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蔓荆子膏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2:22:11)[共324字]
摘要:《外台》卷三十二引《广济方》:蔓荆子膏别名蔓荆实膏、集香油处方蔓荆子1升,生附子30枚,羊踯躅花4两,葶苈子4两,零陵香2两,莲子草1握。制法上切,以绵裹,用油2升渍7日。功能主治生发。主头风白屑痒,发落,头重旋闷。用法用量蔓荆实膏、集香油(《普济方》卷四十八)。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广济方》《圣惠》卷四十一方名蔓荆子膏组成蔓荆子3两,桑寄生5两,桑根白皮2两,白芷2两,韭根2两,鹿角屑2两,马鬐脂5合,五粒松叶3两,甘松香1两,零陵香1两,生乌麻油3斤,枣根皮汁3升。主治血虚头风,须发秃落不生。用法用量每日揩摩须发不生处。10日后即生。制备方法上锉细,绵裹,纳脂及油枣根汁中,浸1宿,以慢火煎,数数搅,候白芷色焦黄,膏成,去滓,收瓷盒中。......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头风白屑方四首
广济疗头风白屑痒,发落生发,主头肿旋闷,蔓荆子膏方。蔓荆子(一升)生附子(三十枚)羊踯躅花(四两)葶苈子(四两)零陵香(二两)莲子草(一握)上六味切,以绵裹,用油二升渍七日,每梳头常用之,若发稀及秃处,即以铁精一两,以此膏油于瓷器中研之,摩秃处其发即生也。延年松叶膏,疗头风鼻塞,头旋发落,白屑风痒,并主之方。松叶(切一升)天雄(去皮)松脂杏仁(去皮)白芷(各四分)莽草甘松香零陵香甘菊花(各一两)秦
-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一]治须发秃落诸方
两)秦椒(二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上件药。捣罗为末。入上件膏中。用缓火煎。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温酒下三治须发秃落不生。补益牛膝丸方。牛膝(一斤去苗)生干地黄(一斤)枳壳(半斤去瓤)菟丝子(半斤)地骨皮(半斤)上件药。并生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生姜汤下三十丸。渐加至治血虚头风。须发秃落不生。蔓荆子膏方。蔓荆子(三两)桑寄生〔五(三)两〕桑根白皮(二两)白芷(二
- 蔓荆子含量测定方法(蔓荆子黄素)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Cham.或蔓荆VitextrifoliaL.的干燥成熟果实。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蔓荆子黄素的含量。2005版《中国药典》蔓荆子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8nm.理论板数
- 蔓荆子
蔓荆子 蔓荆子 FructusViticis (英)SimpleleafShrubChastetreeFruit 别名 荆条子、京子、白布荆。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Cham.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约3m。幼枝四方形,密被细绒毛;老枝圆形,无毛。叶对生,倒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圆形,下面密
- 重用蔓荆子治疗经期头痛
【关键词】经期头痛;蔓荆子 笔者在临床上重用蔓荆子治疗经期头痛有了一定的体会,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肝郁化火型 患者,女,25岁。于2003年7月12日初诊。诉经期时头痛剧烈,量多,色鲜红,烦躁易怒,失眠,胸胁胀痛。视其舌红,苔黄,把脉细数。辨证:肝郁化火型。用生蔓荆子30g(捣碎),羚羊角粉15g,钩藤15g,菊花15g,白芍30g,生地30g,贝母15g,葛根15g,白芷15
- 蔓荆子
。 油管多破碎,含分泌物,周围细胞有淡黄色油滴。 内果皮石细胞椭圆形或近方形,直径10~35μm。 种皮细胞圆形或类圆形,直径42~73μm,壁有网状纹理,木化。炮制 蔓荆子除去杂质。 炒蔓荆子取净蔓荆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微炒。 用时捣碎。性味与归经 辛、苦,微寒。 归膀胱、肝、胃经。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 蔓荆子的栽培技术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rotundwlia)和三叶蔓荆(V.trwlia)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沙荆子、白布荆、万京子等。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平肝凉血之功效。其叶亦可入药,具消肿止痛、凉血止血等功效。单叶蔓荆主产山东、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三叶蔓荆主产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 (一)形态特征 1.单叶蔓荆落叶灌木,或匍匐蔓生,株高1米,蔓生茎长达3
