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阴淋巴管瘤
成,实质并非真正的肿瘤。表现为局限性群集体积小而壁薄的囊泡状肿物,肿瘤为单个或多个,呈灰红色或灰白色囊性结节,极少见,与血管病的区别在于该瘤管腔内含淋巴液。可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及囊性淋巴管瘤。外阴淋巴管瘤较罕见。大多数在出生时或1岁以内发病,但也有迟发者或老年发病。疾病描述外阴淋巴
-
淋巴管静脉吻合
usshunt分类:骨科/显微外科手术/显微外科手术在骨科的应用/淋巴管吻合术ICD编码:40.9概述:淋巴水肿是指人体某部分由于淋巴系统缺陷引起的淋巴液潴留,导致组织水肿。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淋巴水肿,前者原因至今未明,亦称特发性水肿;后者都有比较清楚的原因,如手术、恶性肿瘤、丝虫病、复发性
-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usshunt分类:骨科/显微外科手术/显微外科手术在骨科的应用/淋巴管吻合术ICD编码:40.9概述:淋巴水肿是指人体某部分由于淋巴系统缺陷引起的淋巴液潴留,导致组织水肿。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淋巴水肿,前者原因至今未明,亦称特发性水肿;后者都有比较清楚的原因,如手术、恶性肿瘤、丝虫病、复发性
-
精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suǒlínbāguǎn-jìngmàiwěnhéshù英文:spermaticlymphatics-veinanastomosis手术名称:精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别名:精索内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肾蒂淋巴管精索内静脉吻合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乳糜尿的手术治疗ICD编码:40.902概述:乳糜
-
肾蒂淋巴管精索内静脉吻合术
手术名称:精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别名:精索内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肾蒂淋巴管精索内静脉吻合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乳糜尿的手术治疗ICD编码:40.902概述:乳糜尿是由于淋巴系统病变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淋巴管内压力增高,使淋巴管与泌尿道之间形成通道,淋巴管内的乳糜液流入泌尿道,从尿中排出,
-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别名:肾蒂周围淋巴管剥脱结扎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乳糜尿的手术治疗ICD编码:40.901概述:乳糜尿是由于淋巴系统病变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淋巴管内压力增高,使淋巴管与泌尿道之间形成通道,淋巴管内的乳糜液流入泌尿道,从尿中排出,尿呈乳白色或奶酪样称乳糜尿,由于乳糜尿常伴
-
肾蒂周围淋巴管剥脱结扎术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别名:肾蒂周围淋巴管剥脱结扎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乳糜尿的手术治疗ICD编码:40.901概述:乳糜尿是由于淋巴系统病变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淋巴管内压力增高,使淋巴管与泌尿道之间形成通道,淋巴管内的乳糜液流入泌尿道,从尿中排出,尿呈乳白色或奶酪样称乳糜尿,由于乳糜尿常伴
-
颈部囊状淋巴管瘤
音:jǐngbùnángzhuànglínbāguǎnliú概述:淋巴管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沟瘤。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部位的原始淋巴囊与淋巴系统隔绝后,所发生的肿瘤样畸形。约半数在出生时即已存在,90%以上在2岁以内发现。男女发生率大致相仿。囊状淋巴管瘤好发于颈部,又称囊状水瘤
-
骨淋巴管痣瘤
概述:淋巴管瘤是一种由新生淋巴管组成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发生在骨内者极其罕见,据统计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03%,占良性骨肿瘤的0.06%。淋巴管存在于骨膜中,当骨髓附近有淋巴管瘤样囊肿时,骨内可显出与囊肿相交通的异常扩张的淋巴管,或当先天性淋巴水肿时,患肢骨内可见扩张的淋巴管,有人认为骨淋巴
