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丸

目录

1 拼音

liù shén wán

2 英文参考

Liushen Wa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liushen pill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六神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九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六神丸的部颁标准。主要成分为人工牛黄、麝香、蟾酥、珍珠粉、冰片、百草霜等[1]。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4 《中药制剂手册》方之六神丸

4.1 组成

麝香、牛黄、珍珠(豆腐制)各4.5g,冰片、蟾酥、雄黄各3g[2]

4.2 制法

上药为细末,水泛为丸,百草霜为衣,每30g作一万粒[2]

4.3 用法用量

每服十粒,噙化或温水送下;或取十粒用开水或米醋少许溶成糊状,外敷患处[2]

4.4 功能主治

《中药制剂手册》方之六神丸功能消肿解毒[2]。治烂喉丹痧,喉风,乳蛾,咽喉肿痛,及痈疽疮疖[2]

4.5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本方有促进心肌收缩及抗炎、解毒、镇痛等作用[2]

5 《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之六神丸

5.1 组成

丁香、木香、肉豆蔻(面裹煨)、诃子肉各五钱,使君子、芦荟各一两[2]

5.2 制法

为末,枣肉和丸,麻子大。

5.3 用法用量

每服五至七丸,食前米饮送下[2]

5.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之六神丸主治小儿缺乳喂食太早,或胃虚虫动而致的羸瘦腹大,发竖发热,精神委顿[2]

6 《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七方之六神丸

6.1 组成

神曲、炒麦芽、茯苓、枳壳(麸炒)、煨木香、炒黄连各等分[2]

6.2 制法

上药为末,神曲打糊为丸,梧桐子大[2]

6.3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白开水送下[2]

6.4 功能主治

《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七方之六神丸主治食积兼热,赤白痢疾,或腹痛不食,或日久不愈[2]

7 《活人方》卷四方之六神丸

7.1 组成

白术8两,肉果(面煨)2两,五味子(焙干)1两,粟壳(醋炒)2两,补骨脂(盐炒)4两,肉桂1两,吴茱萸(滚水泡浸,晒干,醋炒)1两。

7.2 制备方法

醋糊为丸。

7.3 功效主治

《活人方》卷四方之六神丸久服能使脾土健运,肾气固摄,阳升阴降,水道分利。主治五泄,昼夜无度,滑泄不禁,精力虚惫,形神枯萎者。

7.4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空心姜汤送下。

8 《喉科心法》卷下引雷允上方之六神丸

8.1 组成

关西黄1钱5分,上辰砂1钱5分(须镜面劈砂),杜蟾酥1分5厘(烧酒化),粗珍珠1分5厘,当门子1分5厘,百草霜5分。

8.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米浆为丸,如芥菜子大,以百草霜为衣,瓷瓶收贮,勿使泄气。

8.3 功能主治

《喉科心法》卷下引雷允上方之六神丸主治时邪疠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疔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岩,一切无名肿毒;小儿痰急惊风,肺风痰喘,危在顷刻。

8.4 用法用量

每服5丸、7丸、10丸不等、视病势轻重服之;茶汤不能进者,每用10丸,以开水化开,徐徐咽下。重者再进1服。

9 《药奁启秘》之六神丸

9.1 组成

犀黄钱半,濂珠钱半,麝香钱半,杜蟾酥钱半(酒化)。

9.2 制备方法

上为末,米浆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

9.3 功能主治

《药奁启秘》方之六神丸主治一切痈疽痰毒。

9.4 用法用量

每服5分。

10 《青囊秘传》方之六神丸

10.1 组成

乳香1钱,没药1钱,熊胆1钱,鲤鱼胆3个,硇砂1钱,狗宝1钱,元寸5分,白丁香49粒,蜈蚣3钱,黄占3钱,头胎男乳1合,腰黄1钱,扫盆1钱,真西黄1钱,白粉霜3钱,杜酥2钱,乌金石1钱。

10.2 制备方法

上药各取净末,以鲤鱼胆、黄占溶化为丸。

10.3 功能主治

《青囊秘传》方之六神丸主治时邪温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疔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岩,一切无名肿毒;小儿急慢惊风,危在顷刻。

10.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开水化下。重者再进1服。

11 《普济方》卷三九一引《保婴方》之六神丸

11.1 组成

芦荟3钱,大槟榔半两,血竭(别研)半两,使君子(另捣极细)半两,肉豆蔻半两(面裹烧熟,去面不用),京三棱1两。

11.2 制备方法

上除京三棱外,为细末,用乌鸡1个,去肚肠净,将京三棱装在肚内,缝合煮熟为度。不用鸡肉,只用京三棱切作片子,晒干,同前药一处为细末,枣肉为丸,如黄米大。

11.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三九一引《保婴方》之六神丸主治小儿久患脾癖,面黄肌瘦,肚大腹胀;或有瘦虫,服诸药不效者。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汤送下,1日2次;或熬皂角子汤送下亦可。

