘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杨焕明博士表示,作为新兴产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目前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粮食种
- 巴西推进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要求,到2050年,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50%,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近年来,世界科技界对航空用生物燃料进行了大量实验,目前经过认证的航空用生物燃料价格均高于常规航空煤油一倍;用来生产用生物燃料的植物原料的来源也有问题,难以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去年波音公司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圣保罗科研基金会签署了一项协议,决定共同建立一个商用航空生物燃料研发中心。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副
- 地沟油变身航空油出口荷兰
止一家。我们会和其他公司抱团,向荷航提供地沟油。”陈建琦举例说,中国每年产生地沟油450万吨,但若荷航的飞机全部使用地沟油,所需量将远远超出这一数量。据了解,荷航从2009年开始探索生物燃油替代航空煤油的可能性。2012年开始,以“地沟油”制成的生物燃料为动力的客机,已执飞阿姆斯特丹至巴黎航线和至里约热内卢航线。荷航董事长表示,荷航的目标是2015年让生物燃油占该公司飞行总耗油量的1%。据预计,至
- 成本高出传统航油4倍“绿色”航油启航难
OP公司等三方计划于2011年在中国北京进行首次航空生物燃料验证飞行演示。据悉,中石油集团将在四川建设航空生物燃料生产基地,继续研发非粮生物燃料。 目前,全球航空运输业每年消耗15亿~17亿桶航空煤油。为了降低航空燃油对气候变化的影响,2009年8月,欧盟公布了“绿色天空”计划,2000多家进出欧盟的航空公司2012年起将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即可能被征收碳关税。 ETS实施后,我
- 德国为获取生物燃料建立藻类科学中心
据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报道,该中心新成立的藻类科学中心近日启动,工作目标是建设一个利用微藻生产生物煤油的试验工厂。从微藻获取燃油是可能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案之一,但还需进行大量研究。新建的藻类科学中心是联合研究项目“AUFWIND”的一员,12个项目伙伴共同研究从藻类获取生物煤油的经济与环境可行性。在至2015年的一期建设期将首先建立三个可扩展式微藻培养系统,让它们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运行,以便就其成本与
- 中国商飞联姻波音投资25亿研发航空生物燃料
燃料的可提供性。 此前,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曾在今年7月与上海绿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计划从中国购买超过1万吨的“地沟油”,其中首批2000吨已经发货。这些“地沟油”将被用来转变为生物质航空煤油。 中国两大石油巨头也一直在航空生物燃料领域进行不懈尝试。2011年10月,由中石油供应、从小桐子中提炼研制的航空生物燃料在我国首次试飞成功。今年2月,由中石化自主研发的、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
- 变燃油恐难根本解决“地沟油”问题
等到其成本降至大规模推广的地步。再者,从航空领域的生物燃料现状来看,“地沟油”也不是最佳原料。生物燃料来源于生物质,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在交通运输行业主要包括乙醇燃料、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空煤油。生物酶制剂巨头丹麦诺维信公司的高级研发经理吴桂芳博士告诉记者,生物航空煤油的原料来源有厨余废油和木本油料作物,“前者由于来源分散、原料还能应用于诸多其他领域,所以发展受限较多;而后者前景更广阔。”
- 第二代生物燃料2012年用于航空运输业
依赖,并希望在2050年实现减排50%的目标。生物能源作为航空业的新曙光,将可以解决行业所面临的石油燃料价格波动难题,同时减少行业碳排放。国际航协指出,第二代航空生物燃料必须是可以直接替代传统的航空煤油,不会影响现有品质,重点是不需要制造商重新设计引擎或飞机,航空公司和机场无需开发新的燃料运输系统。此外,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际航协要求生物燃料的原料种植不需要砍伐森林或破坏环境,如导致生物多样性
- 禁水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Ca3P2(磷化钙)、CaO(生石灰)、NaNH2(氨基钠)、LiAlH4(氢化锂铝)等。注意事项1).金属钠或钾等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氢气而引起着火、燃烧或爆炸。因此,要把金属钠、钾切成小块,置于煤油中密封保存。其碎屑也贮存于煤油中。要分解金属钠时,可把它放入乙醇中使之反应,但要注意防止产生的氢气着火。分解金属钾时,则在氮气保护下,按同样的操作进行处理。2).金属钠或钾等物质与卤化物反应,往往会
- 中国首次客机航空生物燃料试飞成功
证飞行的基础上,还将在中美航线上实施生物燃料越洋飞行。 据国航方面介绍,此次试飞的747客机共有4个发动机,其中1、3、4号发动机使用的是正常传统航油,而2号发动机使用的是将航空生物燃料与传统航空煤油按50:50比例调和的混合生物航油。 四个发动机各自独立工作,即使2号发动机出现任何问题,另外三台发动机也可以正常工作。 此次试飞是基于中美两国的能源合作,由中国国航、中国石油、波音公司和霍尼韦
- 生物航煤,应用之路有多远?
的问题之一。我国目前已成为年消费量近2000万吨的航空燃料消费大国。据国际民航组织预测,未来全球航油需求年增长速度不到5%,而中国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为应对巨大的需求压力,航空煤油行业将眼光投向了生物燃料。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倍至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丰富的生物质能为航空燃料的来源提供了新选择。
- 未来飞机喝什么油生物柴油是最佳选择
机器喝起油来简直就像是饥饿的“猛虎”。 最近,许多航班已经纷纷开始出台对策,例如将国际航班乘客随身携带的行李重量大幅削减。 也许,生物柴油将是未来航空燃料的最佳选择。 目前,大部分飞机使用航空煤油。虽然航空煤油比汽车用的汽油重,但却比柴油轻,并且是为飞行的极端环境研制的,不过它终究还是利用石油生产的。同汽油一样,航空煤油价格也随飙升的石油价格猛涨,使航空公司不堪重负,成为美国一些大型航空公司
- 八角的加工
否属强烈的茴香味,有无其他不正常的异味。然后不停的摇动,从泡沫的多少,可以推测茴油的纯度。一般来说,泡沫越多越好。这个方法适用于产地有经验的茴农及收购员。但缺乏经验的人就难于准确判断了。3、检查渗杂煤油的方法:山区群众往往拿煤油桶来装油,致使八角油渗杂煤油,这种现象,除了用灵敏的嗅觉可嗅出外,亦可将少许八角油慢慢地往器皿里注,如果泛起的泡沫洁白并迅速散开,而且很快就消失,这就说明里面没有渗杂煤油;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