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静脉吻合

目录

1 手术名称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2 别名

淋巴管静脉吻合;lymphaticovenous shunt

3 分类

骨科/显微外科手术/显微外科手术在骨科的应用/淋巴管吻合术

4 ICD编码

40.9

5 概述

淋巴水肿是指人体某部分由于淋巴系统缺陷引起的淋巴液潴留,导致组织水肿。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淋巴水肿,前者原因至今未明,亦称特发性水肿;后者都有比较清楚的原因,如手术、恶性肿瘤、丝虫病、复发性丹毒和大剂量放射治疗等。

自1952年,Kinmouth创用淋巴管造影检查法成功以来,对淋巴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1962年Thompson采用了埋藏真皮技术,1967年Goldsmith报道带蒂大网膜移植等方法,以改善四肢淋巴回流。虽然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但其疗效不巩固,并发症也较多。近些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淋巴管外科亦得到了相应发展。淋巴管静脉吻合和淋巴结静脉吻合等手术,为淋巴水肿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图3.8.1.5.1-0-1~3.8.1.5.1-0-3)。

用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自从1977年O′Brien报道后,国内外开展逐渐增多。对控制感染和消肿均有一定的效果。

6 适应症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淋巴水肿,尤其适用淋巴结广泛受累的病人。

7 禁忌症

有严重的静脉病变,如髂静脉栓塞和急性血管栓塞病变者。

8 术前准备

1.全身情况准备  除了解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以外,对慢性丹毒感染的病人,虽全身反应很轻,若患肢有潮红,局部温度增高,也必须先用抗生素治疗,至局部无炎症后方可进行手术。

2.准确记录肢体肿胀情况  记录方法有两种:①测量肢体周径。可分别记录股部、膝部、小腿和踝部各段的具体数字。但每次必须用骨性标志来确定检查部位,以免发生误差。②排水法测量肢体肿胀情况,即将患肢浸入盛满水的水缸或大小瓶中,观察其排出的水量数目,同时做双侧肢体对比。

3.术前要让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必要时还可适当应用利尿药物,弹性绷带包扎,电热毯包裹肢体等方法,使肢体肿胀情况减轻到最大限度,以利手术进行。

4.因橡皮肿病人皮肤角化严重,可提前1~3d消毒皮肤,并用刺激性轻的0.1%苯扎溴铵溶液消毒。术前1d剃毛清洁皮肤,但切勿损伤皮肤,因局部抵抗力低,容易诱发感染,在趾缝和臃肿皮肤相接触部分特别容易发生湿疹,术前应予以彻底治疗。

5.进行淋巴管穿刺造影,了解淋巴管及淋巴结情况,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淋巴管吻合方法。如淋巴结广泛受侵则不宜选择淋巴结静脉吻合术,而宜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但因造影剂在肢体停留的时间较长,刺激性大,反应也大,并会加重淋巴管炎症状及阻塞程度,对手术不利,故只有在诊断或判断可疑时,才做造影。造影后还需待刺激反应消除后再行手术。

6.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体弱、年老患者,可适当准备少量新鲜全血,或补充一些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和预防感染。

7.因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最好留置导尿管。

9 麻醉和体位

根据手术部位,可选用硬膜外、臂丛或局部麻醉。依手术切口选择体位。

10 手术步骤

10.1 1.切口

淋巴水肿的患者常有慢性感染,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管往往不能从足部到腹股沟全长通畅,可能发生多处阻塞扩张,瓣膜失效等改变。因此仅在腋部或腹股沟部找出淋巴管与静脉吻合,对整个肢体的淋巴液引流可能不够充分。因此,应采用分段多条淋巴管静脉吻合,即将患肢分为四段:下肢分为足部、小腿、膝部及大腿四段;上肢分为手部、前臂、肘部和上臂四段(图3.8.1.5.1-1),各切口设计在每段的近端。因为管径粗大的集合管与皮下大静脉干伴行,故吻接上肢淋巴管的切口要选择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的浅面。

10.2 2.寻找集合淋巴管

在所设计的切口线上,横行切开皮肤约5~8cm,显露皮下脂肪组织,在16~25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寻找集合淋巴管和小静脉。皮下小静脉较多、易寻找,但淋巴管壁很薄,且透明无色,有时既使在皮下组织内找到一些管状组织,亦无法肯定是否为淋巴管,所以常用染色法来识别。临床常用的染料有10%天蓝,0.5%~3%偶氮蓝,0.4%~0.8%靛红等。其中以天蓝的弥散性较强,不与组织内蛋白质结合,可迅速透过淋巴毛细血管壁,进入淋巴管中,使淋巴液染成蓝色。其具体的染色方法有两种:一种为间接注射染色法,即用4.5号针头在上述肢体分段的切口远侧约10cm的皮肤内,皮下组织内横排成“一”字形,分3点或5点注射稀释2倍的染料2~3ml。轻轻按摩局部皮肤2~3min后,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即被染成蓝色。另一种方法是在间接注射法显示淋巴管的基础上,将针头穿入淋巴管,直接注入染料,使近侧淋巴管显示更清楚。这时可用蚊式小弯钳插入皮下脂肪小叶中,进行钝性分离。一般将蚊式小弯钳撑开1~2cm宽,便可将皮下脂肪小叶间的膜性结缔组织撕开,但不要将0.3cm口径以上较粗淋巴管撕断。集合淋巴管常由皮下脂肪小叶的间隔部分通过,而不会穿入脂肪小叶内,所以无需在脂肪小叶内的脂肪球里寻找。每穿破一个脂肪小叶后,最好跟着将突出的脂肪组织摘去,就在这些间隙中,即可观察到脂肪小叶的间隔内有染色成蓝色的管腔通过。找到淋巴管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仔细的解剖,在寻找淋巴管时要同时注意找寻小静脉,以便进行吻合。小静脉的位置较淋巴管为浅。如皮下组织浅层无静脉,可只找出皮下主要静脉,以此再找汇入此静脉的小分支。不过有时会遇到找不到合适的小静脉的困难。所以从手术开始,便要把寻找静脉与找淋巴管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免找到淋巴管却找不到静脉,同样达不到手术目的。