11.5 用药禁忌

忌一切肉、硬冷等物。

12 《古今名方》引雷允上方之六神丸

12.1 组成

珍珠粉4.5g,犀牛黄4.5g,麝香4.5g,雄黄3g,蟾酥3g,冰片3g。

12.2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细末,用酒化蟾酥,与前药末调匀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

12.3 功效主治

《古今名方》引雷允上方之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或溃疡,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痈疽,疔疮,小儿高热抽搐。现亦试用于喉癌。

12.4 用法用量

每服5-10丸,1日2-3次。亦可外用。

12.5 用药禁忌

孕妇慎用。

12.6 临床应用

1.龋齿疼痛:取六神丸5粒,包于少许脱脂棉中(棉愈少疗效愈好),填塞龋洞之中,多于1-2分钟止痛。对牙颈龋和磨牙的颊面龋等不能填塞者,可用六神丸一瓶,碾碎成粉,溶于1ml冷开水中,等药粉完全溶解后,取脱脂棉少许,蘸药液使达饱和,然后外贴患处。治疗120余例,收到迅速止痛的效果。

2.缠腰火丹:张某,女,80岁。左臀部疱疹糜烂连片,两腿自踝至膝水肿,按之没指,形体瘦削,语声低微,翻身不得,阵阵剧痛,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象沉细无力。素有痰喘宿疾,心力衰弱,高年正虚,治节无权。拟六神丸于少进饮食后每服5丸,一日三次,如能受药则渐加至10丸。另将六神丸以适量开水融化后涂抹患处。服药当夜疼痛减轻,三日后疮面渐渐收水。内外共用6支(每支30粒)后,疱疹收没愈合。

13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方之六神丸

13.1 别名

菖蒲丸

13.2 组成

石菖蒲(洗,锉,焙)、地骨皮(洗,焙)、远志(去心)、牛膝(去苗,酒浸,焙)、生干地黄、菟丝子(酒浸7日,炒,别捣,罗为末)各等分。

13.3 制备方法

上6味,除菟丝子外,为末,再与菟丝子一处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4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方之六神丸具有平补诸虚,大益气血之功效。主治男子、妇人虚惫,健忘,精神恍惚,四肢不能动。

13.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任下,加至30丸。

13.6 附注

菖蒲丸(《普济方》卷二二四)。

14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六神丸

14.1 组成

木香(湿纸裹煨)、黄连(去须)、神曲(炒)、川楝子肉、芜荑、麦蘖(炒)各等分。

14.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獖猪胆蒸熟为丸,如麻豆大。

14.3 功能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六神丸主治小儿诸疳。

14.4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量儿大小加减,不饥不饱时服。

15 《扶寿精方》之六神丸

15.1 组成

破故纸(炒)4两,肉豆蔻(生用)2两,神曲5钱,麦芽5钱,小茴香(俱炒)5钱,广木香(不见火)3钱。

15.2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5.3 功能主治

《扶寿精方》之六神丸主治脾虚肾虚,不时作泻。

15.4 用法用量

加生姜2两切片,煮红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盐汤送下。

16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方之六神丸

16.1 组成

鲮鲤甲(烧灰)、皂荚刺(烧灰)、猬皮(烧灰)、雄黄(研)、硫黄(研)、鹤虱(为末)各等分。

16.2 制备方法

上药在一处研匀,用麝香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6.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方之六神丸主治痔瘘,脓血不止。

16.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煎饧酒或汤送下。加至20丸。

17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庄氏家传》方之六神丸

17.1 组成

丁香1两,肉豆蔻(面煨)1两,南木香1两,芦荟半两,使君子半两,诃子皮半两。

17.2 功能主治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庄氏家传》方之六神丸主治疳瘦;吐泻。

17.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1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

18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方之六神丸

18.1 组成

当归(洗,焙)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水蛭(灰炒黑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没药(别研)1两,草乌头2枚(炮,去皮尖)。

18.2 功能主治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方之六神丸主治打扑闪肭,坠车落马,伤折筋骨,瘀血不出,腹胀气满,不得安卧。

18.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盐汤任下。加至50丸,如伤折筋骨,酒熬膏子,调此药摊故帛上贴之。

