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临床毒理学 (最后修订于2009/1/3 15:07:35)[共177字]
摘要:clinicaltoxicology一个发展较早的毒理学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农药及工业化学物质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多以中毒患者为对象,也对过量接触人群进行临床生化、生理方法的研究。有时也复制动物中毒模型,探索中毒机制和解毒药,为中毒的早期诊断、急救和治疗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防治药源性疾病、职业中毒和事故性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临床毒理学——现代毒理学丛书
N:7502570950尺寸:小16开印张:48.5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5-8-1页数:759字数:1222000印刷时间:2005/08/01版次:1内容提要: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临床毒理学专著。总结了国内外最新进展编写而成。其中不少内容属于编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既反映了国际目前水平,同时也突出了国内特点。全书共分十三章,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如中毒一般处理原则和中毒临床表现,工业中
- 科学家发明使用DNA检测铅的传感器
合了催化DNA的高度金属离子选择性,和荧光检测的高度敏感性。因为DNA分子稳定,成本低,易于形成可见纤维和芯片,这种催化DNA系统是一种在偏远地区进行实时铅检测的理想“候选者”,如用于环境监测,临床毒理学检测和工业加工监测。为了寻找可以从其它金属离子中区分出铅离子的特异DNA序列,Lu和一名研究生JingLi使用了一种名为体外选择的方法。这种选择过程可以获得大量的DNA序列样品(多达1000万亿
- 多种抗结核新药应对“多药耐药性结核杆菌”
,内华达州立大学化学系研究人员发现至少有65只喹啉新衍生物具有显著抗结核作用,其中15只喹啉类衍生物有望被开发成为抗结核新药。该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国际药学界的轰动。据悉,有关喹啉类抗结核新药的临床毒理学和安全型研究已在包括南美洲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多家医院进行中,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则负责喹啉类抗结核新药的有效性与药代动力学试验工作。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目前开发新抗
- 纳米颗粒被疑毒杀女工
共卫生学、职业病防治学好几个研究领域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它触动了纳米技术安全性的敏感点。 这篇名叫《暴露在纳米颗粒中与胸腔积液、肺纤维化合肉芽瘤有关》的文章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和临床毒理学专家宋玉果主持的一项医学报告,研究基于一组女工出现的症状。 2007年1月到2008年4月期间,来自一家印刷厂的7名女工陆续被送进该院接受治疗。她们均患有呼吸短促等严重的呼吸道问题。经检查,其
- 异环磷酰胺作为补救措施治疗恶性肿瘤31例
红,等.国产抗肿瘤新药异环磷酰胺及辅助药美司纳临床Ⅱ期试用结果.中国新药杂志,1996,5(2):144.3管忠震,赵体平,孙燕,等.异环磷酰胺治疗恶性淋巴瘤及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观察.癌症,1992,3:174.4管忠震.异环磷酸胶与美司纳的药理学及临床毒理学.癌症,1992,3:171.作者单位:617067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内科(收稿日期:2004-02-04)(编辑秋实)作者:林龙兴
- 即时检测市场2018年将达275亿美元
于使用POCT的执业医生而言,一个关键的挑战就是成本。由于医生开展的检测量低于大型供应商,他们不能享受到批量折扣的合同。许多检测的成本接近甚至超过报销水平。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毒理学和POCT的主任WilliamClarke博士表示,即时检测的成本明显高于中心实验室的检测,有时是10倍或更多。成本差异情况视分析物和POCT设备或平台而定。“如果中心实验室的检测成本是1美元,
- 《幼科概论》:临床简明辨症法
不灵,此时本有成病的可能,而会逢其适,又感受外邪,其病形病能,均极紧张,而治疗之法,亦费手续。其症象为头晕重痛,身体壮热,四肢倦怠,吐乳呕酸,烦躁不眠,出入息粗。凡此等现象,是内伤外感,里外兼病也。临床延医时,不可用攻下消导等药品,防其外邪随之内陷,热邪转向内而抗进,神经必其炙,发现紧张、痉挛、抽搐等危急之象,均行呈现。虽有高明医者,不易措手矣。或知用攻下药,清理肠胃之遗害,而不敢用。专用消滞散风
- 第二十八章 临床药学概述
托品、东莨菪碱可改善微环;心得安可降血压和防治心绞痛;消炎痛、环磷酰胺还能治疗肾病综合征;毒扁豆碱可作中枢催醒药,反应停虽可致胎儿畸形,而用来治疗麻疯病却是不可多得的良药。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临床毒理学,物理药剂学、生化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等新学科的崛起,常常无情地指出传统用药的谬误,向临床医生提出挑战。 50年代以来,医学知识“老化”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从数量上看,几乎每15
- 现代毒理学概论——现代毒理学丛书
