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2.1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别名
2.2 处方
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 赤小豆10克 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 生姜6克 甘草6克(炙)
2.3 功能主治
解表发汗,清热利湿。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2.4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2.5 备注
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2.6 摘录
《伤寒论》
3 《此事难知》
3.1 方名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3.2 组成
麻黄1两,连轺1两,赤小豆半两。
3.3 主治
3.4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两,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3.5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3.6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临床应用
荨麻疹:陆某,男,27岁。患荨麻疹状若地图形,全身瘙痒甚剧,时愈时作,缠绵6年。近年来复发次数增多,影响工作及睡眠,身感微恶寒,脉细数,苔薄白,体温37℃,其它无特殊症状。处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僵蚕。服药1剂后,症状大减,服2剂而荨麻疹消失。为巩固疗效,原方继服2剂,至今未再复发。
古籍中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浅或深而治之可也。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注】伤寒表邪未解,适遇其人阳明素有...
- 《伤寒论辑义》:[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解矣。案金鉴云。心中懊。湿瘀热郁于里也。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若经汗吐下后。或小便利。而心中懊者。热郁...
- 《伤寒溯源集》:[卷之六阳明中篇]正阳阳明证治第十二
。而为调剂之妙也。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瘀。留蓄壅滞也。言伤寒郁热。与胃中之...
- 《医宗金鉴》:[卷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猪苓汤方
而治之可也。@@@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注】伤寒表邪未解,适遇其人阳明素有...
- 《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六辩阳明病脉证并治法]栀子柏皮汤方
。乃瘀热在经络之里。黄欲发而尚未发出。故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若既发黄。则麻黄在所不用矣。伤寒瘀热在里...
- 更多古籍中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