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房

目录

1 拼音

lián fáng

2 英文参考

receptaculum nelumbinis[朗道汉英字典]

Receptaculum Nelumbini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otus receptacl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indu lotus receptacl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莲房为中药名,出《食疗本草》。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花托[1]。莲房呈倒圆锥状或漏斗状,多撕裂,直径5~8cm,高4.5~6cm。表面灰棕色至紫棕色,具细纵纹和皱纹,顶面有多数圆形孔穴,基部有花梗残基。质疏松,破碎面海绵样,棕色。气微,味微涩。莲房炭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2]

莲房味苦、涩,性温[2]。归肝经[2]。具有化瘀止血的功能[2]。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3]。莲房生品化瘀之力偏胜,止血力较弱[3]。多用于胎衣不下、痔疮及产后恶露不绝[3]。临床多用莲房炭,制炭后收涩力增强[3]。常用于崩漏、尿血、痔血等下部出血证[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eceptaculum Nelumbin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lotus receptacl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莲蓬壳、莲壳[4]

7 莲房的处方用名

莲房、莲房炭[4]

8 莲房的来源

莲房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花托[4]

莲房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Gaertn.的成熟花托[4]

9 莲房的采收与初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实,晒干[4]

10 莲房的生药性状

莲房呈倒圆锥状或漏斗状,多撕裂,直径5~8cm,高4.5~6cm。表面灰棕色至紫棕色,具细纵纹和皱纹,顶面有多数圆形孔穴,基部有花梗残基。质疏松,破碎面海绵样,棕色。气微,味微涩。

11 莲房的炮制

宋代有煅灰(《疮疡经验全书》)的方法[4]

明代则有烧灰存性(《普济方》)和炒法(《济阴纲目》)[4]

清代亦沿用前代方法[4]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4]

11.1 莲房的炮制方法

11.1.1 莲房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切成小方块[4]

11.1.2 莲房炭

取净莲房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4]

莲房也可用焖煅法制炭,功用与炒炭相同,均作莲房炭用[4]。方法为:取净莲房碎块,置铁锅内,上面扣一较小口径的锅[4]。两锅结合处用盐泥封固,盖锅上贴一白纸条或放数粒大米,并压重物[4]。用文武火加热,至白纸或大米呈焦黄色为度,停火,待凉后取出[4]

11.2 成品性状

莲房为不规则的方块[4]。表面灰棕色至紫棕色,具细纵纹及皱纹,有的可见圆形孔洞[4]。质轻松[4]。味微涩[4]

莲房炭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4]

11.3 炮制作用

莲房生品化瘀之力偏胜,止血力较弱[4]。多用于胎衣不下、痔疮及产后恶露不绝[4]。如本品用甜酒煎服,治胎衣不下(《岭南采药录》);以及治疗痔疮的莲房枳壳汤(《疡科选粹》)[4]

临床多用莲房炭,制炭后收涩力增强[4]。常用于崩漏、尿血、痔血等下部出血证[4]。如治疗血崩的莲壳散(《儒门事亲》)、莲房饮方(《温热经纬》);以及治经血不止的瑞莲散(《妇人经验方》)[4]

11.4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4]。莲房炭密闭,置通风干燥处[4]

12 性味归经

莲房味苦、涩,性温;归肝经[4]

13 莲房的功效与主治

莲房具有化瘀止血的功能[4]。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4]

莲房生品化瘀之力偏胜,止血力较弱[4]。多用于胎衣不下、痔疮及产后恶露不绝[4]。如本品用甜酒煎服,治胎衣不下(《岭南采药录》);以及治疗痔疮的莲房枳壳汤(《疡科选粹》)[4]

临床多用莲房炭,制炭后收涩力增强[4]。常用于崩漏、尿血、痔血等下部出血证[4]。如治疗血崩的莲壳散(《儒门事亲》)、莲房饮方(《温热经纬》);以及治经血不止的瑞莲散(《妇人经验方》)[4]

莲房具有消瘀,止血,收敛的功效[4]

莲房治瘀血腹痛,血崩,月经过多,胎漏下血,血淋,尿血,痔疮脱肛:煎服,4.5~9g[4]

莲房可消瘀:生用[4]

莲房可止血:烧存性用[4]

莲房治黄水疮,天疱疮,乳头裂:烧存性研末调涂[4]

14 莲房的化学成分

莲房含微量莲子碱(Nelumbine)等。还含金丝桃苷、槲皮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等[4]

15 莲房的药典标准

15.1 品名

莲房

Lianfang

NELUMBINIS RECEPTACULUM

15.2 来源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花托。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实,晒干。

15.3 性状

本品呈倒圆锥状或漏斗状,多撕裂,直径5~8cm,高4.5~6cm。表面灰棕色至紫棕色,具细纵纹和皱纹,顶面有多数圆形孔穴,基部有花梗残基。质疏松,破碎面海绵样,棕色。气微,味微涩。

15.4 鉴别

(1)本品粉末黄棕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乳头状突起呈双圆圈状。草酸钙簇晶多见,直径10~54μm。棕色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稍厚,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螺纹导管、环纹导管直径8~80μm。纤维成束,直径11~35μm,具纹孔。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温热浸泡数分钟,滤过,滤液加镁粉少量与盐酸l~2滴,溶液渐变为红色。

15.5 检查

15.5.1 水分

不得过14.0%(附录Ⅸ H第一法)。

15.5.2 总灰分

不得过7.0%(附录Ⅸ K)。

15.6 莲房饮片

15.6.1 炮制

15.6.1.1 莲房炭

取净莲房,切碎,照煅炭法(附录ⅡD)制炭。

15.6.2 性味与归经

苦、涩,温。归肝经。

15.6.3 功能与主治

化瘀止血。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15.6.4 用法与用量

5~10g。

15.6.5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

15.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9.
  3.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