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lì zhī hé
2 英文参考
semen litchi[朗道汉英字典]
litchi,sem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men Litch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ychee see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荔枝核
荔枝核为中药名,出《本草衍义》。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的干燥成熟种子[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emen Litch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lychee seed(《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荔枝核的别名
荔支、丹荔、丽枝。
7 来源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种子。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的种子[2]。
8 原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8~15m。小枝有白色小斑点和微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4对,革质,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5~4cm,幼时橙红色。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花萼杯状,4裂,密被柔毛;无花瓣;花盘肉质,环状;雄蕊8,子房密被柔毛。果实核果状,近球形,果皮干硬较薄,有瘤状突起,熟时暗红色。种子黄褐色,假种皮白色内质,味甜可食。花期2~3月,果期6~7月。
9 产地
荔枝核主产于广东、广西[2]。
荔枝多栽培;主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10 采收与初加工
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11 生药性状
种子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1.5~2.2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泽,略有凹陷及细波纹。一端有类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约7mm。质硬,子叶2,棕黄色。味微甘、苦、涩。
12 性味归经
荔枝核性温,味甘、微苦。
13 荔枝核的功效与主治
荔枝核具有散寒,理气,止痛,散结的功效,治胃气冷痛,疝气痛,睾丸肿痛,妇女腹中血气刺痛[2]。
煎服:4.5~9g[2]。
14 荔枝核的化学成分
荔枝核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皂甙、鞣质。
荔枝核含挥发油,内有葎草烯、α-姜黄烯等[2]。又含鞣质、皂苷[2]。还含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2]。
15 荔枝核的药理作用
荔枝核含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可降低血糖及肝糖元[2]。
16 荔枝核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荔枝核
Lizhihe
LITCHI SEMEN
16.2 来源
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和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1.5~2.2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泽,略有凹陷及细波纹,一端有类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约7mm。质硬。子叶2,棕黄色。气微,味微甘、苦、涩。
16.4 鉴别
本品粉末棕黄色。镶嵌层细胞黄棕色,呈长条形,由数个细胞为一组,作不规则方向嵌列。星状细胞淡棕色,呈不规则星状分枝,分枝先端平截或稍钝圆,细胞间隙大,壁薄。石细胞成群或单个散在,呈类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长方形或长圆形,多有突起或分枝。子叶细胞呈类圆形或类圆多角形,充满淀粉粒,并可见棕色油细胞。
16.5 荔枝核饮片
16.5.1 炮制
16.5.1.1 荔枝核
用时捣碎。
16.5.1.1.1 鉴别
同药材。
16.5.1.2 盐荔枝核
取净荔枝核,捣碎,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干。
16.5.2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肾经。
16.5.3 功能与主治
16.5.4 用法与用量
5~10g。
16.5.5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16.6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用到中药荔枝核的方剂
- 疝气神方
方组成:硫黄(火中熔化,即投水中去毒,研细)、荔枝核(为末,炒焦黄)、陈皮各等分。主治:疝气。用法...
- 偏坠散
》卷上,名见《仙拈集》卷二:方名:偏坠散组成:荔枝核(炒)、龙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主治...
- 八角茴香丸
ājiǎohuíxiāngwán《医学传灯》卷下处方山楂、枳实、大茴、吴萸、荔枝核。功能主治疝气。...
- 十香正痛丸
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煨荔枝核、皂角(微火烧烟尽)各等分。为末,酒糊为丸,弹...
- 寒痛散
拼音:hántòngsǎn处方:荔枝核(炮焦)1两,小茴香(炒)1两,吴茱萸1钱。制法:上为末。功...
- 更多用到中药荔枝核的方剂
用到中药荔枝核的中成药
- 丽仁降糖片
片相当于原药材2.5g。丽仁降糖片的药理作用:荔枝核。温中、理气、止痛、生津止渴。丽仁降糖片为一味...
- 降糖舒胶囊
g地黄30g熟地黄人30g葛根50g丹参20g荔枝核80g知母30g生石膏50g芡实20g山药30...
- 小儿暖脐膏
0g白胡椒200g川楝子200g吴茱萸200g荔枝核200g麝香3g制法:以上九味,麝香研成细粉;...
- 降糖舒
参、生地黄、熟地黄、黄芪、刺五加、黄精、丹参、荔枝核。降糖舒的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糖尿病。降糖...
- 橘核疝气丸
延胡索(醋制)50g炮姜50g橘核(炒)50g荔枝核(炒)50g附子(制)50g肉桂30g泽泻(盐...
- 更多用到中药荔枝核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荔枝核
-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前阴部]疝气偏坠门主方
茴香丸治疝神效。白术白茯苓八角(炒)吴茱萸荔枝核山楂核(各一两)橘核(三两)枳实(八钱)研细,炼蜜...
-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实心痛。萸连栀石丸吴萸、黄连、山栀、滑石各钱,荔枝核烧存性三钱,为末,姜汁糊丸服。治湿热心痛,引小...
-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荔枝
新酒调服(宗)。治疝气痛,妇人【发明】时珍曰∶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滞气,其实双结而核肖睾丸,故其治疝...
- 《医学正传》:[卷之四]疝气
枳实、栀子、糖球(即山楂)、茱萸各炒,湿盛者加荔枝核炒,为末丸服。或用长流水调末子,空心服一、二钱...
- 《验方新编》:[卷六前阴]小肠气痛肾子肿胀偏坠
鲜地骨皮(即枸杞子根)、生姜各四两又方∶陈皮、荔枝核(炒焦)、硫黄(火中熔化,即投水中去火毒)各等...
- 更多古籍中的荔枝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