理学第十一章免疫毒理学第十二章神经毒理学与神经行为毒理学第十三章生殖和发育毒理学第十四章化学致癌第十五章遗传毒理学第十六章生态毒理学第十七章比较毒理学第十八章时间毒理学第十九章卫生毒理学第二十章临床毒理学和中毒控制中心第二十一章管理毒理学第二十二章当今毒理学研究的热点第二十三章毒理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论文写作主要参考文献作者: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90
- 现代毒理学实验技术原理与方法——现代毒理学丛书
SBN:7502575367尺寸:小16开印张:21.5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6-1-1页数:327字数:526000印刷时间:2006/01/01版次:1内容提要:本书旨在介绍现代毒理学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最新进展以及这些实验技术的具体应用。全书共分十五章,介绍和总结了离体器官灌流、细胞毒理学、组织学、细胞凋亡、蛋白质的分离与功能测定、亚细胞组分的分离制备、分子毒理学、
- 细胞毒理学(精装)
作者:刘国廉主编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ISBN:7801212843尺寸:22cm印张:29印次:1纸张:出版日期:2001-2-1字数:716印刷时间:2001.2目录:序前言第一章细胞毒理学绪论第二章细胞毒理学方法学基础第三章细胞毒理学生物学基础第四章细胞毒理学生化学基础第五章细胞毒理学化学基础第六章细胞形态计量学基础(一)第七章细胞形态计量学基础(二)第八章细胞毒理学遗传学基础第九章细
- 毒理学基础——博学MPH公共卫生硕士系列
旦大学出版社ISBN:7309033833尺寸:小16开印张:17.5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3-2-1页数:270字数:293000印刷时间:2003/02/01版次:1内容提要:《毒理学基础》是一本为公共卫生硕士编写的教材,同样也适合于从事预防医学工作,需要一些毒理学基本知识的读者。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毒理学的基本概念;毒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产生的各种毒
- 卫生毒理学青年专家国家规划教材副主编李百祥教授
李百祥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7月毕业于哈医大卫生学专业并留公卫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工作,1993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毒理学方向)硕士学位,1999年获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学位,2001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药理学专业博士后出站。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受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加拿大北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一
- 我国毒理学发展瓶颈有待突破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害效应和机理,以及预防、救治或改善措施的综合性学科。作为维护环境友好与生态平衡、保障人们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支柱学科,毒理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已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科技支撑力量之一。近日发布的2010~2011年《毒理学学科发展报告》的主要撰稿人——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
- 现代毒理学
大学出版社ISBN:7309041895尺寸:小16开印张:10.75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4-10-1页数:166字数:288000印刷时间:2004/10/01版次:1内容提要:毒理学(toxicology)是研究化学物所造成的生物体不良效应的一门学科,有人认为就是研究毒物的学科。毒理学研究化学物所造成不良效应的性质及其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并估测出现不良效应的可能性。现代毒理
- 分子毒理学基础——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作者:夏世钧,吴中亮主编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7535225934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1-5-1字数:560000版次:1内容提要:本书是在毒理学和卫生学等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编写而成。其中有些内容是编写者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十八章,约50余万字。以外源化合物的毒性机制为核心,就代谢酶类、受体、细胞损伤、化学致癌以及生殖发育、神经、免疫等系统,即
- 烟台海岸带所在纳米银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生态毒理学研究组在毒理学领域期刊Nanotoxicology上发表论文,在纳米银及其释放的银离子对蚯蚓的毒理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巧妙地利用半透膜装置,证明了纳米银所释放的银离子对蚯蚓的氧化胁迫,以及纳米银和银离子在蚯蚓体内亚细胞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研究结果还发现,通过银离子吸收到体内的银主要储存于细胞质组分中,而通过纳米银吸收到体内的银则
