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阿丝虫病

目录

1 拼音

luó ā sī chóng bìng

2 英文参考

loaiasis

3 注解

4 疾病别名

filariasis loa

5 疾病代码

ICD:B74.3

6 疾病分类

感染科

7 疾病概述

罗阿丝虫病(loaiasis)是由罗阿丝虫引起的一种结缔组织丝虫病。本病潜伏期约1 年,以后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皮肤及眼部症状与体征。

1.皮肤症状 在局部形成发展迅速的卡拉巴(calabar)肿即丝虫性肿块(亦称游走性肿块),可伴全身发热、局部剧痛、皮肤瘙痒。肿块持续2~3 天,多见于前臂、手指间、大鱼际肌部及大腿、腓肠肌部、腰部等处,腹股沟部、阴囊部也可出现。

2.眼部症状 多见。患者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及流泪,并有痒感及异物感,分泌物少,无严重危害,但有些患者由此而引起焦虑性精神症。

3.部分患者可表现四肢近端关节痛,有的局部肿胀,活动障碍。

8 疾病描述

罗阿丝虫病(loaiasis)是由罗阿丝虫引起的一种结缔组织丝虫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皮下结缔组织的游走性肿块以及丝虫性结膜炎、关节疼痛等。

9 症状体征

本病潜伏期约1 年,以后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皮肤及眼部症状与体征。

1.皮肤症状 成虫移行于皮下结缔组织,由于其代谢产物的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在局部形成发展迅速的卡拉巴(calabar)肿即丝虫性肿块(亦称游走性肿块),可伴全身发热、局部剧痛、皮肤瘙痒。肿块直径5~10cm,或呈马蜂螫型游走性水肿,较一般水肿为硬,且有弹性,有时红肿状似丹毒,可发生于原发部位,也可迁延至其他部位,肿块持续2~3 天,多见于前臂、手指间、大鱼际肌部及大腿、腓肠肌部、腰部等处,腹股沟部、阴囊部也可出现。成虫可从皮下爬出体外,也能侵入各脏器,如胃、膀胱等。偶有侵入声门裂或尿道内引起严重症状者。检查患部,皮下可摸到蠕动的条索状成虫,约1min 移动1cm。在服乙胺嗪后很快游走于皮下后不动,持续治疗1~2 个疗程,成虫即在该处死亡。如治疗中断,成虫可潜入深层,3 个月后产生微丝蚴。

2.眼部症状 多见。成虫常侵犯眼球前房,并在结膜下移行,引起不同程度的丝虫性结膜炎。患者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及流泪,并有痒感及异物感,分泌物少,无严重危害,但有些患者由此而引起焦虑性精神症。眼睑部皮肤可见转移性肿块,呈条索状。丝虫也可由一眼沿鼻根皮下到另一眼。丝虫在结膜下有时可停留2~3h,用手术方法较易取出。

3.其他 部分患者可表现四肢近端关节痛,有的局部肿胀,活动障碍。

10 疾病病因

虫体微白色,呈半透明丝状,雄虫长30~34mm,宽0.35~0.43mm 雌虫长50~70mm,宽0.5mm,常寄居于皮下与眼结膜下,可存活15 年之久。微丝蚴长250~300μm,宽6~8.5μm,多在白天10~15 时于患者外周血中出现,亦曾发现于尿、痰、脑脊液中,呈昼现周期性。当中间宿主斑虻叮咬人体吸血时,微丝蚴可被吸入,约经7 天在斑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虻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即自喙逸出至人体皮肤上,经吸血创口而侵入人体,在人体内约经1 年发育成熟。

11 病理生理

虻叮咬人体吸血时,微丝蚴可被吸入,约经7 天在斑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虻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即自喙逸出至人体皮肤上,经吸血创口而侵入人体,在人体内约经1 年发育成熟。成虫移行于皮下结缔组织而发病。

12 诊断检查

诊断:根据从患者皮下或眼结膜下取出虫体或外周血微丝蚴阳性而确诊。至今尚没有可靠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高达60%~90%。

13 鉴别诊断

临床需与链尾丝虫病,常现丝虫病,奥氏丝虫病相鉴别。

14 治疗方案

采用乙胺嗪治疗,对微丝蚴疗效好,但对成虫杀灭作用差,因此常需几个疗程治疗。成人2mg/kg 体重,3 次/d,连服10 天或14 天,也可用较小剂量,0.7mg/kg 体重,3 次/d,连服10 天。或可采用小剂量开始,而后增量的方法,如第1 天0.1g,3 次/d,第2~6 天增量为0.2g/次,3 次/d。儿童按体重给药。治疗时应注意乙胺嗪杀死微丝蚴后引起过敏反应,在治疗开始头2~3 天,可同时服抗组胺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反应。伊维菌素具有杀灭罗阿丝虫微丝蚴作用,剂量为150μg/kg 体重,但副作用较重。

15 并发症

本病并发症较少见。可并发脑膜脑炎,脑脊液内可找到微丝蚴。服用乙胺嗪后,垂死的微丝蚴可阻塞大脑毛细血管,引起持续性昏迷。此外,还可发生丝虫病性心功能不全,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热带性肺嗜酸细胞浸润症,蛋白尿甚至血尿等。

16 预后及预防

预后:丝虫病一般对生命威胁不大,但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晚期象皮肿影响劳动力。

预防:预防本病主要从治疗着手,大规模普查普治患者,以消灭传染源。成人乙胺嗪200mg/d,连服3 天,1 次/月,可有效地预防罗阿丝虫感染。使用杀虫剂消灭虻幼虫滋生,皮肤上涂驱避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以防斑虻叮刺亦有必要。

17 流行病学

本病广泛流行于非洲中部刚果河流域各国与地区,其发病率为3%~35%。我国从援外回国人员中已发现有患本病者。传染源为患者,传播媒介及中间宿主为斑虻属(chrysops),亦称非洲红头苍蝇,主要为分斑虻(C.dimidiata)和静斑虻(C.silacea)。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