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墙

目录

1 拼音

líng qiáng

2 英文参考

Língxū KT24[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灵墙为经穴别名,即灵墟[1]。《备急千金要方》:“灵墟:或作灵墙。”

穴位灵墟
汉语拼音Lingxu
罗马拼音Linghsu
美国英译名Ghost Night Fair
各国代号中国KI24
日本24
法国莫兰特氏R24
富耶氏
德国N24
英国K24
美国Ki24

灵墟为经穴名(Língxū KT24)[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1]。灵即神灵,墟即土堆,心主神灵,神灵指心,此穴内应心脏,外当肌肉隆起处,其形犹如土堆,故名灵墟[1]。灵墟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喘息,呕吐噎嗝,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胸闷,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哮喘,嗅觉减退,鼻炎,乳腺炎,食欲不振等。

4 灵墟穴的别名

灵墙(《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胸胁支满,痛引膺,不得息,闷乱烦满,不得饮食,灵墟主之。

6 穴名解

灵即神灵,墟即土堆,心主神灵,神灵指心,此穴内应心脏,外当肌肉隆起处,其形犹如土堆,故名灵墟[1]

灵,神之精明为灵。灵,星名,火星也,一名龙星,亦君火之义也。墟,大丘也,高起的土堆。虚又是中空与孔隙之象。又有居义。阳精为神,阴精为灵。心在脏属阴,在位属阳,故神与灵皆心之象也。穴与心神所居的玉堂穴平行,故名之为“灵”;居胸膺突起处,因名为“灵墟”。《道藏》所谓:“心即神灵之丘也,神藏其中”者也。与青灵可以互参,亦与神封、神藏义近。[2]

7 所属部位

[3]

8 灵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灵墟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4]

灵墟穴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4]

灵墟穴位于第三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5]

灵墟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

9 灵墙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第三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灵墟穴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5]

仰卧位,胸骨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当第3肋间隙中取穴[6]

10 灵墙穴穴位解剖

灵墟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内筋膜。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皮肤由第二、三、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在第三肋间隙深面,胸内筋膜后面有胸膜、肺、心脏及其外面的心包膜。心脏在该左侧间隙距胸前正中线为3~4厘米。胸廓内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在肋软骨及其之间的肋间结构的后方,和胸内筋膜、胸横肌前方下,降距胸骨两侧缘约1~2厘米处下行,并有同外静脉伴行。沿途分支至肋间隙,和胸主动脉的肋间后动脉相互吻合。膈神经位于动脉的后方下降,经肺根前面下降至膈肌、胸膜壁层、心包及膈下腹膜。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6]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7]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分支、胸廓内动脉穿支和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分布[7]

布有第三肋间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通过[7]

11 灵墙穴的功效与作用

灵墟穴具有疏肝宽胸,肃降肺气的功效。

灵墟穴有开胸降逆、清热消肿的作用[7]

灵墟穴所治症,略同于神封,使神有所归,而不外散也[7]

12 灵墙穴主治病证

灵墟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喘息,呕吐噎嗝,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胸闷,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哮喘,嗅觉减退,鼻炎,乳腺炎,食欲不振等。

灵墟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喘息、呕吐噎嗝等[7]

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7]

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胸胁胀痛;呕吐;乳痈[7]

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等[7]

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胁胀痛,乳痈;以及肋间神经痛等[7]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嗅觉减退;

3. 其它:鼻炎,胸膜炎,乳腺炎,食欲不振。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斜刺0.3~0.5寸[7]

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7]

斜刺或平刺0.5~0.8寸[7][7],局部酸胀[7]

注意:灵墟穴不宜深刺,以免刺伤心、肺[7]

13.2 灸法

可灸[7][7][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7]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灵墙穴的配伍

灵墟穴配肺俞、天突、丰隆,有宽胸利气,止咳祛痰的作用,主治咳嗽,咯痰,气喘。

灵墟穴配肩井、合谷,有清热化痰,活血散结的作用,主治乳腺炎,乳腺增生。

灵墟配太渊、中府、风门,治哮喘[7]

灵墟配外关、中府、内关,治胸痛、胸闷[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胁支满,痛引膺不得息,闷乱烦满不得饮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咳逆。

《循经考穴编》:胸膈满痛……痰涎壅塞,呕噎等证。

《针灸大成》:主胸胁支满,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呕吐,不嗜食。《循经考穴编》:胸胁满痛……痰涎壅塞,呕噎。

1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9.
  2. ^ [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4.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7.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