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格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目录

1 拼音

láng gé xì bāo zǔ zhī xì bāo zēng shēng zhèng

2 疾病分类

儿科

3 疾病概述

儿童时期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共同特点的疾病。

3.1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时期为多见。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骨骼是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以扁平骨受累较多见,主要为颅骨破坏。皮疹亦为常见症状,出血性,或湿疹样、皮脂溢出样等;以后皮疹表面结痂、脱屑,触摸时有刺样感觉,脱痂后留有色素脱失的白斑或色素沉着。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常成批出现,一批消退,一批又起。外耳道溢脓多。组织细胞在肝和脾窦浸润可致肝脾明显肿大、肝功异常和黄疸。脑下垂体受侵犯约占15%左右,可出现尿崩,生长障碍,但不一定有蝶鞍破坏。

3.2 治疗

:1、单纯骨损害者,即单纯的骨嗜酸肉芽肿,仅有单一局灶病变者,一般采用外科刮除即可痊愈。2、化疗,常用化疗药物为长春花碱,6-巯基嘌呤,环磷酰胺2.5~5mg/(kg·d)等。3、免疫治疗:除应用化疗外,应加用胸腺肽对于有严重肺脏浸润、气胸和皮下气肿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4、近年来开始试用α-干扰素和环胞菌素A对调节免疫功能。5、治疗中应注意控制和预防继发感染,

4 疾病描述

郎格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以前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多发于小儿的疾病,男多于女。过去根据临床主要表现将本症分为三型:勒—雪病(LS)、韩—薛—柯病(HSC)和骨嗜酸细胞肉芽肿(EGB)但各型之间临床表现又可相互重叠而出现中间型。其共同的组织学特点是郎格罕细胞增生、浸润、并伴有嗜酸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不同程度的增生,目前多认为它们是一组与免疫功能一帮有关的反应性增殖性疾病。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协作组(WGHS) 将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归为组织细胞增生症I类,以便与非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Ⅱ类)及恶性之细胞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Ⅲ类)相区别。

5 症状体征

由于受累器官、部位积以及年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年龄愈小,病情愈重,随年龄增长而病变愈局限,症状也愈轻,传统上分型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现根据有关资料分如下五型:

(一)勒—雪病

1、发病年龄  多在1岁以内发病,起病急,病情重,病变广泛,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器官。

2、 发热  热型不规则,高预热中毒症状不一致。

3、皮疹  出现较早,多分布于躯干、头皮发际部,四肢较少,为红色或棕黄色斑丘疹,继而呈出血性,亦可呈湿疹样、脂溢性皮疹,以后结痂,脱痂后留有白斑或色素沉着。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常成批发生。

4、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肝、脾中、重度大,脾大较为明显,肝功能异常和黄疸,多有淋巴结肿大。

5、呼吸道症状  常有咳嗽、气促、青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可合并肥大泡沫或者自发性气胸等。可有喘憋症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6、其他  有贫血、中耳炎、腹泻和营养不良等。

(二) 韩—薛—柯病

1、发病年龄  多见于2—4岁,5岁后减少。起病缓慢,骨和软组织器官均可损害。

2、骨质缺损  最早、最常见为颅骨缺损,病变开始为头皮组织表面隆起,硬而有轻压痛。病变蚀穿颅骨外板后肿物变软,触之有波动感,缺损边缘锐利、分解清楚;此后肿物渐被吸收,局部凹陷,除颅骨外,可见下颌骨破坏,牙齿松动,脱落、齿槽脓肿等、骨盆、脊椎、肋骨、肩胛骨和乳突等异常受累。

3、突眼  于眶骨破坏而表示为眼球凸出和眼睑下垂,多为单侧。

4、尿崩  垂体和下丘脑组织受浸润所致,个别患儿可见蝶鞍破坏。

5、其他  有孤立、稀疏的黄色就诊,呈黄色瘤状,久病者可导致发育迟缓。

(三)骨嗜酸细胞肉芽肿

1、发病年龄  于各年龄组,多于4—7岁发病。

2、骨骼破坏  本型的主要表现多为单发病灶,常无软组织和器官的损害,病变局部肿胀而微痛,无红热、有时可见病理性骨折,任何均可受累,但以扁平骨较多见,颅骨最常见、其他有下颌骨、四肢骨、骨盆故和脊椎等,主椎骨受累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3、其他  多发病灶者可伴有发热、厌食、体重减轻等,偶有肺嗜酸细胞肉芽肿。

(四)混合型

多于1—2起病,其临床表现相当于肋—雪氏病和韩—薛—柯氏联合表现,主要为发热、贫血、耳溢脓、肺部浸润、肝脾肿大等。重者除有SL的典型皮疹和肺部改变外,同时又具有HSC的尿崩、突眼和质缺损,轻者可无皮疹或皮疹不典型,但多有骨骼破坏

(五)单一器官损害型

各年龄组都有报道,可单独发生于肺、肝、脾、淋巴结、皮肤等器官,而不伴其他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取决于所社受累及的器官和损害的程度。

