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目录

1 拼音

má huáng

2 英文参考

Chinese ephedra[朗道汉英字典]

ephedra[朗道汉英字典]

Ephdra sinica Stapf[朗道汉英字典]

Ephdra vulgaris[朗道汉英字典]

herba ephedrae[朗道汉英字典]

joint fir[朗道汉英字典]

mahuang[朗道汉英字典]

Ephedra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phedra sinic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phedra sinica Stapf[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phedra vulgar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phedrae,herb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ephedra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oint fi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a hua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ahua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Ephedr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phedr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麻黄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基本药物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导价格类别备注
1194199麻黄碱滴鼻剂80mg:8ml1.7元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195199麻黄碱滴鼻剂100mg:10ml2.1元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麻黄

麻黄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的干燥根和根茎[1]。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和泥沙,干燥。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丛生如麻,色黄”而得名。

麻黄属辛温解表药。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小剂量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应激性和加快传导,大剂量则抑制心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5 拉丁名

Herba Ephedr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英文名

ephedra(《中医药学名词(2004)》)

7 别名

中央节土、卑盐、卑相、龙沙、朱芯麻、狗骨[2]

8 来源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 的干燥草质茎[3]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草质茎。同属植物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的草质茎亦作麻黄药用。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 equisetina Bge.或中麻黄E. intermedia Schrenk et Mey.的草质茎[4]

9 原植物形态

9.1.1 草麻黄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4]

9.1.2 中麻黄

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4]

9.1.3 木贼麻黄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4]

10 产地

麻黄生于河床、河滩、干草原、固定砂丘。

麻黄主产山西、河北、甘肃、辽宁等地[4]

主产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

11 采收与初加工

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12 性味归经

麻黄味辛、苦,性温;入肺、膀胱经[4]

13 麻黄的功效与主治

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的功效[4]

麻黄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百日咳,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大叶性肺炎,麻疹初期透发不畅,风疹身痒:煎服,1.5~9g[4]

麻黄治风水浮肿,小便不利:煎服,1.5~9g[4]

14 使用禁忌

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4]

15 常见药对

[5]

15.1 麻黄与桂枝

【配对机制】麻黄、桂枝均为辛温之品,同入太阳经,二药相伍用之,乃张仲景于《伤寒论》中首创。麻黄善走卫分,能开发腠理,为发汗散寒解表之要药,其发汗之力居辛温解表药之首。桂枝能温经通阳、透达营卫、解肌发表,但发汗力弱。二药同用,可共以温散寒、以辛泄闭,麻黄得桂枝之助,发汗之力尤强;桂枝又能引营分之邪外出肌表而解,相须之中又有相使之用,成为发汗解表之峻剂。

【临床应用】

1、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等症。

2、风寒束肺,肺失宣降而致的咳喘实证。

3、风寒夹湿,湿滞肌表,遍身酸痛、重着难于转侧者。

4、感冒延日,正弱邪减,面赤身痒,无汗或微汗邪不退者。

【用量用法】麻黄3~9g;桂枝3~9g。

【使用注意】临床应用时,须视具体病情掌握二药的用量比,以免过汗伤正或小汗无效。若须发汗较著,用治素体强壮、新感风寒之表实者,则可麻黄倍桂枝;若麻黄用量略大于桂枝或相等,仅能出小汗;若桂枝用量大于麻黄,则微微汗出或明显出汗,用于年老体弱,或素有宿痰,或恶寒发热、有汗等须发汗解表而又不宜大汗者。发汗作用较强,对于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等,均忌用。

15.2 麻黄与杏仁

【配对机制】麻黄宣肺散寒,平喘止咳;杏仁温肺降气,平喘化痰。麻黄与杏仁均具有止咳作用,但麻黄止咳偏于宣发肺气,而杏仁止咳平喘偏于肃降肺气。因肺的生理特性是既宣发于上,又肃降于下,麻黄杏仁为药对,一宣一降,宣则肺气以呼浊,降则肺气以吸清,然则肺气升降出入,协调一致。因此,治疗肺气失调既要重视宣肺又要重视肃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风寒客表,寒饮内停而见恶寒发热,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