- 蔓荆子头风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蔓荆子头风汤1998年至2005年用自拟蔓荆子头风汤结合中医辨证加味治疗偏头痛120例,与静脉滴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60例作对照,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2: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其中,住院57例,门诊63例;男42例,女78例;年龄17~68岁,平均38.2岁;病程2小时至3年,平均7个月。中医辨证分型依据
- 蔓荆子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研究及其含量测定
20凝胶树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均为分析纯1、3提取物蔓荆子提取物为自己生产产品2、蔓荆子提取物的分离鉴定MeOHmax取蔓荆子提取物1kg,用95%乙醇溶解,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拌入硅胶,干燥后上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分别收集,根据薄层点板定性检查,取蔓荆子黄素部分,再上凝胶树脂,用氯仿-甲醇(1:1)洗脱,结晶分离,得两个化合物,一个为黄色细针状结晶,
- 《本草新编》:[卷之四(征集)]蔓荆子
蔓荆子,味苦、辛、甘,气温、微寒,阳中之阴,无毒。入太阳经。主筋骨寒热,湿痹拘挛,本经头痛,头沉昏闷,利关节,长发,通九窍,去虫,散风淫,明目,耳鸣乃止,齿动尤坚。此物散而不补,何能轻身耐老。胃虚因不可用,气血弱衰者,尤不可频用也。或问蔓荆子,止头痛圣药,凡有风邪在头面者,俱可用,而吾子又以为不可频用,谓其攻而不补也。但药取其去病,能去病,又何虑用之频与不频哉。不知蔓荆子体轻而浮,虽散气不至于太
- 《本草便读》:[木部灌木类]蔓荆子
\r蔓荆子\pq78a1.bmp\r宣肺家风热于上焦。头目均沾清利益。散肝脏湿淫于肌表。功能皆赖苦辛平。(蔓荆子辛苦性平。虽属子而体质轻浮。入肺经上行宣散。故能清利头目。解表疏风。能搜肝风者。不特风气通于肝即风药亦能入肝也。又能治湿者。风能胜湿也。)《本草便读》清张秉成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六蔓荆子二百二十五]蔓荆根
辛,甘,温,无毒。消毒下气,治嗽止渴。去心腹冷痛,消热毒风肿。诸目不明,蔓荆子蒸熟,为散、为丸、作粥俱可。(验方第一。)诸般黄胆,或末或取汁服。(第二。)一切肿毒,捣敷之,根、子俱可。(第三。)阴囊肿大,用根捣封之。(第四。)《本草易读》清汪讱庵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述钩元》:[卷二十四枳]蔓荆子
太阳经。主治凉诸经血。益气明目。利关节及九窍。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搜肝风。散风邪。治太阳风头痛。头沉昏闷。除昏暗。止目睛内痛。及目泪出。方书主眩晕螈。颈项强痛。腰痛挛痞。行痹着痹。并耳鼻齿病。蔓荆子禀阳气以生。兼得金化而成。(仲淳)气清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主头面风虚之证。(濒湖)蔓荆之治。何以于头目为先。盖阳气先于天表。而乃及于经脉。正所谓卫气充周。而后精专者入于脉也。〔论〕蔓荆春因
- 《本草撮要》:[卷二木部]【蔓荆子】
味辛甘微凉。入足太阳厥阴经。功专凉诸经血。明目搜肝风。得皂荚、蒺藜治皮痹不仁。得羌活、防风治风热头痛。血虚有火者慎用。恶石膏、乌头。《本草撮要》清陈其瑞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从新》:[卷九木部]蔓荆子
轻宣、散上部风。味苦辛平。轻浮升散而搜风。通利九窍。治湿痹拘挛。头痛脑鸣。(太阳脉络于脑。)目痛齿痛。(齿虽属肾、为骨之余、而上龈属足阳明、下龈属手阳明、阳明风热上攻、则动摇肿痛。)头面风虚之证。头痛目痛。不因风邪而因血虚有火者。忌之。元素云。胃虚人不可食。恐生痰疾。产南皮县。(去膜、打碎用、亦有酒蒸炒者。)恶石膏、乌头。(乳痈初起、酒服末方寸七。)《本草从新》清·公元1644-1911年吴仪洛
- 《本草崇原》:[卷上本经上品]蔓荆子
气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久服轻身耐老,小荆实亦等。(蔓荆生于水滨,苗高丈余,其茎小弱如蔓,故名蔓荆。春叶夏茂,六月有花,淡红色,九月成实,黑斑色,大如梧子而轻虚。一种木本者,其枝茎坚劲作科不作蔓,名牡荆,结实如麻子大,又名小荆实。)蔓荆多生水滨,其子黑色,气味苦寒,禀太阳寒水之气化,盖太阳本寒标热,少阴本热标寒。主治筋骨间寒热者,太阳主筋病,少阴主
