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目录

1 拼音

kǒu qiāng zào xìng shàng pí zēng shēng

2 英文参考

oral focal epithelial hyperplasia

3 概述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又称Heck病,1965年由Archard命名。主要发生在印度、北美、南美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多见于美国印第安人,为一种少见的过度增生良性口腔粘膜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病。现已确定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的发生与HPV-13、HPV-32有关。其特点为口腔黏膜多发性高起性疣样损害。唇、颊粘膜、舌、齿龈为好发部位,皮损为多发性白色或淡红色丘疹、结节,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多个丘疹可融合成大的斑块,无自觉症状,皮损数月或数年后可自行消退。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个别报道有家族倾向。

4 疾病名称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5 英文名称

oral focal epithelial hyperplasia

6 别名

Heck病;口腔局灶性上皮增生

7 分类

皮肤科 > 病毒性皮肤病 > 乳头瘤空疱病毒性皮肤病

8 ICD号

B08.8

9 流行病学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又称Heck病,多见于美国印第安人,其他人种亦有发现,为一种少见的过度增生良性口腔黏膜疾病。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

10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的病因

有些学者在皮损部位发现核内颗粒,其大小及形状与HPV相一致,且有人确定此病毒是HPV-1,但亦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现已确定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

11 发病机制

现已确定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而且此类病毒仅感染口腔。感染阴道和皮肤的病毒同样可感染口腔,HPV-6,11,16亦曾发现于口腔疣样病灶。

12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的临床表现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多见于儿童,口腔内可见有多发、柔软、白色、散在的丘疹、结节和疣样损害,直径2~4mm,皮疹亦可互相融合,好发于唇、舌、齿龈及颊部,病程慢性,常可自然缓解。

13 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为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厚及延长,整个上皮见有散在性细胞空泡化,染色淡的地区,这种空泡细胞在表皮上部明显,但亦可延伸到增宽的表皮突内,而基底细胞层无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化细胞见有双核。

14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的诊断

根据其多发融合丘疹性损害、发生部位及慢性进展特点,诊断不难。

15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的治疗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维A酸类局部或全身用药可能有效。个别增生较快的结节可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16 相关药品

维A酸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