【用量用法】麻黄:3~10g;杏仁:4.5~9g。麻黄以炙用为佳,杏仁以去皮尖为善。

【使用注意】麻黄温散发汗,有耗气之弊,虚喘忌用或慎用。一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之虚喘,尤其是虚中夹实者,合理配伍补虚之品,制其弊而用其利,仍有较好疗效。“不必拘于贤‘虚证禁用’之说。”

15.3 麻黄与石膏

【配对机制】麻黄既能宣发肺气,又能发汗解表,并可使肺中邪热从汗而解;石膏清泻内热。与麻黄相用,宣肺泻肺而不助热,清泻肺热而不寒凝气机,相须为用,功效卓著。既宣肺又清热,以治疗肺热壅盛证。

【临床应用】风热咳喘证。症见身热无汗或有汗,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而滑。

【用量用法】麻黄:3~9g;石膏:15~60g。石膏清热降火宜生用,内服宜先煎。

【使用注意】麻黄、石膏配对,宜于喘咳而属于邪热壅肺之实证,若属风寒喘咳,虚证喘咳,则不宜使用。

15.4 麻黄与浮萍

【配对机制】二药皆入肺经,均能宣肺气,开毛窍,通水道,而有发汗利水之功,可用治发热,无汗,小便不利,水肿。然麻黄辛温,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之证,同时兼有平喘止咳之功;浮萍性辛寒,适用于外感风热,无汗,兼治小便不利水肿或温热诸证,另兼有祛风之效。二药配对同用,在性一温一寒,相互制约而趋于平和;在味二辛相合,相互资助,宣散之功大增,故善于散表邪,开毛窍,成为辛散解表,发汗行水之品。

【临床应用】

1、水肿。症见腰以上肿甚,肌表无汗,小便不利,而兼有表证。

2、接触性皮炎属风毒。

3、慢性荨麻疹肌肤瘙痒。

【用量用法】麻黄:3~6g;浮萍:3~6g,鲜品可用至18~30g。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者勿用;因二药配对发汗力较强,血虚肤燥、气虚风痛禁用。

15.5 麻黄与葶苈子

【配对机制】麻黄辛温发散,轻扬宣泄,善宣肺气止咳平喘;葶苈子辛散开泄,苦寒沉降,功专泻肺气而平咳喘,二药合用,同入肺经,辛开苦降,寒热互制,宣降得宜,则肺气通利咳喘可平。

【临床应用】

1.风寒外束,肺气郁闭之喘咳;

2.痰热壅肺所致的喘咳。

【用量用法】麻黄: 3~12g;葶苈子: 6~15g。

【使用注意】肝火犯肺之喘咳应忌用。

15.6 麻黄与细辛

【配对机制】麻黄与细辛均具有辛温散寒作用,但麻黄偏于温肺散寒,宣肺平喘;而细辛偏于温肺化饮,散寒止咳。细辛与麻黄相同,走表则解表散寒,以治疗太阳伤寒证;走里既能温肺宣肺,降逆止咳如治疗寒饮郁肺证。又能温暖脾胃,开结化饮如治疗寒饮凝结证,二者相互为用,既可治疗表证或里证,又可治疗表里兼证。

【临床应用】

1.感冒风寒而有咳喘者。

2.伤寒少阴发热,脉沉者。

3.风寒湿痹,头、身骨节尽痛者。

【用量用法】麻黄3~9g;细辛1.5~3g。做散剂,细辛1.5g为宜,但细辛用量,素有争议。可以参考历代、历方、历法用药,但临证必须谨慎从事。

【使用注意】麻黄、细辛二药配对辛温走散,气虚多汗、阴虚火旺、血虚及阳亢头痛、肺热咳喘者等忌用。

15.7 麻黄与附子

【配对机制】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是疗外感风寒之要药。附子大辛大热,峻补元阳之品。若遇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单用麻黄发汗解表,自然难以胜任,一则阳虚无力鼓邪外出,二则恐汗后更伤其阳。若以麻、附相伍,附子既可助麻黄散寒解表以祛邪,又有顾护里阳以扶正,二者一攻一补,共奏助阳解表之功。汗中有补,汗出而不伤正;补中助散,扶正而不碍邪。此外,麻黄尚具宣肺发汗、利水平喘之功,附子又有温肾壮阳、化气行水之力,相辅为用,利水消肿之功亦佳。