- MPIResearch将出席东京毒理学会活动
根据美国商业新闻社(BusinessWire)报导,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临床前研究领域全球领先企业MPIResearch公司将出席日本毒理学会(JapaneseSocietyofToxicology,JST)2007年6月27日-29日在日本东京Funabori会堂举行的会议。6月27日12:15至13:15,MPIResearch公司将与其日本合作夥伴LSGCorporation共同在会议中心2楼
- 科学家提出环境“干细胞毒理学”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外籍研究员FrancescoFaiola研究组结合环境毒理学和干细胞生物学,在国际上首次明确提出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干细胞毒理学”。相应观点近日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建立切实有效的人类健康相关的综合性毒理学分析方法迫在眉睫。但传统毒理学研究多依赖动物模型,尽管近年来该方法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却依然面临着成本过高、费时
- 提出环境“干细胞毒理学”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外籍研究员FrancescoFaiola研究组结合环境毒理学和干细胞生物学,在国际上首次明确提出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干细胞毒理学”。相应观点近日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建立切实有效的人类健康相关的综合性毒理学分析方法迫在眉睫。但传统毒理学研究多依赖动物模型,尽管近年来该方法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却依然面临着成本过高、费时
- 纳米毒理学研究待驶入快车道
“纳米”安全性广受关注 国际研究风生水起 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共同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承办的“第六届纳米毒理学国际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专家在会上指出,纳米毒理学是纳米安全性的科学基础,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建立纳米安全知识体系、评估体系和标准等方面的工作仍需提速。 “纳米”安全性广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
- 第六届纳米毒理学国际大会在京召开
“由于信息不对称,纳米科技的风险有时也可能被误读和放大。”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9月5日举行的第六届纳米毒理学国际大会上强调,如何及时、公开地与公众和工业界交流纳米安全性研究工作的进展和信息共享,以及公众对新兴科学技术的正确理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球性的挑战。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既具有基础科学意义,又事关纳米科技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一个新的学
- 新西兰著名毒理学家莅广东海洋大学讲学
4月16日至25日,新西兰著名毒理学家、CYPlA3细胞色素氧化酶发现者拉威·古那雷藤博士应邀对广东海洋大学进行为期十天的访问讲学。 拉威·古那雷藤博士在广东海洋大学期间,先后举行了“监测动物和环境健康的生物标记”等专题学术报告会、“斑马鱼肝微粒体CYP1A提取”等关键技术演示、“水体污染物与水产养殖健康”等学术讨论。 拉威·古那雷藤是国际著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研究专家,专门从事与细胞色素有关
- 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关键词】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机能实验学是基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理论,以实验动物为主,研究生理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和药物作用规律的实验科学[1]。通过机能实验学习,深刻理解书本知识的涵义,认识正常生理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规律,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毒理学机能实验教学的工作体验,初步探讨机能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1毒理学
- 关于纳米粒子生物效应的系统专著:《纳米毒理学》
(863)都设置有关于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的课题,给予了强有力的资助。如今,我国在此方面已做出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之际,在973项目资助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纳米药理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协作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英鸽教授主编的《纳米毒理学》即将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为本书题词,解思深院士为本书作序。由于张英鸽教授请