1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9 《妇人良方》卷八方之六神丸

19.1 组成

神曲(别为末,留作糊)、麦芽、茯苓、枳壳、木香(煨,白痢倍之)、黄连(赤痢倍之)各等分。

19.2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神曲末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9.3 功能主治

《妇人良方》卷八方之六神丸主治食积兼热,赤白痢疾,或腹痛不食,或久而不止。

19.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汤送下。

19.5 各家论述

此方有黄连可以解暑毒,清脏腑、厚肠胃;有木香能温脾胃、逐邪气、止下痢;有枳壳能宽肠胃;有茯苓能利水道;有神曲、麦芽可以消滞。

20 《中药成方配本》方之六神丸

20.1 组成

西牛黄1钱5分,珠粉1钱5分,麝香1钱5分,蟾酥2钱,飞腰黄2钱,飞朱砂1钱5分。

20.2 制备方法

各取净末,用高粱酒1两化蟾酥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3分为衣,每100丸约干重1分。

20.3 功效主治

《中药成方配本》方之六神丸具有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痈疽疮疖。

20.4 用法用量

每服7-10丸,食后开水吞服,1日2次。小儿酌减。

20.5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21 《普济方》卷三九七方之六神丸

21.1 组成

黄连2两,木香1两,麦芽(炒)1两,枳实(麸炒)1两,赤茯苓1两,麝香、白矾、巴豆、附子、珍珠、雄黄各等分。

21.2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三九七方之六神丸主治赤白痢。

21.3 用法用量

上制合,取桑条如箭干长3寸,以绵缠头2寸,唾濡绵,沾取药,着绵上,纳谷道中,半日复易之,1日2次。

22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方之六神丸

22.1 组成

鹤虱1两,金星石(煅,酒淬3遍)1两,芫青50个(去翅足,生用),皂荚仁100个,磁石(煅,醋淬10遍)2两,铅丹(研)2两。

22.2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用荷叶4-5重裹,于饭甑上蒸一饙久,取出研匀。别取白矾1分,泡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22.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方之六神丸主治五种痔痛。

22.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麝香酒送下,临卧时连3服;未效,再1-2服。

23 六神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23.1 拼音名

Liushen Wan

23.2 标准编号

WS3-B-3374-98

本品由麝香等药味经适宜的加工制成的小水丸。

23.3 性状

本品为黑色有光泽的小水丸;味辛辣。

23.4 鉴别

取本品粉末0. 3g,加苯2ml,密塞浸渍30分钟,取上清液,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麝香酮对照品,加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谱法(附录Ⅵ E)试验,以5%SE-30为固定液,柱长为2m,柱温为180℃,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峰应与对照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同。

23.5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23.6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0. 3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10%冰醋酸乙醇溶液至刻度,充分振摇,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胆酸对照品适量,加10%冰醋酸乙醇溶液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酸-醋酸(6:3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10ml,在105℃加热数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 取出,放冷。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620nm,反射式锯齿扫描Sλ=3,狭缝1.2×1.2。计算胆酸含量,即得。

本品含胆酸不得少于1.0%。

23.7 功能与主治

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23.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日3次,温开水吞服;一岁每服1粒,二岁每服2粒,三岁每服3~4粒,四岁至八岁每服5~6粒,九岁至十岁每服8~9粒,成年每服10粒。另可外敷在皮肤红肿处,以丸十数粒,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盛食匙中化散,敷搽四周,每日数次常保潮润,直至肿退为止。如红肿已将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

23.9 注意

孕妇忌服。

23.10 规格

每1000粒重3. 125g

23.11 贮藏

密封。

江苏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24 六神丸药品说明书

24.1 药品名称

六神丸

24.2 药品汉语拼音

Liushen Wan

24.3 剂型

每1000粒重3. 125g

24.4 性状

六神丸为黑色有光泽的小水丸;味辛辣。

24.5 六神丸的主要成份

牛黄、冰片、珍珠粉、蟾酥、明雄黄、麝香、百草霜。

24.6 六神丸的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适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24.7 注意事项

1.孕妇忌用。

2.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食物。

3.疮疖疮面已化脓烂者不可外敷。

4.六神丸含硫化砷,不宜与酶制剂类药物合用,不宜与亚铁盐、硝酸盐同用,不宜与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24.8 六神丸的用法用量

成人每次10粒,小儿每岁服1粒,4~8岁粒、9~15岁儿童服8粒,每天1~2次,噙化或温开水送服。外用:可取10粒用开水或米醋少许溶成糊状,每天数次涂敷。

25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