- 《本草撮要》:[卷四蔬部]【蔓荆子】
味辛平。泻热解毒。入手太阴足厥阴经。功专利水明目。捣服治黄胆腹胀。和蜜服治症瘕积。小儿血痢。醋调末敷秃疮。盐调末敷乳痈蜘蛛咬毒。根解酒毒。并敷阴囊肿大如斗神效。叶利五脏。消食下气治嗽。若飞丝入眼。用叶揉烂滴汁三两点自出。一名诸葛菜。《本草撮要》清陈其瑞公元1644-1911年
-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四妇人虚风头目眩晕及心眩方论第四]蔓荆子散
治妇人风眩,头目昏闷烦疼,言语謇涩,痰逆不下饮食。蔓荆子防风羌活川芎羚羊角屑枳壳前胡石膏赤茯苓麻黄(去根节)荆芥穗(各三分)北细辛甘菊花白芷本旋复花甘草(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姜三片,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候。《妇人大全良方》南宋·嘉熙元年陈自明公元1237年
- 《本草害利》:[胃部药队〔泻胃次将〕]蔓荆子
〔害〕头痛目痛,不因风邪,而于血虚有火者忌之。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疾。〔利〕苦辛平,入胃、肝、胆、膀胱四经。搜头风,除湿痹。〔修治〕六、七、八月采子,去蒂子下白膜一重,用酒浸一伏时,蒸之三时,熬干用,寻常只去膜,打碎用之。《本草害利》清凌奂公元1644-1911年
- 《得配本草》:[卷七木部]蔓荆子
恶乌头、石膏。辛、苦、微温。入足太阳、厥阴经气分。搜肝风,祛寒湿,除头痛,止睛疼,利九窍,杀白虫,治湿痹拘挛,疗脑鸣齿痛。配马蔺,治喉痹口噤。配蒺藜,治皮痹不仁。去膜拷碎,酒蒸用,或酒拌炒用。胃虚,(服之恐致痰疾。)血虚头痛,二者禁用。《得配本草》清严西亭公元1644-1911年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全参卷四十木部]蔓荆子
禀阳气以生,兼得金化而成,味苦、辛,微温,无毒。气精味薄,浮而并阳也。入足太阳足厥阴,兼入足阳明经。苦温辛散,故所主风寒湿热之邪,及三经所受之病也。蔓荆子,主筋骨寒热,湿痹拘挛,理有经头痛泪出,头沉昏闷,利关节止脑鸣。通九窍,去虫散风湿,明目,齿动尤坚,胃虚禁服,否则作祸生痰,血虚头痛,用之亦能反剧。主治(痘疹合参)宜酒浸晒干。用消痘疮头面肿者,并风头痛脑鸣,目泪目睛内痛。《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
- 《本草备要》:[木部]蔓荆子
轻宣,散上部风热辛苦微寒、轻浮升散。入足太阳、阳明、厥阴(膀胱、胃、肝)经。搜风凉血,通利九窍。治湿痹拘挛,头痛脑鸣(太阳脉络于脑),目赤齿痛(齿虽属肾,为骨之余。而上龈属足阳明,下龈属手阳明。阳明风热上攻,则动摇肿痛),头面风虚之证。明目固齿,长发泽肌。去膜,打碎用,亦有酒蒸、炒用者。恶石膏、乌头。《本草备要》清·公元1644-1911年汪昂
- 《本草择要纲目》:[寒性药品]蔓荆子
【气味】苦微寒无毒。阳中之阴。入太阳经。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疾。【主治】明目坚齿。利九窍。头痛脑鸣。目翳泪出。散风邪。凉诸经血。止目睛内痛。搜肝风。盖蔓荆实气清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皆头面风虚之症也。《本草择要纲目》清蒋介繁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不循经络杂品]蔓荆子
苦辛平,升散搜风,通利九窍,治头面风虚之症。《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七]蔓荆子三百二十八
去蒂下白膜,打碎用之,或酒蒸。恶乌头、石膏。辛,平,无毒。明目坚齿,凉血搜风。解风寒头痛脑痛,除筋骨湿痹拘挛。长须发而利关窍虚头痛及胃虚者忌之。汴京、秦、陇、明、越诸州多有之,茎蔓延长丈余。春园旧枝而生小叶,五月叶成,似李叶月有实,黑斑,大如梧子而虚轻。头风作痛,渍酒七日服。(验方第一。)乳痈初起,炒末酒服,以渣敷之。(第二。)《本草易读》清汪讱庵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经解》:[卷三木部]【蔓荆子】
气微寒。味苦。无毒。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久服轻身耐老。蔓荆子气微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太阳寒水。主筋所生之病。而骨者肾之合也。蔓荆寒可清热。苦可燥湿。湿热攘。则寒热退而拘挛愈矣。气寒壮水。味苦清火。火清则目明。水壮则齿坚。齿乃肾之余也。九窍者。耳目鼻各二。口大小便各一也。苦味清火。
-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耳病门]蔓荆子散
蔓荆子、甘草、干葛花、升麻、赤芍、前胡、桑白皮(炒)、木通、麦冬、生地黄、赤茯苓,姜枣引,水煎服。《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清李子毅公元1644-1911年
- 《汤液本草》:[卷之五木部]蔓荆子
