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梅核气(globus hystericus[1])为病名[2][3]。是指以咽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郁证类型之一[3]。
4 症状
自觉咽部有物梗阻,又无吞咽困难[3]。临床均为患者自感咽部有梅核状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而吞咽正常[3]。常兼见情志抑郁、暖气、失眠,甚至呼吸不畅等症[3]。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癔病、慢性咽炎、神经官能症等病中[3]。
5 病因病机
《古今医鉴·梅核气》:“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降,乃成厉痰郁结,致斯疾耳。”
多为郁怒思虑伤及肝脾,以致气滞痰凝,咽部痰气互结所致[3]。
6 治疗
6.1 方药
治宜理气、解郁、化痰[2]。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四七汤、噙化丸等方[2]。
6.2 针灸治疗
6.2.1 体针
取天突、膻中、太冲、丰隆、内关、神门等穴为主[3]。令病人张口作深呼吸,憋气数秒钟后做吞咽动作,反复进行,直至症状消失出针[3]。
6.2.2 耳针
取心、脑、神门、肝、脾、咽喉等穴,每次选3~4穴,中强刺激[3]。亦可用埋针法[3]。
7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52.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1.
治疗梅核气的穴位
- 廉泉
流涎,吞咽困难,口燥舌干,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梅核气,中风失语,咳嗽,气喘,食不化,瘿气,舌下肿,...
- 本池
流涎,吞咽困难,口燥舌干,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梅核气,中风失语,咳嗽,气喘,食不化,瘿气,舌下肿,...
- 中庭
,饮食不下,呕吐,呃逆,心痛,小儿吐乳,咽痛,梅核气,食管炎,食管狭窄,贲门痉挛等。中庭穴的别名:...
- 玉户
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噎膈...
- 天突
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噎膈...
- 更多治疗梅核气的穴位
治疗梅核气的方剂
- 治痰茯苓丸
阻,手臂痠痛或抽掣,不能举物,肢体麻木,眩晕,梅核气,癔病,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用法用量:每...
- 十仙夺命丹
角、苦葶苈、巴豆(去壳,搥去油)各等分。主治:梅核气,鼓满,积聚,癥瘕气块,冷心腹痛,热水泻,食积...
- 散结化痰汤
橘红、苏叶、青黛、枳壳、凤尾草、白豆蔻。主治:梅核气。气留咽嗌,有如梅核,此噎膈之渐也。用法用量:...
- 滋阴清膈饮
7分,入童便、竹沥各半酒盏,食前服。临床应用:梅核气:山氏患咽喉噎塞如梅核,时时嗳气,足冷如冰,用...
- 唅化丹
雄黄。制法:枣肉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喉中梅核气。用法用量:含化,温黄酒1杯过口,内服苏子降气...
- 更多治疗梅核气的方剂
治疗梅核气的中成药
- 梅核气丸
录8页)。功能与主治:舒肝顺气,利膈解郁。用于梅核气,舌咽神经官能症,以及胸膈不舒,两胁胀满。用法...
- 喉痛片
压制成1000片,即得。性状:本品为浅棕色的片;气芳香,味咸酸带甘凉。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
- 乌梅丸
饮送下。制备方法:上3味,将矾石、诃黎勒为末,与梅肉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圣济总录》卷七十七方之...
- 双梅喉片
000片,即得。性状:本品为类白色至浅棕色的片;气香,味甜、凉、微苦。鉴别:(1)取本品4片,研细...
- 固肠止泻丸
6:3:1.5:1.5:0.3)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
- 更多治疗梅核气的中成药
梅核气相关药物
- 风梅颗粒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风梅颗粒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止咳化痰。用于感冒及慢性支气管炎...
- 注射用青霉素钾
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 注射用青霉素钾
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 注射用青霉素钠
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 注射用青霉素钠
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 更多梅核气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梅核气
- 《古今医鉴》:[卷之九]梅核气
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有如梅核之状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乃成厉痰郁...
- 《喉科集腋》:[卷下]咽喉杂症
用刺破后用胆硝丹吹入喉中再用雄黄化毒丹七粒服之梅核气乃痰气结于喉中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如茅草常刺作痒初...
- 《疡医大全》:[卷十七咽喉部]梅核气门主论
陈实功曰∶梅核气,乃痰气结于喉中,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如茅草常刺作痒。初则吐酸,妨碍久则闭塞不通,...
- 《包氏喉证家宝》:咽喉七十二证考
血,服三黄凉膈。三十九、回食单。一名甸气,一名梅核气。气郁热痰而生,喉两边两硬条,色红为甸气,小舌...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阴跷照海穴主治歌
乳痈,便燥难产血昏迷,积块肠风下便红,膈中不快梅核气,格主照海针有灵。【注】[1]上焦火盛,咽喉闭...
- 更多古籍中的梅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