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皮炎

目录

1 拼音

mǎn chóng pí yán

2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螨虫皮炎好发于人体颈、胸腹、背及四肢皮肤,皮疹形态为蚕豆大水肿性鲜红色斑疹,中间有一小水疱 (为螨虫叮咬痕迹 ),奇痒难忍,夜间尤甚,使人一夜不得安宁。

4 疾病描述

凡因螨虫叮咬而引起的皮炎统称螨虫皮炎。螨种类繁多,这里仅介绍由虱螨、粉螨等引起的皮炎,因该病多发生在秋收季节接触谷物的农民,故又称谷痒症,俗称“大麦痒”、“稻草痒”、“杂货痒”、“草痒症”、“荨麻疹样螨皮炎”、“蒲螨皮炎”等。由于这一类螨虫都寄生于农作物、面粉、杂货商品上及软体昆虫的幼虫身上摄取营养,因此本病多发生于经常接触农作物和其制品的农民、搬运工人、制粉工人,常睡草垫的人也偶可发生。

5 症状体征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温暖潮湿季节,被叮咬后先感局部皮肤瘙痒,尤以夜间更甚,为持续性剧痒,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风团,中央常见有虫咬的瘀点。先发生于身体接触部位或露出部位,以后侵及衣服被覆部位,以颈、躯干多见、上肢次之,面和下肢少见,重者皮疹可泛发全身。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气喘、腹泻等,约1周左右皮疹开始消退,瘙痒减轻,留下色素沉着斑片,常因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湿疹样变或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迁延数日不愈。患者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个别患者可出现蛋白尿、结合膜充血、哮喘等。

6 疾病病因

螨的种类很多,估计全世界有50万种以上,能引起本病的螨虫并不太多,在我国常见有如下两种:

(一)蒲螨科(虱螨科)类  是寄生昆虫体内或体外的小形螨,也常寄生于人和牲畜体上,形态极小,肉眼不易发现。成虫有足4对,口器短,蜇肢呈刺状。本科常见虱状蒲螨(亦称袋形虱螨或称蒲团虫)长约0.2mm,呈土黄色,雌虫稍大,肉眼则能看见,未受精的雌虫呈梭状,受精后呈球形,为胎生螨,在温暖季节卵在母体内孵出幼虫,一出生即为性成熟的成虫,每个雌虫可产50~300个小螨,其中仅4%为雄虫,留在雌螨的生殖孔旁,等待和以后孵出的雌螨交配。雌螨活跃,刚出生即寻找宿主,故只是雌螨对人有害。除寄生于蝶蛾幼虫和其它昆虫体上外,也存在于堆放麦稻、杂草堆里,人若接触杂草、谷物可被叮咬,但虫体不能长期在人体上生活。

二)粉螨科(粉螨恙虫科)  为肉眼刚能看见的白色小形螨,除栖居于草堆谷物处外,也存在于面粉及白糖内,以各种有机物为食。本科中常见粗足粉螨(亦称粉末蛘虫)和腐食酪螨(亦称柯柯豆末蛘虫),以腐烂的食物和面粉为食,常在夜间叮咬人。

7 诊断检查

在温暖潮湿的季节接触谷物杂草之后,先在露出部位发生瘙痒性水肿性红斑,停止接触污染物后,病情可较快得到控制,根据其特点不难诊断,若在接触物和宿主体上发现虫体可证实本病的诊断。该病要和下列疾病鉴别:

(一)丘疹性荨麻疹  皮疹常突然发生,与季节关系不大,不一定有谷物、杂草接触史,不易查到虫体。

(二)疥疮  有典型的好发部位,在指缝处常能查到疥螨或虫卵。

(三)水痘  发病多在春季,多见于儿童,有接触传染史,皮疹以水疱为主,发疹前常有先驱症状,无谷物、杂草接触史。

8 治疗方案

局部涂搽消炎止痒药,如1%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5%樟脑醑、20%蛇床子、乙醇等。若皮疹广泛炎症显著,可给予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

9 预后及预防

注意居室、仓库、贮具、货柜、容器和谷物的通风干燥,经常在强光下曝晒,如发现螨虫应及时喷洒消毒杀虫药物。此外要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后要及时洗澡更衣,皮肤上可涂5%萘酚硫磺膏或疥疮搽剂、苯甲酸苄酯搽剂等,不仅可防止螨虫的侵袭,而且可杀灭螨虫。

10 特别提示

忌用热水烫洗破损处及用手搔抓,以免感染,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预防

①每日起床后用温水擦拭席垫。②每年收藏凉席前将其用浓皂液祛除席面污垢汗渍 (因人体的皮脂、皮肤鳞屑等物及汗液中的氨盐残留于席上 ),清水拭净晾干后,用透气性好的纸包封贮好。③夏日食物亦应注意螨虫感染 ;如食糖、蜂蜜等均是螨虫培养基,保存不当均易滋生螨虫,食后易致肠炎、哮喘、荨麻疹 (风疙瘩 )等,故忌食潮解的食糖、起泡的蜂蜜。若误食以上食品除诱发如上过敏性疾病外,亦可使螨虫性皮炎延绵不断。④换季时使用久置橱柜中之衣物与床单被褥时,亦应先清洗晒干后使用,此举更是免致螨虫皮炎的关键措施。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