在皮下寻找淋巴管时,还会碰到小神经、小动脉及纤维索条,需注意与淋巴管相鉴别。

10.3 3.淋巴管、静脉吻合方法

具体吻合方法与一般空腔吻合术相似。这里仅叙述其主要特点。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有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术两种。端端吻合较为常用,方法是将显露好的淋巴管与静脉,在适合于吻合的部位用显微外科剪剪断。在吻合口处修剪淋巴管、静脉外膜,使用带针的11-0单股尼龙线,在16~25倍显微镜下进行缝合。缝合的边距在静脉端可等于静脉壁厚度,而在淋巴管端,由于淋巴管壁很薄,边距可相当于管壁厚度的3~4倍。打结以外科结较好。打结时张力不宜太大,要求在第1次线结所形成三线圈的直径,保持相当于静脉壁的厚度。尽量少绞扎管壁,只要吻合口两端能完全对合就是最合适的张力,不要求内翻或外翻。吻合过程中可见蓝色的淋巴液不断地流入静脉腔内,表示吻合口对合准确,一般间断缝合即可(图3.8.1.5.1-2)。

由于淋巴管壁薄,管腔小,吻合时寻找管腔口难度极大,容易误将管腔外围组织当管壁缝合,可采用了淋巴管挤压缝合法(图3.8.1.5.1-3A)和持续冲注缝合法(图3.8.1.5.1-3B),有利于准确吻合。即在缝合淋巴管端时,术者应用左手示指将染成蓝色的淋巴液从近端挤压到吻合口处,使淋巴管口扩张,随即进针,缝合淋巴管。持续冲注缝合法,即采用2%利多卡因抽入2ml注射器内,使用4号钝性针头,术者应用显微外科细尖镊夹持少许淋巴管壁外组织提起,助手连续冲注淋巴管口,使淋巴管口张开,随即进针缝合淋巴管。此方法大大加快了缝合的速度,对合较为准确。

10.4 4.缝合

每个肢体至少吻合3根以上的淋巴管,手术结束时用等渗盐水冲洗切口,缝合切口时注意勿使吻合口受压,皮下置引流条引流。

11 术中注意要点

1.在游离及处理淋巴管时,因为淋巴管壁很薄,要靠管壁外围的脂肪组织支撑着,方能保持一定的形态。一旦将其四周的脂肪组织完全剥离,很容易缩成一团,甚至在吻合时连管腔口也找不到,比处理静脉要困难得多。为此手术时,不宜剥离太多的淋巴管外膜,要保留少许外围组织在淋巴管壁上,有利于支撑起淋巴管和镊持管壁。

2.切断淋巴管进行吻合的位置,要在没有瓣膜的部位,否则会使吻合口形成一个双层套管的管口,妨碍准确吻合,而且切断的瓣膜浮动在吻合口,影响吻合口的通畅。在瓣膜明显的淋巴管充盈时呈串珠状,瓣膜附着处相当于串珠狭窄的部位,约占一个珠的下2/3。在珠的上1/3部分没有瓣膜,也就是最适合淋巴管做吻合的部位。若在珠的下2/3部分切断,容易有瓣膜附在吻合口上造成吻合手术操作困难,而降低手术成功率(图3.8.1.5.1-4)。

3.一般手术,要求每个肢体至少要吻合3根以上淋巴管,方能有较充分的引流。但在临床上会碰到静脉与淋巴管数目不对称。即淋巴管多而静脉少或静脉多而淋巴管少,这样会使吻合的数目减少。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可应用下述方法进行解决。当静脉数目少时,可将静脉向近方或远方解剖,常可以找出分支,增加静脉的数目,即可将两根淋巴管与一根有分支的静脉吻合,这样便可增加淋巴液流入静脉的分量和压力,减少静脉反流的机会(图3.8.1.5.1-5)。若淋巴管数目少时,可细心观察淋巴管有无淋巴液反流现象,只要观察到有反流时,便可将淋巴管的远端和近端都吻合到静脉的近端去,同样可以引流淋巴液进入静脉(图3.8.1.5.1-6)。这样就可增加淋巴管与静脉吻合的数目,取得更多更好的引流作用,提高术后疗效。

4.一个肢体的手术可分两期或一期来完成,这主要根据病人全身情况,以及寻找淋巴管与静脉的困难程度而定,若病人全身情况差,淋巴管静脉寻找比较困难时,手术可分二期进行。

12 术后处理

1.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2.48h后拔除引流条。

3.10d后拆线,3周后逐渐下床活动。

4.术后患肢用弹性绷带包扎,抬高患肢,有利于淋巴液回流。并注意观察肢体肿胀情况。

5.术后不用抗凝剂,可用500~1000ml右旋糖酐-40静滴,1次/d,应用3~7d。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