气清,味辛温苦、甘,阳中之阴。太阳经药。《象》云∶治太阳经头痛,头昏闷,除目暗,散风邪药,胃虚人勿服,恐生痰疾。拣净,杵碎用。《珍》云∶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本草》云∶恶乌头、石膏。《汤液本草》元王好古公元1298年
- 《要药分剂》:[卷二宣剂下]蔓荆子
味苦辛。性微寒。无毒。禀阳气以生。兼得金化而成。升也。阳也。恶乌头、石膏。【主治】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本经)风头痛。脑鸣。目凉诸【归经】入肝膀胱二经。兼入胃经。为搜风凉血之品。(兼轻剂能散上部风热)【前论】之才曰。齿虽属肾。为骨之余。而上龈属胃。下龈属大肠。阳明风热上攻。则动摇肿痛。蔓荆能散阳明风热。故齿坚。时珍曰。体轻浮。上升而散。故所主者。皆头面风热之症。仲淳
- 《炮炙全书》:[卷第三木之属]蔓荆子
苦、辛、微寒。凡使去蒂并白膜,打碎用。恶乌头、石膏。蔓荆,茎高四五尺,对节生枝,初春因旧枝而生叶,如榆叶长而尖,有锯齿,至夏盛茂,杪《炮炙全书》
-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六]蔓荆子二百二十五
辛,苦,无毒。泻热解毒,利水明目。治黄胆腹胀,破症瘕积聚,敷疮痈甚良,除面亦效《本草易读》清汪讱庵公元1644-1911年
- 《本经逢原》:[卷三灌木部]蔓荆子
苦辛温,无毒。《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发明蔓荆子入足太阳,体轻而浮,故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急。上行而散,故能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及风寒目痛,头面风虚之证。然胃虚人不可服,恐助痰湿为患也。凡头痛目痛,不因风邪而血虚有火者禁用;瞳神散大尤忌。《本经逢原》清张璐公元1617-1700年
- 《雷公炮制药性解》:[卷五木部]蔓荆子
味苦甘辛,性微寒无毒,入肝经。主散风寒,疗头风,除目痛,去翳膜坚齿牙,利九窍,杀百虫。酒浸一宿蒸用,恶石膏、乌头。按∶经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又曰∶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荆实入肝,故专主散风,以疗目疾。《主治秘诀》云∶其味苦甘,为阳中之阴,能凉诸经之血热。《雷公炮制药性解》明李士材公元1588~1655年
- 伤湿止痛膏与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研究伤湿止痛膏和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进行伤湿止痛膏穴位贴敷治疗,对8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进行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伤湿止痛膏治疗第1周内咽痒、咳嗽均消失者34例,治疗第2周内咽痒、咳嗽均消失者17例。治疗2周后咽痒、咳嗽均未消失者为治疗无效患者共9例,治愈率85%。麝香追风膏治疗第1周内咽痒、咳嗽均消失者40例,治
- 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原品名:曼秀雷敦摩擦膏)
正式名: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原品名:曼秀雷敦摩擦膏) 汉语拼音:FufangShuiyangsuanjiazhiRugao 标准号:WS-296(x-254)-96(2) 拉丁文或英文:CompoundMethylSalicylatecream 主要活性成分:本品含水杨酸甲酯(C8H8O8)应为10.8-14.6%,含薄荷脑(C10H20O)应为5.0-6.8%。[处方]水杨酸甲酯127
- 伤湿止痛膏——小药膏大用途
皮、积雪草、白芷、骨碎补、干姜、水杨酸甲酯、山楂、薄荷脑、樟脑、冰片、芸香浸膏、颠茄流浸膏等制成。 具有祛风镇痛,舒筋活血之功效。临床用于风湿疼痛、关节酸痛、肩背腰痛、跌打损伤等病症。孕妇、对橡皮膏过敏者、皮肤糜烂有渗液者以及外伤合并化脓者,均不宜用。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伤湿止痛膏还有不少新用途,现选择介绍如下: 治疗慢性咽炎《浙江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王贺媛用伤湿止痛膏贴天
-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 五、流浸膏剂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置阴凉处贮藏。 浸膏剂 浸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二、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用煎煮法或渗漉法制备。全部煎煮液或渗漉液应低温浓缩至稠膏状,加稀释剂或继续浓缩至规定的量。 三、浸膏剂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贮藏。作者:自动采集