【临床应用】

1.用于阳虚外感表证,又称太少两感证,证见发热恶寒,四肢不温,无汗身痛,脉沉微。

2.用于水肿,证见四肢浮肿、气短喘促、小便不利、脉沉而小。

3.用于心悸气促,水气凌心之证,可取小剂量麻黄,配以附子为主,或配以人参等。

4.现也用于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

【用量用法】麻黄:3~9g;附子:3~12g。

【使用注意】二药辛燥,且附子有毒,但若少阴阳气衰败,而见下利清谷,则不能使用,否则误发其汗,必致亡阳厥逆;阴虚内热、孕妇忌用,误投火热诸症,则添薪燎原,皆非所宜。附子生用作用峻烈,宜于强心救逆;熟用毒性减弱,宜于助阳散寒。不论生用熟用,必须久煎(60分钟以上)以减其毒性。

15.8 麻黄与葛根

【配对机制】麻黄性温辛散,外能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内能宣通肺气以平咳喘,上能开宣肺气以启上源,下输膀胱以利州都。葛根辛凉升散,能宣肺经之风热,散胃经之郁火,走肌表以透疹,入脾胃以升清,布津液以止渴,二药伍用,一温一寒,相反相成,升散发汗,解表祛邪之力加强。其中麻黄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主入太阳经;葛根解肌升清,止渴止利,主入阳明经。二药合用,还能太阳、阳明并治。

【临床应用】

1.外感风寒所致恶寒无汗,发热、项背强痛者。

2.外感风寒,寒郁化热,恶寒渐轻,身热增重的病证,即所谓“太阳阳明合病”。

【用量用法】麻黄:3~9g;葛根:10~15g,葛根宜生用,功取升阳止泻宜煨用,清热生津以鲜葛根为优,大剂量可用至30g。

【使用注意】麻黄、葛根配对,若葛根用量大,“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当慎用夏月表虚汗多尤忌。

15.9 麻黄与升麻

【配对机制】麻黄宣散通达,发越郁阳;升麻升发阳气,通达阳气。麻黄与升麻均具有辛散发越阳气作用,然麻黄辛温,升麻辛凉,麻黄受升麻制约则发散而不助热,升麻受麻黄制约宣散而不寒凝。麻黄与升麻为药对,既能发越郁阳,又能清泻肝热,还能疏泄郁结,相互为用,相互制约,以治疗肝热阳郁证。

【临床应用】

1.肝郁化火导致的胁肋疼痛。

2.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

【用量用法】麻黄5~7g,升麻2~4g。

【使用注意】肝肾虚证禁用。

15.10 麻黄与厚朴

【配对机制】麻黄辛温,透表达邪,宣肺平喘,为治寒邪束肺致肺气不降而出现咳喘的常用药;厚朴味苦辛性温,芳香温燥,入脾胃经既能燥化脾胃之湿,又能行脾胃之气滞;入肺则能降肺气消痰积而平喘息,为治肺热壅盛所致的咳喘之要药,二药配对,辛开苦降,寒热并治,共奏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之功。

【临床应用】

1.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

2.寒湿引起的气滞胀满,痞闷喘咳者。

【用量用法】麻黄:6~9g;厚朴3~10g。

【使用注意】二药配对,辛苦温燥,易于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慎用;因厚朴能下气破滞,故孕妇应慎用。

15.11 麻黄与罂粟壳

【配对机制】麻黄辛温,具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之效。罂粟壳涩平,长于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麻黄以宣为主,罂粟壳以敛为要,麻黄突出一个“开”子,罂粟壳侧重一个“合”字。二药合用,一宣一敛,一开一合,麻黄以罂粟壳为佐,不致耗散肺气;罂粟壳以麻黄为佐,不致闭门留寇。相反相成,止咳平喘极妙。

【临床应用】肺虚不敛所致的久咳不止,无痰或少痰,气短乏力等证。

【用量用法】麻黄:6~10g;罂粟壳:5~10g,罂粟壳宜醋炒,以加强其收敛作用。

【使用注意】咳嗽初起者忌用,罂粟壳不可过量及久服,以免中毒成瘾,婴儿、甲状腺功能不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

15.12 麻黄与射干

【配对机制】麻黄宣肺平喘,温肺散寒;射干降泄肺气,消痰利咽,止咳平喘。麻黄与射干为药对,一宣一降,调理肺升降出入,以治疗痰阻咽喉或哮喘证。

【临床应用】痰涎壅盛,气道不得宣畅,症见气逆而喘,喉中痰鸣。

【用量用法】麻黄:3~6g,射干: 6~10g。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孕妇不宜使用。

