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睛·正虚邪恋证

目录

1 拼音

lòu jīng ·zhèng xū xié l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leaking eye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漏睛·正虚邪恋证(leaking eye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是指正虚邪恋,以病程迁延日久,无时泪下,内眦部肿胀时作,或虽无肿胀,但按压睛明穴下方,有脓汁或黏液从泪窍溢出,全身可兼见体倦乏力,或见面色少华,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数为常见症的漏睛证候[1]

4 症状

漏睛·正虚邪恋证患者漏睛日久,大眦头不红不肿,按之不痛,唯清稀浊液自泪窍沁沁而出,绵绵不已、头晕乏力,苔薄脉细弱。

5 证候分析

邪热伏于大眦,闭塞泪窍,灼熬泪液而成漏睛。缠绵不愈则耗伤正气,不能托毒外出。热毒留恋不清,故大眦头不红不肿,按之不痛,唯清稀浊液自泪窍沁沁而出,绵绵不已,正气亏损,故头晕乏力,苔薄脉细弱。

6 治法

漏睛·正虚邪恋证治宜扶正托毒。

7 方药治疗

漏睛·正虚邪恋证可用治风黄芪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芪、人参补正气,托毒外出,地骨皮、知母、大黄清泻热毒,防风祛风邪,茯苓、远志祛湿化浊。全方扶正托毒,但偏于气弱于血,如兼面色无华,舌质淡,可加人当归养血活血。

8 关于漏睛

漏睛(leaking eye chronic dacryocystitis)为病名[2]。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漏睛又名目脓漏(《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漏睛脓出(《秘传眼科龙木论》)、漏睛眼(《原机启微》)、热积必溃之病[2]、窍漏证(《证治准绳·杂病》)、眦漏症[2]。是指以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汁自泪窍处溢出的眼病[2]

漏睛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泪囊炎[2]

现代医家认为,本病是一种常见病,成人或老年人最多,青年及儿童则较少,女性多于男性。有一眼独病者,也有两眼俱病者,但以一眼独病为多。多为椒疮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并有可能演变为漏佣疮。另外,邪毒长期伏于内眦,脓汁不尽,若行眼部手术或目珠外伤,尤其黑睛破损,皿邪毒乘隙而人,可继发凝脂翳、黄液上冲等严重变症。

详见漏睛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