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幼科直言》卷五:凉血散
2.1 处方
黄芩、当归、陈皮、甘草、地榆、白茯苓、柴胡、神曲、白芍(炒)。
2.2 功能主治
2.3 凉血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 摘录
《幼科直言》卷五
3 《鸡峰》卷十:凉血散
3.1 处方
蛤粉4两,朱砂1两。
3.2 制法
上为细末。
3.3 功能主治
上热吐血。
3.4 凉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新汲水调下。
3.5 摘录
《鸡峰》卷十
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4.1 方名
凉血散
4.2 组成
犀角1钱,生地2钱,知母(酒炒)1钱5分,丹皮1钱,荆芥(炒黑)1钱,黄芩(酒炒)1钱5分,秦艽1钱,赤芍1钱5分,甘草8分,焦栀1钱5分,竹叶10片。
4.3 功效
清火。
4.4 主治
妇人素有血虚内热,经行时风热外乘,血为热迫,错经妄行,或吐或衄。
4.5 各家论述
是方犀角、生地凉血为君,黄芩、知母、栀子、丹皮、赤芍分泻三焦火为臣,荆芥、秦艽祛风热为佐,竹叶、甘草引热下行为使也。
5 《青囊秘传》
5.1 方名
凉血散
5.2 凉血散的别名
5.3 组成
熟石膏(尿浸更佳)1两,黄丹2钱。
5.4 功效
生肌长肉。
5.5 凉血散的用法用量
干掺,或麻油调。
5.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5.7 附注
清凉散、桃花散。
古籍中的凉血散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金丝草
衄血下血,血崩瘴气,解诸药毒,疗痈疽疔肿恶疮,凉血散热(时珍)。【附方】新四。妇人血崩∶金丝草、海...
-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藤部]无根草
即菟丝子,最治血,解豆疮毒;难产,酒煎服。药性考∶金丝草无根叶,用苗,此药功在凉血散血,故治痈疽肿...
- 《本草便读》:[草部香草类]丹皮
赤能走血分。有香窜之性。入肝胆心肾三焦血分。能凉血散血。凡血分风热瘀滞等证。悉可用之。因其寒而走散...
- 《本草便读》:[木部灌木类]木芙蓉
热。味辛质滑性平和。(木芙蓉味辛性寒。入肺经。凉血散热。其质粘滑。凡一切痈疽疔毒。无论已溃未溃。皆...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木芙蓉
辛平性滑,清肺凉血散热,止痛消肿排脓,治一切痈疽。《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更多古籍中的凉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