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

目录

1 拼音

kǒu tí yì bìng dú

2 英文参考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3 中文名称

口蹄疫病毒

4 英文名称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

5 分类类型

6 分类

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 >口蹄疫病毒属 >口蹄疫病毒(7个血清型)

7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低。口蹄疫在亚洲、非洲和中东以及南美均有流行,在非流行区也有散发病例。发病动物的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流涎、跛行、卧地、,近查可见口、鼻、蹄和母畜乳头等无毛部位发生水疱,或水疱破损后形成的溃疡或斑痂。口蹄疫发病率可达100%,但大部分成年家畜可以康复,幼畜则经常不见症状而猝死,死亡率因病毒株不同而异,严重时可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口蹄疫列为15个A类动物疫病之首,我国也将其排在14个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

早在17-19世纪,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已有口蹄疫的流行记载。历史上,1951-1952年在英法爆发的口蹄疫,造成的损失竟高达1.43亿英镑;1967年英国口蹄疫大爆发导致40万头牛被屠宰,损失1.5亿英镑。

口蹄疫可能不是一个很古老的疫病,该病的第一次较为确切的记载出现于1514年,发生地点位于现在的意大利。17-18世纪欧洲曾多次流行口蹄疫,1839年传入英国。但可能是由于牛瘟等其它疫病的掩盖,直到1880年口蹄疫的危害才引起科学家和官方的注意。此后欧洲经历了漫长的口蹄疫控制和消灭过程,于1991年基本消灭口蹄疫。期间发生过1901-1912、1919-1921、1937-1939和1950-1952的四次严重流行,1950-1952年流行最严重时疫点达近百万个。非洲正式报告的口蹄疫流行出现于1892年,1903年南非再次爆发口蹄疫,怀疑是从阿根廷海运活牛引起。从1931年口蹄疫复发至今,非洲口蹄疫流行从未间断,有人认为是水牛将口蹄疫病毒保存下来。美国1932年之前发生过9次口蹄疫流行。加拿大西部1951-1952年发生口蹄疫,墨西哥1946年和1954年发生口蹄疫,这些引起美国的重视,促成了北美联防计划的启动,此后北美没有发生口蹄疫。历史上南美口蹄疫的流行与西欧是同步的,从1872年开始,先后在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等国出现口蹄疫流行。澳大利亚1872年发生最后依次口蹄疫流行,新西兰是世界上唯一未发生口蹄疫的国家。亚洲与欧洲接壤,疫情互传无需怀疑,但缺少正式的早期记录资料,亚洲只有印度尼西亚记载确认1887年发生了最早的口蹄疫。

8 口蹄疫病毒的发现及基本特性

口蹄疫病原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滤过性动物病毒,口蹄疫病毒的确定,为口蹄疫的研究乃至整个病毒学的研究都奠定了基础。口蹄疫病毒研究中最早和最重要的发现是病毒的血清型。1922年,法国学者Vallee等通过田间重复感染现象的观察和交叉免疫实验发现,当时在法国流行的病毒株与由德国传过来的病毒株是两个不能交叉免疫的血清型,这两个血清型分别标记为O(法国Osie)和A(德国Allemagne)株。1926年,德国学者不仅证实了法国学者前面研究的结果,而且还发现了第三个血清型C型,但德国学者将前面的O、A型称为A、B型,在分类上引起一些混乱。现在,这三个血清型仍命名为O、A(地名)和C(按顺序排)型。此后,英国学者对1931-1937来自非洲的样品进行了分型研究,1948年先后鉴定出南非1型、2型和3型(SAT1、SAT2、SAT3)。最后发现的血清型是亚洲1型(Asial 1),它是1953年发现,病原材料来自1953年的巴基斯坦疫区,发现者仍是英国学者Brooksby。

口蹄疫病毒在病畜的水泡皮内和淋巴液中含毒量最高。在发热期间血液内含毒量最多,奶、尿、口涎、泪和粪便中都含有口蹄疫病毒。不过,口蹄疫病毒也有较大的弱点:耐热性差,所以夏季很少爆发,而病兽的肉只要加热超过100℃也可将病毒全部杀死。 患口蹄疫的动物会出现发热、跛行和在皮肤与皮肤黏膜上出现泡状斑疹等症状。恶性口蹄疫还会导致病畜心脏麻痹并迅速死亡。

排病毒量:在病畜的内唇、舌面水疱或糜烂处,在蹄趾间、蹄上皮部水疱或烂斑处以及乳房处水疱最多;其次流涎、乳汁、粪、尿及呼出的气体中也会有病毒排出。

9 口蹄疫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传染,经过2-18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表现为发烧,口腔干热,唇、齿龈、舌边、颊部、咽部潮红,出现水疱(手指尖、手掌、脚趾),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或腹泻。患者在数天后痊愈,愈后良好。但有时可并发心肌炎。患者对人基本无传染性,但可把病毒传染给牲畜动物,再度引起畜间口蹄疫流行。

10 口蹄疫病毒的传播

感染口蹄疫病毒的病畜和带毒畜是主要的传染源,它们既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又能通过间接接触传染给易感动物。口蹄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以及完整皮肤(如乳房皮肤)、粘膜(眼结膜)。另外还可通过空气、尿、奶、精液和唾液等途径传播。

人类与口蹄疫病毒的斗争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该病至今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控制和消灭。口蹄疫之所以难以控制和消灭,主要是由于该病有如下特点:

首先,口蹄疫病毒的易感宿主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重要经济畜种猪、牛、羊等,人类的动物源食品主要由这些畜种提供。因易感动物的经济价值高,防疫时捕杀病畜阻力大,政府的补偿费用很大,致使在发展中国家口蹄疫防治政策难以推进。

第二,口蹄疫病毒变异性极强,有7个血清型,各型间不能交叉免疫,免疫防治等于面对7种不同的传染病。同一血清型内不同病毒株的抗原性也有不同,而新毒株又不断出现,每出现一次新毒株,疫情就出现一次新高潮。

第三,口蹄疫病毒的致病性非常强,牛只要吸入10个感染单位就可发病,而病畜的排毒量又非常大,病猪仅从呼吸道排出的病毒每天就达108个感染单位。这就是说,一头病猪一天呼出的病毒如果全被牛吸入,可使1000万头牛发病。况且病畜的任何部位,包括皮肤都可排毒,病畜排到环境中的病毒,相对来说又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存活能力。

第四,口蹄疫病毒有多种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不但可通过与病畜接触传播,还可通过含毒空气传播。气象条件合适时,病毒可向下风方向传播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第五,口蹄疫病毒潜伏期短,发病急,动物感染病毒后最快十几小时就可发病排毒。

第六,与其它动物病毒相比,动物机体对口蹄疫病毒的免疫应答程度较低。免疫注射的动物,甚至发病后康复的动物,再次受到同源病毒攻击时只能保持不再发病,其免疫系统不能完全阻断病毒的复制。

11 口蹄疫的防治

我国对口蹄疫的防治,预防主要通过疫苗注射接种,发生口蹄疫的则捕杀。迄今为止,国际上英美等发达国家都已全面消灭了口蹄疫,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也走在牲畜防疫的前列。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上海农科院畜牧所、浙江农科院病毒所和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所,经过18年潜心攻关,已成功研制出抗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抗猪O型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科技人员,利用烟草病毒制成一种高安全性新型医用疫苗,这种疫苗对口蹄疫病毒有特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