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内异物

目录

1 拼音

kuàng nèi yì wù

2 英文参考

intraorbital foreign body

3 注解

4 概述

眼眶周围有骨壁保护,眶内异物(intraorbital foreign bodies)多从正前方进入,多数穿过眼睑或结膜,经眼球与眶壁之间进入眼眶深层,少数经眼球双层穿孔进入眶内。最多是金属异物,其次是植物性异物,偶见石块、玻璃等。

5 症状和体征

1. 机械性损伤 经眼睑入眶者,常见皮肤穿孔伤,出血和水肿;经结膜进入者,一般可见弯隆部结膜裂口,小的裂伤口不易被发现,被结膜下出血掩盖;经眼球入眶者,可见眼球穿孔伤,眼内出血,视力下降等症状;异物嵌于眼外肌时,立即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异物伤及视神经时,视力锐减而眼底无明显改变;当合并有眶骨折或颅眶联合伤时,伴有颅脑症状。

2. 细菌感染 枪弹伤和工业伤其致伤过程是异物飞行入眶,由于异物运行快,与空气摩擦产生热,起到自然消毒作用.进入眶内的异物很少引起感染。植物性异物表面粗糙,寄生菌多,容易引起眶内感染,形成蜂窝织炎、脓肿、瘘管,及眼睑畸形。

3. 化学损伤 多见金属异物。由于异物存留于眶内,异物与周围组织发生化学反应,如铜质异物引起非细菌性化脓性炎症,周围组织坏死,可形成瘘管,自发排出。铁质异物在周围组织内形成铁锈沉着症。铅为非活性金属,表面形成的碳酸盐不溶于水,与周围组织不发生化学反应。

4.机体生理反应 由于异物的存在,机体对异体物质排斥反应,周围组织内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吞噬细胞及白细胞向异物区移动,纤维母细胞增生,在炎症反应不明显或被控制后以纤维母细胞增生转化为纤维细胞的过程为主,这种纤维化围绕在异物周围,将异物包绕,形成异物性肉芽肿。当异物距离眼外肌或视神经较近时,由于纤维化的形成,粘连这些重要结构,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或因视神经供血不全而视力减退,甚至视神经萎缩。

6 诊断方式

1. 依据特征性表现诊断

明确外伤史十分重要。有些患者明确有眼眶穿通伤病史即可诊断;但有些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否认有外伤史;也有的患者穿通伤口经结膜,被出血和水肿遮蔽,初诊时被漏诊,或伤口已愈合一段时间后,发生眶蜂窝织炎、眶脓肿或瘘管,应高度怀疑眶内异物,必要时应提醒患者是否有外伤史。

眶周瘘管形成 反复的蜂窝组织炎及瘘管形成,应高度怀疑眶内植物性异物。对瘘管进行冲洗时,有时可有异物排出。

2.X线检查

可以显示金属异物,但对石块、玻璃、塑料及植物性异物均不显影。

2. 超声检查

对球内异物有独到之处,因眼球内玻璃体为无回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异物阳性率很高。但异物与眼眶脂肪均为强回声体,且对声能衰减,只有近球壁的较大异物或异物周围出血、肉芽肿,有低回声区才能被发现。在临床上植物性异物被超声发现率较低。。

3. CT扫描

CT扫描:据实验金属异物CT值大于+3000H,玻璃CT值+300~600Hu,塑料CT值0~20Hu,木质CT值‑199~50Hu。CT对眼眶深部或浅部金属异物均能显示,可显示的最小体积是:钢0.14 mm,铜0.09 mm,铅1.69 mm,而木1.57mm。因金属密度远远高于眶内脂肪,反差大,易被发现,常出现放射性伪影.影响对异物准确定位。对于邻近球壁的异物确定其在球内或球外有一定困难;对于眶内多个异物,较大异物的伪影可以遮蔽较小异物。植物性异物其CT值为负值,在脂肪也为低密度的背景内异物显示不明确,甚至异物达2.5mm×2.5cm仍不能显示。在异物周围形成肉芽肿或纤维包膜后,其纤维壁CT值高,表现为高密度。如异物较大,周围有出血,肉芽高密度区对比,植物异物显示为低密度区。当异物较小时,由于异物被组织液浸湿和体积平均的结果,很难显示出异物。如木质异物内有其他高密物,如铅笔,则可显示。

4. MRI检查

对眶内非磁性异物、特别是植物性异物的显示优于CT。眶内脂肪为高信号而异物为低信号或无信号,在T1WI易被发现。

7 治疗方法

1.抗感染治疗 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或治疗眶蜂窝织炎。抗生素冲洗瘘管。

2.手术治疗

金属异物 对于小的,表面光滑的位于眶后部已被纤维包裹的异物,在没有压迫视神经及眼肌时,抗炎治疗后,可不予手术;对于铜质异物,或较大异物影响眼外肌和视神经功能时,应手术取出。

石块、玻璃、塑料异物对眶内组织无化学刺激性,可不必手术。对正常功能有影响时可考虑手术取出,但术前定位要准确,否则不易取出。

植物性异物 由于易感染,形成瘘管,应早取出为好。对于己形成瘘管者,术中要将瘘管彻底切除。

异物取出术要定位要准确,有纤维包裹的异物容易发现,较小的金属异物尚可在X线引导下取出,植物性异物区是炎症反应最严重的部位,多有脓肿形成,其内常有异物存在。植物性异物取出时,要防止小片异物残留。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