15.13 麻黄与葱白

【配对机制】麻黄为轻扬味辛之品,兼温散之性,善达肌表,发散在表之风寒。葱白为辛温之品,发汗作用虽较轻微,但能通阳助卫以驱在表之风寒。二药同用,相须配对,葱白助麻黄发汗散寒之力,有较强通阳散寒、发汗解表作用。即前人所谓“发表用麻黄,无葱白不发”之意。麻黄又可宣通肺气、开发腠理,令上焦宣化,有行水消肿的作用。葱白又能通彻上下之阳气,治膀胱气化失职引起的小便不利。因此本药对具有一定的利小便、消水肿作用,有“提壶揭盖”之功。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若遇发热不著而恶寒较甚、阳气郁闭者。

2.用于风水,治疗肺气郁闭,水气不行,证见眼睑或上半身浮肿、小便不利、恶风发热等。

【用量用法】煎服,麻黄:3~9g,葱白:2~10g。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慎用。

15.14 麻黄与白果

【配对机制】白果甘苦涩平,敛肺定喘。麻黄辛苦微温,宣肺平喘。白果气薄味厚,性涩而收,敛肺定喘而祛痰,麻黄轻清上浮,宣肺散邪而平喘。二药相合,一散一收,使肺气宣散有度,即开肺散邪而不致耗伤肺气,敛肺平喘无留邪之弊。

【临床应用】

1.哮喘痰嗽兼风寒引发者。

2.素体气虚,痰浊壅肺,久咳久喘而不愈者。

【用量用法】麻黄: 3~10g;白果: 4~10g,白果用时去硬壳,捣碎生用。麻黄宜炙用。

【使用注意】白果有毒,不可多用,小儿尤当注意。

15.15 麻黄与前胡

【配对机制】麻黄宣通肺气,调整大肠气机,畅水之上源,急开支河,分利肠中水湿从而实大便;前胡宣降肺气,肺气得宣则肠中气顺,里急得缓,便意可除,泻痢自止,二药配对,共奏宣肺整肠止泻痢之功。另外麻黄宣肺发汗以解表,前胡降肺消痰以泄肺热,二药配对,寒热并用,可宣散风热、降气化痰,治痰热咳嗽及风热咳嗽等证。

【临床应用】

1.外感咳嗽痰多者。

2.小儿泻痢、急性肠炎。

【用量用法】麻黄:3~6g,前胡: 6~10g。治外感咳嗽痰多用生前胡;治久咳肺虚或燥咳痰少之证用蜜前胡,老人、小儿、体虚之咳喘者用麸炒前胡。

【使用注意】麻黄、前胡二药配对,宣散苦泄,易耗气阴,故阴虚久咳、咳嗽咯血者禁用;又《本草经集注》谓前胡“恶皂荚、畏藜芦”,组方时应加以注意。

15.16 麻黄与白芷

【配对机制】麻黄、白芷二药辛温,同入肺经。麻黄宣通肺气开郁闭,散寒止痛,白芷芳香上行,通鼻窍,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为祛风散湿之主药,且燥湿止痛,二药合用,相得益彰,宣泄肺气,涤痰开闭,又散寒燥湿以止痛。

【临床应用】

1.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者。

2.风、寒、湿邪阻滞所致的窍闭及疼痛证。

【用量用法】麻黄:6~9g;白芷:3~9g。

【使用注意】辛散温燥,阴虚血热者忌用。

15.17 麻黄与羌活

【配对机制】麻黄入肺经,开毛窍,通腠理,发汗解表力强;羌活味辛苦性温,气味雄烈,长于发散风寒而解表,又能祛筋骨间的风湿而止痛。二药伍用,性味相同,同气相求,羌活助麻黄开泄腠理,发汗解表,麻黄协羌活达肌表,走经络以祛风除湿,同奏散风寒,祛湿止痛之功效。

