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

目录

1 拼音

mài dōng

2 英文参考

lilyturf root[朗道汉英字典]

ophiopogon root[朗道汉英字典]

Radix Ophiopogonis[朗道汉英字典]

ophiopogonis tub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ophiopogonis,radi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warf lilyturf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Ophiopogoni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warf lilyturf tub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麦冬为中药名,是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 -Gawl. 的干燥块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Ophiopogon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dwarf lilyturf tuber(《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麦冬的功能主治

麦冬为眼科常用补阴药,具有养阴清热,生津润肺的功效:

(1)用于阴虚所致的视物不明,目睛干涩,圆翳内障等,常与天冬、石斛、沙参等配伍。

(2)用于阴虚肺燥所引起的白睛溢血,红赤,眵干者,常与沙参、桑白皮等同用。

7 麦冬药典标准

7.1 品名

麦冬

Maidong

OPHIOPOGONIS RADIX

7.2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千,除去须根,干燥。

7.3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7.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或脱落,根被为3~5列木化细胞。皮层宽广,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有的针晶直径至10μm;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外侧为1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纹孔细密。中柱较小,韧皮部束16~22个,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以及内侧的木化细胞连结成环层。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

(2)取本品2g,剪碎,加三氯甲烷一甲醇(7:3)混合溶液20ml,浸泡3小时,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冰醋酸(80: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

7.5.1 水分

不得过18.0%(附录ⅨH 笫一法)。

7.5.2 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K)。

7.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60.0%。

7.7 含量测定

7.7.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鲁斯可皂昔元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7.7.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5ml、1ml、2ml、3ml、4ml、5ml、6ml,分别置具塞试管中,于水浴中挥干溶剂,精密加入高氯酸10ml,摇匀,置热水中保温l5分钟,取出,冰水冷却,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39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7.3 测定法

取本品细粉约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5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5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用80%甲醇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80%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5μl,置10ml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于水浴中挥干溶剂”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鲁斯可皂苷元的重量,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麦冬总皂苷以鲁斯可皂苷元(C27H4204)计,不得少于0.12%。

7.8 麦冬饮片

7.8.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

7.8.2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同药材。

7.8.3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7.8.4 功能与主治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7.8.5 用法与用量

6~12g。

7.8.6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7.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