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控释眼丸

目录

1 拼音

lǜ méi sù kòng shì yǎn wán

2 药品标准

2.1 正式名

氯霉素控释眼丸

2.2 汉语拼音

Lǔmeisu Kongshi Yanwan

2.3 标准号

WS1-279(X-38)-88

2.4 拉丁文或英文

SYSIEMA OCULARE CHLORAMPHENICOLI

2.5 主要活性成分

含氯霉素(C11H12C12N2O5)

2.6 性状

淡黄色表面及边缘光滑的圆环状滴丸。

2.7 鉴别

(1)取本品5粒,加稀乙醇2mL溶解后,加氯化钙溶液(1→100)3ml与锌粉少许,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倾取上清液,加苯甲酰氯约0.1mL,立即强力振摇1分钟,加三氯化铁试液0.5mL与氯仿2ml,振摇,静置后,水层显紫红色。按同一方法,不加锌粉重新试验,应不显色。

(2)取本品20粒,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4mL溶解后,防止乙醇挥散,在水浴中加热15分钟,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32页)。

2.8 检查

不溶性异物取2粒,加乙醇5mL,振摇,使溶解,溶液应澄明,不得有玻璃屑、较大纤维、色块和其他不溶性异物。

无菌 取本品8粒,置灭菌乳钵中,研细,用灭菌生理盐水10mL,分次洗涤并移至灭菌离心管中,摇匀,经每分钟500转左右离心沉淀5分钟,取其上清液,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39页)应符合规定。

溶出度 取本品6粒,分别用经预处理(水煮、洗涤)的棉线穿过丸孔,系住,并在棉线的一端系一小节玻管,分别置入50mL容量瓶中,使眼丸悬于容量瓶球形部分的上部,加0.9%氯化钠溶液至刻度后,置37±1℃的培养箱内,分别于24和240小时时取出,混匀,取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20页)。在278±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1H12C12X2O5的吸收系数(E1%1cm)为298计算溶出毫克数。24小时每份溶液各取10mL,取样后,再补充0.9%氯化钠溶液至刻度,混匀,置培养箱内240小时,再取溶液进行测定,测定的溶出量加上24小时时的1/5溶出量,为240小时溶出毫克数。

24小时平均溶出量应为0.2~0.6mg,240小时平均溶出量应为标示溶出量的80.0~120.0%。如不符合规定时,应重测6粒,12粒的平均溶出量应符合上述规定。

其他 应符合滴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9页)。

2.9 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粒,(约含氯霉素25mg)精密称定,加乙醇3mL,在水浴上温热使溶解,缓慢滴加5mL水,使白色乳状物析出完全,静置1小时后,加水,充分搅拌,滤过,滤液收集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精密量取适量,用水稀释成每1mL中含2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20页),在278±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1H12C12N2O5的吸收系数(E1%1cm)为298计算,即得。

2.10 作用与用途

抗生素类药。有广谱抑菌作用。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及与其他药品配合用于一般眼病的消炎等。

2.11 用法与用量

放入结膜囊内,每10天1次,每次1~2粒。

2.12 注意

2.13 剂量

2.14 标示量

应为标示量的85.0~115.0%。

2.15 类别

2.16 制剂

2.17 规格

2.5mg,标示溶出量2.0mg

2.18 贮藏

密闭保存

2.19 有效期

暂定一年半

3 药品说明书

3.1 适应症

沙眼、结膜炎、眼睑缘炎、角膜炎及与其他药品配合,用于一般眼病的消炎等。

3.2 用量用法

放入结膜囊内,每眼每10日1粒,病重者可在第2日再放1粒。

3.3 注意事项

少数病人在使用本品后有异物感,但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可消失。为防止脱落,避免揉眼,洗脸时小心,每日检查2~3次,如脱落应及时补上。

3.4 规格

每粒含氯霉素2.5mg,铝塑胶包装每块4粒。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