6 病理生理

病变可只限于单个器官或为孤立病灶,也可同时侵犯多个器官、其中以肺、肝、淋巴结、骨骼、皮肤、垂体等处病变最为显著。原有组织结构因出血、坏死而遭到破坏,统一病变器官同时出现增生、纤维化或坏死等不同阶段的病灶,尸检材料观察统一病人的不同器官,或统一器官的不同部位,其组织学改变不同,显微镜下除组织细胞外,还可见到嗜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和充脂性组织细胞( 即泡沫细胞)等,但不见分化极差的恶性组织细胞。病变久者可见大量充脂性组织细胞和嗜酸细胞,形成肉芽肿,各种病理改变中,郎格罕细胞(LC)增生最具特征性。LC表达CD1,直径12μm,胞核不规则,有核裂或分叶,核仁明显,胞浆不规则,电镜下胞浆内含分散的呈网球拍状或棒状的细胞器,称为Bribeck颗粒。

7 诊断检查

7.1 辅助检查

1、血液学检查  LS患者常呈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数正常、减少或增多,血小板数正常或减少。HSC血象改变较LS少而轻,EGB多无血象变化,10%—15%患者骨髓可见组织细胞增多,偶见巨核细胞减少。

2、X线检查  对诊断很有帮助,不少病例系由X线检查最先发现。

(1)胸部:肺部是最易受累的器官之一。典型改变为肺野透亮度减低呈毛玻璃状,两肺弥散的网状或网点状阴影,或在网点状基础上有局限或弥散的颗粒阴影,须与粟粒性结核鉴别。严重者可见弥散性小囊肿、肺气肿、气胸、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等,婴幼儿常见胸腺肿大。

(2)骨骼:病变部位呈虫蚀样改变至巨大缺损,为溶骨性凿穿样损害,形状不规则,呈圆或椭圆形。脊椎多表现为锥体破坏偶见椎旁脓肿。下颌骨浸润时牙槽硬板及支持骨破坏,出现漂浮齿征象。

3、病理检查  皮疹压片和病灶活检发现LC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皮疹压片法检查操作简便,病人痛痛苦小,阳性率高。可作皮疹、淋巴结、齿龈和肿物的活检或病灶局部穿刺物或刮出物的病理检查。有条件时应作电镜检查,病理切片发现CD3/S—100、CD1a、CD40/CD40和趋化因子CCR6及其配体CCL20/MIP3α表达增加。

4、其他  α—D甘露糖酶试验阳性,花生凝集素结合试验阳性。

7.2 诊断

凡原因不明的发热、皮疹、贫血、耳溢脓,反复肺部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眼球凸出、尿崩、颅骨缺损,头部肿物等均应疑及本病。诊断需临床、X线和病理三方面结合。病理检查是本病诊断最可靠的依据,尤其是电镜下找到Birbeck颗粒的LC,结合临床即可确诊。1987年国家组织细胞协会协作组订出了病理诊断标准如下:

1、初诊  压片、皮肤活检、淋巴结、肿物穿刺或手术标本发现组织细胞浸润。

2、诊断  初诊的基础上,且具下述4项指标的2项或2项以上:①ATP酶阳性;②CD31/100阳性表达,③α—D赶路糖酶阳性,④花生疑集素结合试验阳性。

3、确诊  电镜在病变细胞内发现Birbeck颗粒和/或CDIa抗原阳性。1987年Lavin和Osband根据影响预后的三大因素,即发病年龄、受累器官数目及有无功能损害将本病分为4级,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较大的意义。            本病预计后面与发病年龄、受累器官多少、器官功能损害及出期治疗反应有关。年龄愈小、受累器官愈多预后愈差,年龄>5岁,单纯骨损害者多可自愈,肺、肝、脾、骨髓等受侵犯且对初期治疗反应差者预后差,皮肤、骨骼受侵犯时预后较好,痊愈病儿中少数可有尿崩、智力低下、发育迟缓、颌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8 治疗方案

由于本病变成多样,轻重悬殊,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分型和分级而定。

1、药物治疗  近年来,由于化学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进展,本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由于本病不是恶性细胞浸润,目前多不主张强化疗方案,以避免严重的毒副反应。

(1)化学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长春新碱、足叶乙甙(VP—16)、环磷酰胺等。Up方案:泼尼松,每日40—60mg/m2,分次口服,长春新碱每次1.5—2mg/m2,每周静脉注射1次,一般用8—10周。VP方案可使多数Ⅰ级或Ⅱ级患者获得缓解。VCP方案为上述方案加环磷酰胺(CTX):VP同上,CTX每日200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6—8周。此后可用6—MP和MTX无维持,或定期用原方案。总疗程根据病情而定,轻者半年、重者可长达2年,近年来主张采用足叶乙甙150mg/m2静脉滴注,或300mg/m2,口服,连用3天,每3—4周为1疗程,共用6个月,该要对其他化疗药物耐药者效果明显。

(2)免疫治疗:病情严重的Ⅲ—Ⅳ级病儿童,在化疗的同时,可加用胸腺肽1—2mg/次,肌肉注射,隔日1次,亦可试用α—感染素和环孢菌素A,对于减少化疗的毒副作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3)其他:对于单纯骨损害者,可试用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每日1—2.5mg/kg,平均疗程6周,有一定的疗效。尿崩症可用鞣酸加压素或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

2、放射治疗  小剂量(4—6Gy)局部照射可控制局限性损害,也适于病变广泛或病变部位不能手术者。

3、手术治疗  局部EGB可手术刮除。<5岁者可采用手术加化疗,或单用化疗。

4、其他  控制感染,加强支持治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