-
骨淋巴管瘤
拼音:gǔlínbāguǎnliú英文:lymphangiomaofbone概述:淋巴管瘤是一种由新生淋巴管组成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发生在骨内者极其罕见,据统计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03%,占良性骨肿瘤的0.06%。淋巴管存在于骨膜中,当骨髓附近有淋巴管瘤样囊肿时,骨内可显出与囊肿相交通的异常
-
海绵状淋巴管瘤
malymphaticum;lymphangiomacavernosum概述:海绵状淋巴管瘤(cavernouslymphangioma)是由原始淋巴管发育增生形成的肿物,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属于错构瘤性质,是肿瘤和畸形之间交界性病变。故本病多见于儿童,一般不自行消退,但病程缓慢。海绵状淋巴管瘤
-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码ICD:K63.8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rimaryentericlymphangiectasis)的特征是小肠黏膜淋巴管结构缺陷,从而导致淋巴管扩张和功能性阻塞,不能正常地接受乳糜微粒和淋巴回流。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平均发病年龄11岁。男女均可受累。可为散发性或家族性
-
淋巴管
拼音:línbāguǎn英文:淋巴管是淋巴液流经的管道。最小的淋巴管称毛细淋巴管,起始于盲端。人体除中枢神经、表皮、眼球的晶状体、角膜和内耳以外,全身都有分布。淋巴毛细管逐级汇合形成小、中、大淋巴管,最后形成两条总淋巴管: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前者收集右半胸、右侧上肢和头颈右侧半的淋巴入右侧静脉角,
-
淋巴管造影
称:淋巴管造影适应证:淋巴管造影适用于:1.淋巴管系统有梗阻、扩张、水肿、破裂、先天性畸形、肿瘤转移及淋巴结病变等。上肢造影多用于乳腺癌,有局部腋窝淋巴结转移或手术后复发者。下肢造影多用于子宫颈癌、淋巴瘤、外阴癌、阴茎癌、睾丸恶性肿瘤、盆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2.原因不明的肢体水肿。3.丝虫症者检
-
淋巴管瘤
拼音:línbāguǎnliú英文:lymph-vesseltumor概述由于淋巴管增生和扩张而成的淋巴管瘤(lymph-vesseltumor)是一种良性肿瘤。主要由内皮细胞排列的管腔构成,而其中充满淋巴液。因组织结构不同临床上又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棉状淋巴管瘤和囊性淋巴管瘤三种类型。儿童发病多
-
肠系膜囊肿
ónángzhǒng英文:mesentericcyst概述:肠系膜囊肿(mesentericcyst)是指位于肠系膜、具有上皮衬里的囊肿。系肠系膜淋巴管膨大、囊肿化,故亦称为肠系膜乳糜囊肿。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其病因可能是先天性的淋巴管壁发育不良使淋巴管呈瘤样改变。也可因腹部外伤、炎症、手术等因素
-
面颈部囊肿型淋巴管瘤切除术
编码:40.2901适应症:囊性淋巴管瘤(又称囊状水瘤)一经诊断应尽早施行手术切除。但是,囊性淋巴管瘤常向颈深部扩展,包绕颈部重要解剖结构如神经、血管、气管、食管等,向上可达颅底咽旁区,向下可伸展至胸腔纵隔,引起呼吸、吞咽困难。这些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手术年龄应以2岁以上为宜。当
-
面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切除术
编码:40.2901适应症:囊性淋巴管瘤(又称囊状水瘤)一经诊断应尽早施行手术切除。但是,囊性淋巴管瘤常向颈深部扩展,包绕颈部重要解剖结构如神经、血管、气管、食管等,向上可达颅底咽旁区,向下可伸展至胸腔纵隔,引起呼吸、吞咽困难。这些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手术年龄应以2岁以上为宜。当
-
面颈部囊状淋巴管瘤切除术
编码:40.2901适应症:囊性淋巴管瘤(又称囊状水瘤)一经诊断应尽早施行手术切除。但是,囊性淋巴管瘤常向颈深部扩展,包绕颈部重要解剖结构如神经、血管、气管、食管等,向上可达颅底咽旁区,向下可伸展至胸腔纵隔,引起呼吸、吞咽困难。这些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手术年龄应以2岁以上为宜。当
-
面颈部囊性水瘤切除术
编码:40.2901适应症:囊性淋巴管瘤(又称囊状水瘤)一经诊断应尽早施行手术切除。但是,囊性淋巴管瘤常向颈深部扩展,包绕颈部重要解剖结构如神经、血管、气管、食管等,向上可达颅底咽旁区,向下可伸展至胸腔纵隔,引起呼吸、吞咽困难。这些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手术年龄应以2岁以上为宜。当
