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概述
六神曲为中药名,出自《本草便读》,为《药性论》记载的神曲之处方名[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4 六神曲的别名
5 来源
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工后与面粉或麸皮混和,经发酵而成的曲剂[2]。
6 性味归经
7 功能主治
功在消食调中,健脾和胃[2]。主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2]。
8 六神曲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2]。
9 化学成分
10 中药部颁标准
10.1 拼音名
IiuShen Qu
10.2 标准编号
WS3-B-3555-98
10.3 处方
辣蓼 500g 青蒿 500g 苍耳草 500g 赤小豆 100g 苦杏仁 100g 麦麸 5000g 面粉 2500g
10.4 制法
以上七味,苦杏仁、赤小豆粉碎成粗粉,与面粉、麦麸混匀,另取辣蓼、青蒿、苍耳草加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趁热与上述药粉拌匀,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自然发酵至表面遍生黄白色或灰白色霉衣,取出,粉碎,干燥,即得。
10.5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细小块状或粗颗粒状物,表面灰白色至微黄色,粗糙,质脆易碎。有陈腐气,味微苦。
10.6 检查
应符合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九册附1页)。
10.7 功能与主治
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小儿食积。
10.8 用法和用量
每次6~ 12g,水煎服,或粉碎后入茶、丸、散等制剂用。
10.9 注意
10.10 贮藏
11 六神曲说明书
11.1 药品类型
中药
11.2 药品名称
六神曲
11.3 药品汉语拼音
11.4 药品英文名称
11.5 成份
11.6 性状
11.7 作用类别
11.8 适应症/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小儿食积。
11.9 规格
11.10 六神曲的用法用量
每次6~12克,水煎服,或粉碎后入茶、丸、散等制剂用。
11.11 禁忌
孕妇忌服。
11.12 不良反应
11.13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不适用于口干、舌少津,或有手足心热,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干。
3.哺乳期妇女慎用。
5.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到医院诊治。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15 六神曲的药理作用
11.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12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六神曲
- 《丁甘仁医案》:[卷二]痢疾案
炭(一钱五分)苦桔梗(一钱)炒赤芍(一钱五分)六神曲(三钱)焦楂炭(三钱)生姜(二片)陈红茶(一钱...
- 《丁甘仁医案》:[卷一]伤寒案
五分)净麻黄(四分)生姜(二片)姜半夏(二钱)六神曲(三钱)青防风(一钱)广陈皮(一钱)炒谷芽(三...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九节·夹胀伤寒
皮二钱、真川朴一钱、莱菔子二钱拌炒春砂仁五分、六神曲钱半、陈香团皮八分、鸡内金两张、人中白透五分、...
- 《丁甘仁医案》:[卷二]霍乱案
实炭(一钱)黄芩(一钱五分)藿香梗(一钱五分)六神曲(三钱)赤猪苓(各三钱)炒白芍(一钱五分)玉枢...
- 《丁甘仁医案》:[卷一]湿温案
一钱)半夏(一钱)制苍术(一钱)枳实炭(一钱)六神曲(三钱)鲜藿梗(一钱五分)鲜佩兰(一钱五分)王...
- 更多古籍中的六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