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Liushen Qushu Shui
2.2 标准编号
WS3-B-2490-97
2.3 处方
樟脑 12g 砂仁 10g 茴香 30g 薄荷脑 6g 陈皮 10g 姜 30g 桂皮 10g 甘草 7. 5g 大黄 10g 辣椒 2. 5g 广藿香 40g
2.4 制法
以上十一味,除樟脑、薄荷脑外,其余砂仁等九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 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 集渗漉液约900ml,再将药渣中的药液压出,合并,备用;将樟脑、薄荷脑用适量乙醇溶 解,与渗漉液合并,静置,滤过,加70%乙醇使成1000ml,静置,滤过,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气芳香、清凉,有樟脑臭,味辛辣。
2.6 检查
总固体 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2小时,称定重量, 残留物不得少于1.1%(g/ml)。 乙醇量 应为60~70%(附录ⅨM)。 其他 应符合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N)。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5ml。
2.9 注意
2.10 贮藏
密闭,置阴凉处。
广州市药品检验所 起草
3 六神祛暑水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中药
3.2 药品名称
六神祛暑水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
3.9 规格
3.10 六神祛暑水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毫升。
3.11 禁忌
一岁以下的婴儿禁服。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
2.孕妇慎用。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缓解,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六神祛暑水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古籍中的六神祛暑水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四]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痹,此为欲作黄汗也。痛在骨节,似伤寒也,但其状如水肿,咳喘不渴,此为肺胀也。以上四证,皆初病皮毛,状...
- 《金匮要略浅注》:[卷六]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方自薛立斋极赞其妙。而张景岳李士材和之。至今奉为水肿气肿等证之神丹。而不知一派阴药中。杂以些少桂附。...
-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四]水气病脉证第十四
汗出恶风。表之虚也。身重。水客分肉也。防己疗风肿水肿。通腠理。黄温分肉。补卫虚。白术治皮风止汗。甘草...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四·脾胃部]水胀通论
刺去其血络也。(水胀论石水,脐以下肿,其脉沉。)水肿(先自足肿,后腹大,为水。)〔《素》〕帝曰∶其有...
-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
- 更多古籍中的六神祛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