【临床应用】

1.风寒湿邪所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证。

2.风湿相搏,一身尽痛。

【用量用法】麻黄:3~6g;羌活:3~9g,羌活用治感冒,用量宜轻;治风湿,用量稍重,一般不宜过多。

【使用注意】

1、因羌活用量较大时,脾胃虚弱者易致呕吐,胃肠型感冒忌用。

2、血虚痹痛者忌用。

15.18 麻黄与黄芪

【配对机制】麻黄、黄芪二药皆性温,均归肺经。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利水退肿;黄芪甘温益气固表,利水退肿。二药配伍,补散结合,表实之邪则逐而不致发汗过峻而卫阳不固,麻黄外开腠理,发汗祛邪,助上焦水气宣化,可使肌肤水湿从毛窍外散,内则宣畅气机,通调水道,渗泄水湿,使水肿因尿量增加而向愈。黄芪补益脾气,运化水湿而利水消肿,肺脾同调,利水退肿之功益甚。

【临床应用】

1.风寒湿痹、周身关节疼痛者。

2.周身水肿兼表证者。

【用量用法】麻黄:6~9g;黄芪10~15g。黄芪生用偏于走表而利水,炙用偏于温补脾胃。

【使用注意】凡内有实热,肝阳上亢,气火上冲,湿热气滞者均忌用。

15.19 麻黄与黄芩

【配对机制】麻黄辛温气香,善达肌表,走经络,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宣肺气以平息咳喘,利水道以消肿除胀,黄芩苦寒清泄,功能清肺泻火,燥湿祛痰。二药相参,寒温兼用,然以黄芩之苦寒制麻黄之温热,使之平喘而不助热,配伍以寒性为主导,然以麻黄之辛散,虽寒而不冰伏遏邪,共奏清肺化痰,宣肺平喘之功。

【用量用法】麻黄3~9g,黄芩6~12g。

【使用注意】黄芩苦寒伤胃, 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15.20 麻黄与熟地

【配对机制】麻黄辛温微苦,为伤寒发表之第一药;辛散逐邪力强,可外开皮毛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呼吸调匀;借其苦降之性,又能内复肺金清肃下降之常,以使逆气下降,喘咳平息。其温通宣达之性,走表发汗散风寒,入里逐寒通凝滞,总之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之功。熟地味甘微温,功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补肾精以加强纳气归元之功。二者相伍,一主散邪,一填真阴,补泻兼施;一调肺气,一补肾精,金水相生,标本兼顾,共奏止咳平喘,除滞通脉之功。且麻黄得熟地而无耗散之忧,熟地得麻黄而无粘腻之患。

【用量用法】麻黄3~6g;熟地6~9g。

【使用注意】因熟地滋腻,故脾胃虚弱,中满痰盛,腹满便溏忌用。

15.21 麻黄与生姜

【配对机制】麻黄、生姜皆属辛温之品,同入肺经,麻黄发汗力强,生姜发汗力弱,二药配伍,相须为用,能加强发汗解表之功。此外,麻黄开宣肺气以平喘,生姜能散肺寒而止咳,又能温运脾土,以除痰饮生成之源,合而用之则温肺平喘而止咳。

【临床应用】

1、外感风寒表证。

2、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兼见咳嗽痰多,或食少纳差,恶心呕吐者。

【用量用法】麻黄3~9g,生姜6~15g,生姜以块大、丰满、质嫩者为佳,生用发散,熟用和中,临床可借鉴。

【使用注意】麻黄、生姜配伍,二药均能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失血患者及月经量多而感冒者,应忌用。

15.22 麻黄与干姜

【配对机制】麻黄虽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等功效,但以宣肺之功为其要。干姜辛而大热,最善温肺散寒化饮。二药相伍,麻黄宣肺泄邪以治标,干姜温肺化饮而治本,标本兼顾,最能宣畅肺气、温化水饮。

【临床应用】

1、用治肺寒咳喘。

2、用治寒饮停肺咳喘。

【用量用法】麻黄3~9g;干姜3~10g。

【使用注意】肺热咳喘者禁用。

15.23 麻黄与苍术

【配对机制】麻黄辛温宣肺发汗解表,苍术辛香苦温燥烈,外能散表寒而祛风湿,入中焦能燥湿浊以健脾胃,除秽浊以悦脾气,解湿郁以快气机。二药合用,一肺一脾,一散一燥,宣利肺气助燥湿运脾之功,并行表里之湿,散水湿结肿之力较著。