- 毒理学新技术以及发展方向介绍
2~4周的毒代动力学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来评价药物。3.4 毒理学分支学科形成发展迅速,“二极”分化现象更为突出近30年来毒理学由于发展迅速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而形成了许多分支。如根据工作任务可分为临床毒理学、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与法医毒理学等;根据研究手段与终点不同可分为免疫毒理学、分子毒理学、膜毒理学、遣传毒理学、分析毒理学等;根据研究对象可分为昆虫毒理学、兽医毒理学、
- 广东建立质检系统首家细胞毒理学检测实验室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日建立质检系统首家细胞毒理学检测实验室,开展化妆品安全性评价非动物实验的替代方法研究,以尽快实现与欧盟、美国、国际经合组织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先进方法的接轨。记者了解到,目前世界各国关于化妆品、化学品、食品接触材料、药品和生物制品安全评价检测方法,基本上仍使用整体实验动物(大鼠、小鼠、豚鼠、兔等)做安全性试验,而运用减少、替代、优化动物试验的3R原则和采用动物试验替代方法进行安
- 排毒养颜胶囊的毒理学研究
性毒性试验未见中毒症状及死亡发生;连续灌胃给药26周对SD大鼠的无毒反应剂量为1g/kg(生药2.73g/kg)体重,相当于临床拟推荐上限用量的12.5倍,下限量的77倍。关键词排毒养颜胶囊临床前毒理学评估PreclinicaltoxicologicalevaluationofhealthandbeautyinnerpurecapsulesZhangLing,LuYing,YangRong,et
- 共轭亚油酸的毒理学研究
一种天然存在于人和动物中的活性物质,最近十几年来国际上活性脂类研究方面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国外研究表明,共轭亚油酸在一定剂量下对健康人是安全的[6~7]。将CLA产品开发为食品或药品,必须进行相关的毒理学评价。因此,本文开展CLA毒理学研究,以期为将CLA开发成为功能食品和药品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液体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含量71.77%(c9t11CLA,34.14%;1
- 超细三七粉胶囊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在中药材加工上的应用,我们拟将其应用于三七保健食品的开发。据报道,超细三七粉具有色泽好[3],有效成分溶出度高[4],吸收效果好[5]等特点。为了进一步开发三七的保健食品,我们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6],通过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30天喂养试验和传统致畸试验对超细三七粉胶囊进行安全性毒理评价,为其保健食品开发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电子秤(TCS-500
- 金斛春冲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摘要:目的对金斛春冲剂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0d喂养试验进行检测评价。结果雌雄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200g/kg体重,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500g/kg体重之剂量30d喂养试验未见明显毒性作用。结论金斛春冲剂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
- 蜂胶软胶囊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Provinci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Haikou570203,Hainan,P.R.China) 摘要:目的对蜂胶软胶囊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实验评价。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进行检测评价。结果雌雄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20.0g/kg体重,Ames试验、小鼠
- 生物芯片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其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对药物进行毒性评价,是药物筛选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目前毒理学家多采用小鼠作为模型,通过动物实验来确定药物的潜在毒性。这些方法需要使用大剂量药物,动物、人力、财力,耗时且花费巨大。应用生物芯片可以低耗、高效率地筛选出新药,大大地缩短新药的研发过程。生物芯片技术将药物毒性与基因表达特征联系起来,通过基因表达分析便可确定药物毒性,药物毒性或不期望出现的效应在临床实验前就
- 葡萄多酚的毒理学研究
用率、血常规、血生化、脏器系数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无异常。结论表明该物质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产生明显毒性作用。 【关键词】葡萄多酚;毒理学 Studyontoxicologyofgrapeprocyanidins ZHANGAi-jun,SHENJi-hong. FirstInstituteofOceanography,SOA