-
面颈部囊状水瘤切除术
编码:40.2901适应症:囊性淋巴管瘤(又称囊状水瘤)一经诊断应尽早施行手术切除。但是,囊性淋巴管瘤常向颈深部扩展,包绕颈部重要解剖结构如神经、血管、气管、食管等,向上可达颅底咽旁区,向下可伸展至胸腔纵隔,引起呼吸、吞咽困难。这些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手术年龄应以2岁以上为宜。当
-
淋巴管畸形
退和显着缩小者可达70%,大囊型病变的疗效优于弥漫性微囊型病变。应在保守治疗无效,或颈部、口底病变已严重影响呼吸、进食时,才考虑手术治疗。疾病描述由淋巴管发育异常所形成,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按其临床特特征及组织结构,可分为微囊型与大囊型两类。症状体征(1)卫囊型:旧分类中称
-
十二指肠外路径壶腹肿瘤切除术
乳头部,很容易切缘残留肿瘤细胞,在恶性肿瘤病人时应严格选择。禁忌症:1.十二指肠乳头或胆总管下端癌已有周围组织侵犯,超出局部切除的范围。2.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之壶腹癌。3.对于全身情况好可以承受胰十二指肠根治术的病人尽量不做局部切除,因局部切除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切除的范围和淋巴结清扫都受到限制。术
-
壶腹部肿瘤十二指肠外切除
乳头部,很容易切缘残留肿瘤细胞,在恶性肿瘤病人时应严格选择。禁忌症:1.十二指肠乳头或胆总管下端癌已有周围组织侵犯,超出局部切除的范围。2.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之壶腹癌。3.对于全身情况好可以承受胰十二指肠根治术的病人尽量不做局部切除,因局部切除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切除的范围和淋巴结清扫都受到限制。术
-
GBZ291—2017职业性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的诊断
的最高值之比,通过肢体的节段性压力测量获得,是基本的无损伤的动脉缺血状态评估手段。3.5下肢淋巴水肿lower-limblymphedema由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全或后天性疾病致使淋巴液通道阻塞,使淋巴回流障碍所引起的下肢水肿,基本的病理改变为淋巴管不同程度的阻塞所造成。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的持
-
宫颈微灶型浸润癌
arlystromalinvasive),1974年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提出微灶型浸润癌的定义,为癌变上皮浸润间质达基底膜下≤3mm,未波及淋巴管及血管,此定义被FIGO认可,1975年子宫颈癌委员会又修订为基底膜下浸润深度<5mm,无融合,无淋巴管及血管瘤栓。为使众多的定义趋于统一,198
-
宫颈早期浸润癌
arlystromalinvasive),1974年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提出微灶型浸润癌的定义,为癌变上皮浸润间质达基底膜下≤3mm,未波及淋巴管及血管,此定义被FIGO认可,1975年子宫颈癌委员会又修订为基底膜下浸润深度<5mm,无融合,无淋巴管及血管瘤栓。为使众多的定义趋于统一,198
-
宫颈早期间质浸润癌
arlystromalinvasive),1974年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提出微灶型浸润癌的定义,为癌变上皮浸润间质达基底膜下≤3mm,未波及淋巴管及血管,此定义被FIGO认可,1975年子宫颈癌委员会又修订为基底膜下浸润深度<5mm,无融合,无淋巴管及血管瘤栓。为使众多的定义趋于统一,198
-
宫颈镜下浸润癌
arlystromalinvasive),1974年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提出微灶型浸润癌的定义,为癌变上皮浸润间质达基底膜下≤3mm,未波及淋巴管及血管,此定义被FIGO认可,1975年子宫颈癌委员会又修订为基底膜下浸润深度<5mm,无融合,无淋巴管及血管瘤栓。为使众多的定义趋于统一,198
-
宫颈灶微型浸润癌
arlystromalinvasive),1974年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提出微灶型浸润癌的定义,为癌变上皮浸润间质达基底膜下≤3mm,未波及淋巴管及血管,此定义被FIGO认可,1975年子宫颈癌委员会又修订为基底膜下浸润深度<5mm,无融合,无淋巴管及血管瘤栓。为使众多的定义趋于统一,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