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冷瘴(algid miasma[1])为病证名[2]。又称寒瘴[2]。是指以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神昏不语,舌淡,苔白厚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瘴疟[1]。
4 冷瘴的症状
冷瘴患者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形寒肢冷、经脉拘急、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苔白厚腻,脉弦[3][4]。
《瘴疟指南·冷瘴》:“其症恶寒,发震,发热,头或痛或不痛,或呕吐,或不呕吐,胸膈痞闷,身重腰痛,脚软,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寒时虽厚衣被不能温,热时虽卧冷地不能凉,或大渴饮水,或一日一发,发时多,退时少,或间日三日一发,所兼之证极多,不能尽述。惟以其有寒,谓之冷瘴。”
5 证候分析
瘴毒内盛,湿浊蒙蔽心窍:感受瘴毒疟邪,而素体阳虚,或湿重于热,或湿从寒化,以致瘴毒湿浊壅闭,寒湿内盛,蒙蔽心神而发为冷瘴。寒湿壅闭,阳气郁遏不能宣达,故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寒湿内困脾胃,升降失司,运化失调,故呕吐腹泻。瘴毒湿浊蒙蔽心窍,神明失司,故神昏不语。苔白腻,脉弦,为寒湿内阻之象。[3][4]
6 冷瘴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冷瘴治宜温通或温下为主,如来复丹、夺命散、真武汤、截疟丸、姜附汤、黑锡丹、感应丸等方均可选用[2]。亦可用正气散、和解散等[2]。
6.1.1 治法
6.1.2 方药
冷瘴可用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备注]正气散(加味不换金正气散)(验方):厚朴、苍术、陈皮、甘草、藿香、佩兰、草果、半夏、槟榔、菖蒲、荷叶治疗。方中以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藿香、半夏、佩兰、荷叶健脾理气,燥湿化浊;槟榔、草果截疟理气除湿;菖蒲豁痰宣窍。瘴毒湿浊,蒙蔽心窍而见神昏不语者,可加服苏合香丸[备注]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苏合香油、熏陆香、冰片芳香开窍。[3]
6.2 饮食疗法
6.2.1 治法
冷瘴治宜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6.2.2 推荐食材
冷瘴患者建议食用苍术、厚朴花、陈皮、藿香、佩兰、荷叶、草果等。
6.2.3 推荐食疗方
1.熏气妙方:鲜胡荽50g,紫苏叶、藿香各3g,陈皮、砂仁各6g。煎沸后倾入大壶内,将壶嘴对准患者鼻腔,令吸其气。
2.苍藿茶:苍术10g,藿香10g,炙甘草10g,茯苓10g。将苍术、藿香、炙甘草、茯苓放入杯中,冲人沸水,浸泡20~30分钟后饮用,饮后可再加沸水冲泡,冲泡3次为宜,每日2次。
3.厚朴花茶:厚朴花6g,橘皮3g,草果3g。将厚朴花、橘皮、草果打碎,放入杯中,冲入沸水,浸泡20~30分钟后饮用,饮后可再加沸水冲泡,冲泡3次为宜,每日2次。
7 关于瘴疟
瘴疟(malignant malaria[1][5]、miasmatic malaria[1])为病证名[6]。出《肘后备急方》。地方性疟疾之一[6]。是指感受山岚瘴毒引起的疟疾[1][5]。即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疟疾[7]。瘴疟包括热瘴、冷瘴和哑瘴[6]。
详见瘴疟条。
8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9.
-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2-226.
- ^ [4]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87-89.
-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6.
- ^ [7]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55.
治疗冷瘴的穴位
- 清冷泉
急千金要方》作清冷泉。“清冷渊”又作“清泠渊”,冷与泠通,冷仍读泠音。《针灸全书》收录为清泠渊(Q...
- 清冷渊
急千金要方》作清冷泉。“清冷渊”又作“清泠渊”,冷与泠通,冷仍读泠音。《针灸全书》收录为清泠渊(Q...
- 清吴
急千金要方》作清冷泉。“清冷渊”又作“清泠渊”,冷与泠通,冷仍读泠音。《针灸全书》收录为清泠渊(Q...
