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内异物取出术

目录

1 手术名称

眼眶内异物摘除术

2 别名

眶内异物取出术

3 分类

眼科/眼外伤手术/眶内异物手术

4 ICD编码

16.9801

5 概述

眼眶为四边锥体形腔,眶的边缘很厚,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眶的骨壁很薄,眶内壁及眶底的骨壁仅有0.5~1mm厚度,因此很容易破损而受鼻旁窦带来的病菌感染。

眶底是眶的入口,长34.9~36.7mm,宽38.5~39.8mm,深46.9~47.9mm,容积为27.4~29.3ml。但眼球近似球形,垂直径为23mm,水平径为23.5mm,前后径为24mm,初看起来,眶的前部似乎大部分为眼球占据,实际上眼球仅占眶口面积的1/2.5,眼球与四周眶壁之间尚有很大间距。另一方面,眼眶与眼球容积之比为4.5∶1,说明眶内尚有很大空隙。因此,从前面来的异物可以在眼眶与眼球之间进入眶内。最常见的进入途径是从内眦部进入,其次是上睑或下睑进入,从外眦部进入者最少。换言之,这些异物都是从眼球旁进入眼眶深处,眼球没有受到直接损伤,多数保留了视力。当然也有少数高速飞来的异物,可以贯通眼球,存留在眶内,甚至进入颅内,形成眶颅联合异物伤。

常见的眶内异物有弹片、汽枪子弹、玻璃、石块、木片、竹片或树枝。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头痛、眼痛、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有的尚可有眼球轻度突出。这些异物因为可以导致许多合并症,如眶内出血、眶蜂窝组织炎、眶内脓肿、眶内肉芽肿及瘘管等,所以术前诊断十分重要。但是病史常常不能确诊,必须借助 X线照片、B超、CT或磁共振检查。CT检查能显示异物的性质、个数,还能显示眶骨骨折和颅脑损伤等合并症。

6 适应证

眶内异物取出术适用于:

1.受伤当时伤口未闭,异物较大且位置在近眶缘的表浅部位,用探针可以触及,略加扩大伤口,异物可钳出,或用电磁铁吸出者。

2.位于眼肌、视神经和大血管附近的异物;

3.紧贴眶壁的锐利异物或压迫眼肌、视神经及血管的异物。

4.已部分进入颅脑或鼻旁窦等邻近组织的异物。

5.有机物异物、毒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在组织中将引起反应和损害者。

6.化学性质活跃的铜、铁等金属异物。

7.木质异物(图8.10.5.1-1A~C,8.10.5.1-2A~C)。

7 禁忌症

1.异物位置不确切,分离组织时造成眶组织的严重损伤或手术失败者。

2.异物的部位特殊,取异物可能损伤眼球、视神经或视功能者。如必须手术,术前应周密计划。危及脑组织者应与神经外科协同手术。

3.有严重全身疾患者不宜手术者。

4.有严重眼部疾患,如视网膜动脉或静脉栓塞者。

8 术前准备

1.术前应详细检查眼球有无穿破伤,是否合并有球内出血或其他组织损伤。

2.作好异物定性、定位。如有瘘管,可注入碘类对比剂,帮助定位。

3.入院时注射抗破伤风血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9 麻醉和体位

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为了使麻醉能维持较长的有效时间,局部麻醉应当采用1%或2%的利多卡因与0.5%或0.75%的布匹卡因各半混合,并在每毫升混合麻醉剂中加入透明质酸钠30U。眶组织已有炎症反应者,不宜使用球后注射麻醉。

术前准备和麻醉

⑴术前准备:详问病史,细查病人,充分了解伤情,做好异物定位、定性。及时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应用抗生素,适当应用止血剂。

⑵麻醉:全身麻醉加局部麻醉。

10 手术步骤

异物入眶的伤口尚未闭合者(有时可见眶脂及渗出的血液),首先消毒伤口,用抗生素液冲洗伤道,用消毒无菌探针沿伤道进入眶内,直至伤道末端,轻轻探查有无异物。

⑴根据异物所在位置,选择皮肤切口位置(图1)。

图1图2

⑵如取出眶尖部异物,可做眶外侧壁切开(图2)。

⑶剪断外眦韧带、眶隔,切开骨膜(图3)。

图3图4

⑷将骨缘及部分骨壁切开并向后翻转(图4)。

⑸在中间水平位,朝向眶尖剪断骨膜(图5)。

图5图6

⑹用小手指探查异物所在,再用蚊式钳分开眶脂肪,在直视下夹取异物(图6)。

⑺缝合眶骨膜(图7)。

图7图8

⑻用不锈钢或钽丝固定眶骨(图8)。

⑼将外眦韧带重新缝在眶骨膜内面(图9)。

图9图10

⑽分层缝合筋膜及皮肤,放置引流条,术后24小时取出(图10)。

眶肌锥内异物,取出术步骤:①眶外侧壁皮肤切口(图8.10.5.1-4);②剪断外眦韧带、眶隔膜及切开骨膜(图8.10.5.1-5);③取与眶底和颅底成45°角钻断骨缘(图8.10.5.1-6);④用咬骨钳将骨缘及部分骨壁向后翻转(图8.10.5.1-7);⑤在中间水平位置,朝向眶尖,剪开骨膜(图8.10.5.1-8);⑥用小指伸入眶内探查异物所在,扪到异物后,用蚊式钳分开眶脂,在直视下用异物钳夹住取出异物(图8.10.5.1-9);⑦缝合眶骨膜(图8.10.5.1-10);⑧用不锈钢或钽丝固定眶骨(图8.10.5.1-11);⑨将外眦韧带重新缝在眶骨膜内面(图8.10.5.1-12);⑩分层缝合筋膜及皮肤(图8.10.5.1-13);?放置引流条,术后24h取出。

11 术后处理

1.预防感染 全身使用抗生素,取出的异物要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调换抗生素。

2.全身应用激素、止血药物,减少术后反应和预防眼内出血。

3.局部处理 术眼手术后用绷带加压包扎4~5d,1周后拆皮肤缝线。

4.术后观察视力、眼位、眼球活动、色素膜反应、眼底变化。

12 述评

1.眼外肌损伤,可以造成复视、斜视。

2.视神经损伤,可以影响视力,严重者甚至无光感。

3.眼内血管损伤,可以引起出血。

4.眶内组织反应严重时,可以引起短时间眼球突出、结膜水肿。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