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泻

目录

1 拼音

liù xiè

2 英文参考

six kinds of diarrhe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六泻为病证名[1]。指脾泻、胃泻、肠泻、洞泻、瘕泻、食积泻六种泄泻的总称[1]。《医林绳墨·泄泻》:“泻有六焉,脾、胃、肠、瘕、洞、食积是也。”

4 脾泻·六泻

脾泄为病证名[2]。又称脾泻[2]。因寒湿损脾或饮食伤脾,脾气虚弱所致[2]。《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丹溪心法·泄泻》:“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常泄泻,亦是脾泄。”《寿世保元·泄泻》:“气弱易饱,常便稀溏者,此脾泄也。”用白术芍药汤、扶脾散[2]。脾泄日久者,宜兼固涩[2]

5 胃泻·六泻

胃泻为病名[3]。又称胃泄[3]。《医林绳墨·泄泻》:“胃泻色黄,食饮不化,此胃有虚寒也。”后世亦有以胃泻为伤食泻者[3]。《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伤食作泻即胃泻。”

6 肠泻·六泻

肠泻为病证名[4]。《医林绳墨·泄泻》:“肠泻则疼,或腹痛肠鸣,痛一阵而泻一阵也。此由脾气不利,阴寒留滞。宜以升提其气,又兼温而养之。”

7 洞泻·六泻

洞泻为病证名[5]。指饮冷受寒所致的泄泻[5]。《古今医彻·泄泻论》:“寒胜则洞泻而澄彻清冷。”《不知医必要·泄泻》:“洞泻一症,忽然大泻不止,或汗或喘,最为危候。多因夏月伏阴在内,虚寒人恣食寒凉蔬果所致。须连服大剂附子理中汤。”

8 瘕泻·六泻

瘕泻为病证名[6]。《医林绳墨·泄泻》:“瘕泻不便,后重窘痛,此因湿热蕴积,二便不利,气滞有动于火也。宜以利气之剂兼用清凉。”

9 食积泻·六泻

食积泻为病证名[7]。即伤食泻[7]。何惠川《文堂集验方·泄泻》:“食积泻,或胀或痛,痛甚而泻,泻后痛减,得食又痛,粪色白者是。”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9.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0.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29.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6.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