- 肉桂胶的特性及其毒理学研究进展(综述)
iratM〔6〕将猫分成3组,每组雄、雌各5只,在每组猫的标准罐装饲料中分别掺入0、5、25mg/g的肉桂胶(平均剂量大约是每天250mg/kgBW和1250mg/kgbW),连续喂养91d。 对临床、血液、尿液和生物学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和评价,结果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对各动物主要器官进行的组织学检查也未显示出明显的病理学变化。 ZuhlkeU在一项28d的研究〔7〕中,将Sprague-Da
- Kava肝毒成分鉴定与毒理学合作研究取得突破
植物药Kava的肝毒作用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Kava(咔哇)为PipermethysticumFoster,是一种原产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个传统药用植物,具有疏松肌肉、兴奋神经和精神愉悦的作用。该植物在当地十分珍贵,曾一度只供上流社会在庆典和宴会中使用,直到后来规模化栽培成功后才进入普通消费者中。近来的药理研究表明,Kava的主要活性成分咔哇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焦虑、抗抑郁和镇静功能
- 海南沉香茶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摘要】 目的为判定沉香茶对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危害,特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和30d喂养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海南沉香茶属无毒级物质,致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初步估计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18.0g/kg体重,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的100倍。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判定其为安全性保健食品。【关键词】沉香急性毒性微核精子畸形Ames试验
- 三叶青的毒理学研究
igmahems-leyanumDielsetGilg的根[1],又名金线吊葫芦、石老鼠。在浙江民间素有食用习俗,为评价其安全性。我们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进行实验[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样品 三叶青块根,切片,10倍水浸泡2h,每次1h,收集煎液。浓缩成1g生药/ml浓度,由杭州天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民间食用习惯15g/人
- 养血生乳口服液的毒理学研究
实验研究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是造成母乳喂养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我们根据中医产后多虚理论,采用黑芝麻、桑寄生、当归等12味中药,研制成具有促进产后乳汁分泌和产后康复等作用的养血生乳口服液,临床用于治疗产后缺乳症等,总有效率达98.06%[1]。本文就其毒理研究报告如下。1实验材料1.1动物昆明种小鼠,♀♂各半,体重(20±2)g,由湖北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D大鼠,♀♂各半,
- 水产蛋白酶解降血压肽的降压功能及毒理学研究
0ml,以0.2ml/10g体重灌胃,染毒后继续禁食3h。1.3.3.2观察指标:染毒后,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观察期限2周。按Horn’s法,求出半数致死量,并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15193~2003进行急性毒性分级。2结果2.1酶解条件对降血压肽ACE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2.2不同活性修饰基团对降血压肽的降压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2数据分析:采用各组分
- 柴葛口服液的毒理学研究
期毒性、急性毒性试验和安全限度试验方法。结果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37.5g·kg-1·d-1(相当于人用量的125倍);长毒试验中高、中、低(10.5、5.25、2.63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35倍、17.5倍和8.8倍)剂量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表现。结论柴葛口服液临床剂量使用是安全的。关键词柴葛口服液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安全限度试验最大耐受量Studiesontoxicolog
- 药物毒理研究应贯穿新药研发全程
一提到药物毒理学,不少人立刻就和GLP联系起来,认为它仅是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手段。然而,近年来随着新药研发模式的巨大改变,药物毒理学研究的思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北京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廖明阳教授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上强调,药物毒理学研究不应仅限于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两个阶段,还应贯穿于
