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淋

目录

1 拼音

lěng lín

2 英文参考

cold strangur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冷淋为病证名[1]

4 寒淋·冷淋

冷淋即寒淋[1]。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圣济总录·诸淋门》:“其状先寒颤,然后便溺成淋,谓之冷淋也。”《医学心悟》:“冷淋,寒气坚闭,水道不行,其症四肢厥冷,口鼻气冷,喜饮热汤是也。”本症多因肾虚而冷气客于下焦所致[1]。治以温肾散寒为主,兼予通利,可用肉苁蓉丸、沉香散、生附散、金匮肾气丸等方[1]

5 淋症而小便如米泔者·冷淋

冷淋指淋症而小便如米泔者[1]。《华氏中藏经·论淋沥小便不利》:“冷淋者,小便数,色白如泔也。”

膏淋·湿热下注证(unctuous strangury with syndrome of downward diffusion of damp-heat[2])是指湿热之邪侵及膀胱,以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尿频急淋漓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膏淋证候[2]

膏淋·脾虚气陷证(unctuous strangury with syndrome of qi collapse and spleen deficiency[2])又称膏淋·中气下陷证,是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神疲乏力,头晕食少,腹胀便溏,或脘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舌淡苔白,脉缓弱等为常见症的膏淋证候[2]

6 血淋之下元虚泠者·冷淋

冷淋指血淋之属于下元虚泠者[2]。见《证治要诀·淋》。其症小便淋沥有血,服冷剂病愈甚[2]。宜用地髓汤下附子八味丸,或用生料鹿茸丸[2]

血冷者,尿出血色晦暗,面色枯白,脉沉迟[3]。宜温下元[3]。用金匮肾气丸、生料鹿茸丸、汉椒根煎服,或地髓汤送服附子八味丸[3]

7 关于淋证

淋证(stranguria[3][4])为病名[5][6]。是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6][6]。又称淋沥[6]

淋证的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亦可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其临床症状有二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的特征。应与淋证进行鉴别的病证有癃闭、尿血、尿浊等。[7]

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不同,淋证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与劳淋六种类型,在辨证时,除要辨明不同淋证的特征外,还要审察证候的虚实。初起湿热蕴结,以致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宜清热利湿通淋,佐以行气。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宜培补脾肾。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配以排石,或佐以泄浊等。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缓解疼痛。对尿路中、下段结石,针刺后排石效果较好,而尿路上段和肾盂、肾盏部位的结石则应采取综合疗法。若淋证并发严重感染,肾功能受损,或查知结石体积较大,针灸难以奏效,则采用其他疗法。患膏淋、劳淋而气血虚衰者,应适当配合中药以补气养血。[8][8]

各种淋证之间,彼此又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转归上,一是虚实的相互转化,在不同淋证之间和同一淋证的本身都存在这种情况。二是各种淋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可二种淋证或虚实同时并见。认识这种转化,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8]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有类似六淋证候者,可参考淋证施治[8]

详见淋证条。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1.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7.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4.
  7. ^ [7]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3-238.
  8. ^ [8]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