- 吲哚美辛乳膏(消炎痛乳膏)
正式名:吲哚美辛乳膏(消炎痛乳膏) 汉语拼音:YinduomeixinRugao 标准号:WS1-270(X-29)-88 拉丁文或英文:CREMORINDOMETHACINI 主要活性成分:含吲哚美辛(C19H??O??NCl) 性状:淡黄色乳膏。 鉴别:取本品约2.5g,加环乙烷50mL,甲醇25mL,振摇提取,静置分层,取下层甲醇液,照下述方法试验:1.取甲醇液1mL,加氢氧化
- 解读膏滋药——谈谈流行江南一带的膏方
膏方,有膏滋、膏滋药、膏滋方、滋补药等称谓,顾名思义是具有润泽滋补作用之方,属于八种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可分外敷和内服。普通人常将内服膏剂称为膏方,因其有滋补作用,广泛地使用于体虚者。而近来引人注目、不断升温的膏方主要指内服膏滋药,尤其是盛行于江南一带、适合一人一方的滋补膏方。 膏滋药历史沿革和文化背景 膏方的发展历史漫长,《正韵》、《博雅》上所述“膏滋为“润泽人体。《
- 倍美力软膏联合乳酸杆菌与单用倍美力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比较
和第2组(倍美力组),每组100例。第1组患者:每晚清洁外阴后将1粒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0.25g/粒,含乳酸杆菌2.5亿/粒;内蒙古双奇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置入阴道深处,同时将1g倍美力阴道软膏(42.5g/支,含结合雌激素0.625mg/g软膏;美国惠氏-立达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由送药器推入阴道深部,连用3周;第2组患者:每晚清洁外阴后将1g倍美力阴道软膏(同上)由送药器推入阴道深部,
- 冰黄肤乐软膏与克罗米通软膏联合治疗疥疮的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3月,以冰黄肤乐软膏与克罗米通软膏联合治疗142例疥疮,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入选标准:256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2)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0岁者,对克罗米通、冰黄肤乐软膏过敏者;2周内使用过杀疥虫药物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病、肾病患者。1.2一般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
- 倍美力软膏联合乳酸杆菌与单用倍美力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比较
和第2组(倍美力组),每组100例。第1组患者:每晚清洁外阴后将1粒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0.25g/粒,含乳酸杆菌2.5亿/粒;内蒙古双奇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置入阴道深处,同时将1g倍美力阴道软膏(42.5g/支,含结合雌激素0.625mg/g软膏;美国惠氏-立达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由送药器推入阴道深部,连用3周;第2组患者:每晚清洁外阴后将1g倍美力阴道软膏(同上)由送药器推入阴道深部,
- 关于公布麻黄素原料药以及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定点生产企业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麻黄素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2号),依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报的麻黄素定点生产企业的初审意见,我局经审核,现将全国麻黄素原料药以及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定点生产企业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麻黄素定点生产企业要严把麻黄草收购关,拒绝收购带有根部的麻黄草,正确引导农牧民合理采割麻黄草,保护
- 自制三七膏加喜疗妥软膏对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的因素很多,如血浆渗透压的改变、微粒因素、输液速度、药物浓度等都是重要因素[1]。静脉炎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困难。为了寻找更好地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我院采用自制三七膏加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在我院因化疗、高营养、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108例,其中男64例,女44例,年龄28~74岁,