【临床应用】

1、表里水湿壅滞结肿,如肌肉风湿麻木不仁,重困酸楚,关节疼痛,水肿等。

2、寒湿痹阻之偏正头痛而重困者。

3、痰湿蕴阻之咳喘胸闷痰多者。

【用量用法】麻黄6~9g;苍术:5~10g。健脾燥湿多用制苍术,祛风湿之发汗解表多用生苍术。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15.24 麻黄与白芥子

【配对机制】二药辛温,同归肺经。麻黄宣通腠理,通九窍调血脉;白芥子走窜利气,既能温宣肺气,化寒湿凝聚之痰,又能通达经络,尤善搜胁下皮里膜外、筋骨经络之寒痰。二药相伍,宣通利气,消散痰结,合用相得益彰,共奏宣散经络寒湿痰滞之功。

【临床应用】

1、寒痰壅肺,咳喘胸闷痰多者。

2、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麻木或关节肿痛者。

【用量用法】麻黄:6~9g;白芥子: 3~10g。

【使用注意】二药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慎用;白芥子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易发泡,患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

15.25 麻黄与石菖蒲

【配对机制】麻黄宣肺气散寒通滞,石菖蒲气味芳香,苦温性燥,能化湿浊,燥脾湿,调壅滞,和中州,为化湿和胃之良药。二药合用,调理肺脾气机,化湿醒脾开胃,消积宽中。止咳平喘作用确切。

【临床应用】

1、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纳差,苔腻者。

2、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胃脘胀痛,面色萎黄者。

3、咳逆上气,以寒饮湿痰之壅塞膈上,气窒不通者。

【用量用法】麻黄: 3~15g;石菖蒲: 5~10g,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二药配对,辛温香散,易伤阴耗气,凡阴亏血虚及滑精多汗者忌用。

15.26 麻黄与肉桂

【配对机制】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通经络而散外寒,肉桂辛甘大热,气厚纯阳,入下焦,能助肾中阳气而益命门之火;入中焦温暖脾胃以健运;入血分则温通血脉而散寒止痛,具有引火归原的作用,为治命门火衰要药。二药合用,一外一内,一攻一补,共奏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功效。

【临床应用】

1、素体阳虚,复感风寒,畏寒、肢冷,脉沉细者。

2、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之症。

【用量用法】麻黄:6~9g,肉桂3~6g,肉桂用量不宜过大,超量服用可出现头晕、眼花、口干、便秘、尿少等毒副反应。

【使用注意】二药辛温,耗阴动血,故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忌用,又肉桂畏赤石脂,配对组方时应注意。

15.27 麻黄与地龙

【配对机制】麻黄宣肺止咳喘、利尿;地龙性寒降泄,通上彻下,善启上而宣降肺气,泄肺热而平喘止咳,泄下而通利州都而除湿通淋,又通经络而除痹舒筋,二药宣泄通络并用,寒热并调,相辅相成,共奏宣通肺络,止咳平喘、利尿之功。

【临床应用】

1.肺火壅盛,症见咳嗽,无痰或痰黄稠不易排出,甚则痰中带血,口鼻气热,皮肤蒸热者。

2.热结膀胱而见小便点滴不通,小腹急胀难忍,或小便不利者。

【用量用法】麻黄:6~9g;地龙5~15g,鲜品10~20g,宜剖开腹部,洗去内脏及泥沙等异物。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及无实热之证慎用。地龙服用量过大可出现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呼吸困难、血压先升高后又突然降低,有时还可见胃肠道出血现象。

16 麻黄的化学成分

含l-麻黄碱(l-ephedrine)、d-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I-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1-去甲麻黄碱(I-norephedrine)、d-去甲伪麻黄碱,并含麻黄恶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苄甲胺等。

麻黄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并含少量伪麻黄碱、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麻黄多糖等。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5]

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茎均含生物碱,主为左旋麻黄碱,其次为右旋伪麻黄碱[5]

草麻黄还含黄酮类、儿茶鞣质和挥发油等[5]

木贼麻黄还含无色飞燕草素(Leucodelphinidin)、鞣质、黄酮化合物等[5]

中麻黄还含鞣质、黄酮苷等[5]

17 麻黄的药理作用

麻黄碱有平喘、升高血压、收缩血管等作用,伪麻黄碱的作用与麻黄碱相似,二者对横纹肌均有兴奋作用[5]

对大脑、脑干及脊髓均有兴奋作用,大量可致失眠、不安和震颤[5]