- 限量试验对脑康胶囊临床用量安全性的考察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前毒理学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限量试验)考察脑康胶囊临床用量的安全性。方法取健康符合实验要求的小鼠,将脑康胶囊加水研磨成悬浮液。分别按一定剂量给药,观察14天后,试验动物在试验前、后的临床表现及体重。结果临床表现、大体解剖均未见异常。结论脑康胶囊的临床用药量是一个相当安全的剂量。关键词脑康胶囊急性毒性试验安全性脑康胶囊处方组成为人参、川芎、淫羊藿、石菖蒲及灵芝等,处方中各味药材均
- 规范临床医学专业出科考核——燕京医学院举办临床教师培训
为规范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出科考核,使临床教师进一步明确考核要求和考核标准,掌握考核方法,燕京医学院于10月23日举办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出科考核培训。来自附属大兴、密云、平谷医院的31名临床教师和科教科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首都医科大学支教团专家李秀芝老师在梳理临床阶段教学考试基础上,从宏观到微观对毕业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考核的准备、组织与实施等环节作了详细介绍。李老师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切入
- 关于2003年级临床医学专业第一批临床实习结束交换实习医院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按学校教学计划安排,2003年级临床医学专业第一批临床实习将于2007年12月27日结束,现将交换实习医院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习结束返校日为12月27日-28日(详见派车安排),学生12月26日下午转科理论考试结束后脱离病区,整理宿舍内务。任何实习小组或个人不得擅自提前结束实习离院,有特殊情况须事先报告医学教务处批准。二、实习结束前请实习所在医院教学科(科教科)召开一次全体实习生座
- 药理实验方法学(精)
0%。目录:第一篇实验室基本设备第1章实验室常用仪器第2章计算机和波谱仪第3章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及放射卫生防护第二篇实验动物及其有关技术第4章实验动物第5章动物实验的一般技术第三篇药理实验设计与临床前毒理学方法第6章药理实验设计及统计分析第7章临床前毒理学实验方法第四篇仪器分析与生物化学技术第8章色谱法第9章分光光度法第10章实验核医学在药理学中的应用第11章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与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第
- 《疡科纲要》:[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
内科家多不备此药物,于是此等病家,不得不求治于疡医之门。然究非长于内科理法者,必不易治。此迩来喉证,所以日甚一日,几如疫疠,而丧亡枕藉者,此中亦有其故。况世且有号为专于咽喉一科者,间尝考其学识,固亦不过云尔者乎。业师朱氏,夙备药物效验有素,兹备录之以广其传。是亦先阆师利物济人之素志。虽仍是普通习用之品,而较之故纸堆中陈陈相因者,临床治验或尚能较胜一筹也。《疡科纲要》民国初年张山雷公元1912-至今
- 《校注医醇剩义》:[卷四诸痛]肝虚作痛
弱于实肝。近代趋势,虚肝患者之多,几欲超实肝而过之。祖怡治一妇人,心痛彻背,痛至那里,肌肉胀至那里,肤外亦痛,夜不成寐。曾用麻醉剂止痛安神,不见寸效。用先生此方,一服而病减大半,夜即能寐。方信先生所云,营血大亏,虚气无归,横逆胀痛,完全从临床经验得来,的是虚肝为病最合理之治法。嗣后凡遇类似此症者,悉以此方变通用之,莫不应手而愈。先生对于各种虚症,制方独出心裁,真醇乎其醇矣。祖怡注。《校注医醇剩义》
-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二]鼻方五首
经,其气蕴积于鼻者,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千金疗鼻方。甘遂通草细辛附子(炮各一分)上四味捣末,以白雄犬胆丸少许,纳鼻中瘥。(崔氏同云卒热涕出四五升愈)又方皂荚炙,末如小豆,以苇管吹鼻中。又方以干姜末吹之,又蜜和塞之。又方以铁KT(一云锁)磨石,取末,以猪脂和,绵裹塞鼻中,取瘥止。又方伏面临床前,以新汲水淋玉枕上取瘥。(并出第六卷中通按玉枕脑后也)《外台秘要》唐·天宝十一年王焘公元752年
- 《温热论》:总论
著,创立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层次作为辨证的根据,并指出温病的传变模式有顺传与逆传二种∶顺传由卫而气而营而血,逐步传入;逆传由卫分直入营分。至于卫、气、营、血如何分辨,主要是根据温病的诊断特点,运用察舌、验齿以及辨斑、疹、白,作为要点,然后结合证情,作出诊断,决定治法。全篇从原则到具体,有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兹重编分章论述如下。《温热论》清叶桂公元1644-1911年
- 《外科十三方考》:[中编处方篇]第九方·代针散
开少许,再敷此药,如未成脓,则此药不可用,否则等于活剥龟壳。许琏外科证治全书中有“咬头膏”方,专治痈瘤脓熟不溃,作用虽与代针散同,其处方则较代针散为王道,因其可减低腐蚀中之痛感也,故摘附其方如次,俾临床时多一应付法门。制乳香制没药番木鳖生蓖麻仁铜绿(各等分)共为细末,另以不去油巴豆加倍,同药末捣和成膏,再加白砒一分捣匀,临用时,以绿豆大一粒放患顶上,用膏药掩贴之,溃时即行揭下,让脓汁外出,惟胎前、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