- 清灵
急千金要方》作清冷泉。“清冷渊”又作“清泠渊”,冷与泠通,冷仍读泠音。《针灸全书》收录为清泠渊(Q...
- 隆扎穴
,相当于足厥阴肝经蠡沟穴部位。主治脾朗头病(急腹症),其症状如十二肋部剧痛、腹胀、饮冷水而发作等。...
- 更多治疗冷瘴的穴位
治疗冷瘴的方剂
- 和解散
腹痛,湿疟。头痛,憎寒壮热,烦躁自汗,咳嗽吐痢。冷瘴初发。胸腹满闷,头眩发热;伤风初作,未分证候。腹...
- 松节煎
岁1粒),胡椒7粒。主治:阴风。因色欲之后,误饮冷酒、冷水、生冷之物,致寒邪直入少阴肾经,其交接时...
- 蚕沙蒸方
拼音:cánshāzhēngfāng处方:醇酒3升,蚕屎5斗。制法:以3升醇酒,拌蚕屎5斗,用甑蒸热...
- 烧附散
成:大附子1枚(半两者)。主治:伤寒阴盛格阳,身冷厥逆,脉沉细,而烦躁体冷。用法用量:入急火烧,微...
- 五纬丸
,常服可预防结胸、阴毒伤寒等。主治:虚损,及脾胃冷,不思饮食,腹中疼痛,频频泄泻,赤白痢。用法用量...
- 更多治疗冷瘴的方剂
治疗冷瘴的中成药
- 艾硫丸
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邪养正,补真益脾。主髓冷血虚,腰疼脚弱,及伤冷心腹疼痛,霍乱吐利,自汗气...
- 半桃丸
主治:半桃丸功能温肾逐寒,通阳泄浊。主治心腹痃癖冷气,及老年虚冷便秘,或寒湿久泻。半桃丸功在除积冷...
- 硫半丸
主治:硫半丸功能温肾逐寒,通阳泄浊。主治心腹痃癖冷气,及老年虚冷便秘,或寒湿久泻。硫半丸功在除积冷...
- 半硫丸
主治:半硫丸功能温肾逐寒,通阳泄浊。主治心腹痃癖冷气,及老年虚冷便秘,或寒湿久泻。半硫丸功在除积冷...
- 产妇安口服液
液浓缩至(1:1),加乙醇2.5倍量,充分搅拌,冷藏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药液冷藏24小时,滤过...
- 更多治疗冷瘴的中成药
冷瘴相关药物
- 天紫红女金胶囊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亏,肾虚宫冷,月经量少、后错,带下量多,腰膝冷痛。【规格】每...
- 妇康宝合剂
【标准来源】仿制部标十一册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品名...
- 桂附理中丸
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用法与用量】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
- 十二温经丸
。【禁忌】孕妇忌服。【注意事项】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2.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3.月经过多者不宜...
- 固经丸
6克,一日2次。【禁忌】【注意事项】忌食寒凉、生冷食物。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畏寒肢冷者不宜服用本药...
- 更多冷瘴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冷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十六瘴气门]病机
,感而为病,是为之瘴。轻者寒热往来,正类疟,谓之冷瘴。重者蕴热沉沉,昼夜如卧灰火中,谓之热瘴。最重者...
- 《景岳全书》:[卷之十四性集·杂证谟瘴气]《指迷方》瘴疟论(新安王)
而为病,是为之瘴。轻者,寒热往来,正类咳疟,谓之冷瘴。重者,蕴热沉沉,昼夜如卧灰火中,谓之热瘴。最重...
- 《简明医彀》:[卷之三]瘴气
乖常,崎岖劳损气虚。感受轻者,恶寒战栗类疟,谓之冷瘴。重者,蕴热昏沉,如卧灰火中,谓之热瘴。其最重者...
- 《瘴疟指南》:[卷上辨证]热瘴
青脉刺之。出血如注。乃以青蒿水与服。应手而愈。若冷瘴与杂病。决不可刺。热瘴之所以刺而得愈者。即太阳伤...
- 《医碥》:[卷之二·杂症]疟
,地气郁蒸,草木水泉皆禀恶气,故病者往来寒热,名冷瘴。蕴热沉沉如卧炭火中者,名热瘴。甚者病即失音,名...
- 更多古籍中的冷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