- 浅析黄连膏和生肌橡皮膏在肛肠病术后的运用
【关键词】肛肠病肛肠病的术后处理,对肛肠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临床学习和观察,对肛肠病术后灵活运用黄连膏和生肌橡皮膏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收获,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近期整理病历225份,其中男115例,女11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7日。1.2膏剂的组成制作和使用方法1.2.1黄连膏与生肌橡皮膏的组成与制作黄连膏:由黄连9g,当归15g,黄
- 口服异维A酸加外用维A酸乳膏与外用维A酸乳膏治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口服异维A酸加外用维A酸乳膏与单独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异维A酸加外用维A酸乳膏,而对照组单独外用维A酸乳膏。结果口服异维A酸加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优于单独外用维A酸乳膏(P0.05)。结论口服异维A酸加外用维A酸乳膏是治疗扁平疣的较好方法。关键词扁平疣异维A酸维A酸乳膏临床疗效Clinicaleffectsof
- 玉龙膏(即胜玉膏)
治跌打损伤,贴之颇效。 香油一斤白蔹升麻当归川芎 连翘银花甲片川乌象皮各四钱乳香 一钱半末没药一钱半末轻粉三钱末冰片三分末 麝香三分末白占二两 将前九味药,人油内炸枯色,去渣,入官粉三盒,离火,再入乳、没、粉、片、麝,搅均,再将白占投入于内,摊贴之,此膏去官粉,即糕子药,贴破烂诸疮,其效如神。 木耳散、王龙膏,溃烂诸疮,可靠之良方也,不可轻视。作者:王清任
- 哪些人适合用膏方:慢性肺病用膏方更有效
膏方又称膏剂、膏滋方,指的是由中医师望、闻、问、切分析后,将几十种中药加热煎煮,反复浓缩药液,再加进胶性药物、糖和蜂蜜熬成的一种半固体状的药膏。笔者个人经验,以下五类疾病比较适合用中医膏方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一、慢性肝病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经服用一阶段中药后如果病情相对稳定,则可以改为膏方进行缓慢调理治疗,有助于转氨酶的稳定、逆转肝纤维化、控制肝硬化进展等。对于服用贺普丁等西医抗病毒的乙肝
- 膏肓俞
膏肓俞 经穴名。出《千金要方》。《医学入门》作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布有第2、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外侧支和肩胛背神经,肋间动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咳血,盗汗,遗精,健忘,四肢倦怠,痈疽发背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7-1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作者:
- 卤米松乳膏联合肝素钠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卤米松乳膏联合肝素钠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每日外用卤米松乳膏和肝素钠乳膏各1次,对照组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每日2次,均治疗两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有效率为56.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卤米松乳膏联合肝素钠乳膏治疗慢性湿疹较单用卤米松乳膏效果确切。【关键词】卤米松;肝素钠;慢性湿疹慢性湿疹病程长,瘙痒难忍,顽固难治
- 离子色谱测定牙膏氟研究及农村市售含氟牙膏氟测定
目的: 1)探讨离子色谱法测定含氟牙膏中氟化物的可行性和准确度,为含氟牙膏氟含量测定探索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2)检测广东省农村地区市售含氟牙膏的氟含量,为更有效地使用含氟牙膏防龋提供依据。 方法: 1.在市场上购买常见品种的含氟化钠、单氟磷酸钠、双氟的3类含氟牙膏各1支。比较用离子色谱法与国家牙膏标准(GB8372-2001)氟离子电极法两种方法对含氟牙膏氟含量测定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