其乳剂对发热兔有解热作用[5]

人处于温热环境中,麻黄碱有发汗作用[5]

伪麻黄碱有显著利尿作用[5]

麻黄碱反复应用,可产生快速耐受性[5]

麻黄还有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5]

18 麻黄的临床应用

主治疾病: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骨髓炎,骨膜炎,骨结核,淋巴结核,过敏性疾病等[5]

麻黄用于风寒表实无汗之感冒;肺气郁闭之咳喘;风水水肿。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气微香,归肺与膀胱经,善达肌表,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为辛温发汗之峻品,被称为“发汗解表第一药”;又可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凡肺气壅遏而致肺失宣降之咳喘证,皆可配伍应用,为宣肺平喘之良药;且能宣通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以治风水水肿。此外,取其温通宣达之性,散寒通滞以散经络阴寒之邪,治风寒湿痹、阴疽、痰核等证。[5]

用法用量: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5]

19 麻黄中毒

麻黄属辛温解表药。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等以及少量挥发油和黄酮,木贼麻黄含麻黄碱量高[5]。药理作用有发汗,解热、平喘、阵咳、祛痰、兴奋心脏、升压、兴奋中枢、抗菌、抗病毒、利尿、升高血糖[5]

19.1 不良反应机制

麻黄碱主要抑制丁氨基氧化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化学递质的破坏减慢,兴奋呼吸和血管中枢,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小剂量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应激性和加快传导,大剂量则抑制心脏。[5]

19.2 麻黄中毒的症状

误服0.5~2h后出现症状,表现为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上升、血糖增高、心前区疼痛、烦躁不安、严重者排尿困难、心律失常、心衰、呼吸衰竭、室颤致死。[5]

19.3 治疗

麻黄中毒的治疗要点为[5]

1.催吐、洗胃、导泻。用1:5000的高锰酸钾液或0.2%的鞣酸洗胃,硫酸镁导泻。

2.口服、肌注及静滴氯丙嗪对抗麻黄碱的毒性,对抗中枢兴奋作用。给苯巴比妥钠0.1g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20ml灌肠镇静。有心动过缓的,及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1mg,15min后视病情需要可重复注射一次。监测血压,及时给升压药。

3.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必要时给氧。忌用氨茶碱,因其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20 麻黄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麻黄

Mahuang

EPHEDRAE HERBA

20.2 来源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和泥沙,干燥。

20.3 性状

20.3.1 草麻黄

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20.3.2 中麻黄

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20.3.3 木贼麻黄

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20.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草麻黄  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有蜡质疣状突起,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下皮纤维束位于脊线处,壁厚,非木化。皮层较宽,纤维成束散在。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维管束外韧型,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呈三角状。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表皮细胞外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

中麻黄  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  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2)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与稀盐酸1~2滴,煮沸2~3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数滴使呈碱性,再加三氯甲烷5ml,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液,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氨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滴,振摇,静置,三氯甲烷层显深黄色;另一管为空白,以三氯甲烷5滴代替二硫化碳5滴,振摇后三氯甲烷层无色或显微黄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浓氨试液数滴,再加三氯甲烷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充分振摇,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20.5 检查

20.5.1 杂质

不得过5%(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A)。

20.5.2 水分

不得过9.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20.5.3 总灰分

不得过10.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20.6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0.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极性乙醚连接苯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92%磷酸溶液(含0.04%三乙胺和0.02%二正丁胺)(1.5:9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0.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40ug的混合溶液,即得。

20.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1.44%磷酸溶液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600W,频率50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1.44%磷酸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0.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和盐酸伪麻黄碱(C10H15NO•HCl)的总量不得少于0.80%。

20.7 麻黄饮片

20.7.1 炮制

20.7.1.1 麻黄

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

本品呈圆柱形的段。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切面中心显红黄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20.7.1.1.1 含量测定

同药材。

20.7.1.2 蜜麻黄

取麻黄段,照蜜炙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每100kg麻黄,用炼蜜20kg。

本品形如麻黄段。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具黏性。有蜜香气,味甜。

20.7.1.2.1 含量测定

同药材。

20.7.2 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20.7.3 功能与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20.7.4 用法与用量

2~10g。

20.7.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20.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1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43.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12.
  5. ^ [5] 唐俊峰等主编.中药药对效用发微[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