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目录

1 拼音

kǒu qiāng hé miàn bù jiān xì gǎn rǎn

2 注解

口腔、颌骨周围、颜面及颈上部肌肉,筋膜、皮下组织中的弥散性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间隙感染,此也称为蜂窝织炎。如感染局限称为脓肿。其中有眶下、颊、咬肌、翼颌、咽旁、颞下、颞、颌下、口底等间隙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食欲不振、局部红、肿、热、痛及张口受限或吞咽困难、白细胞增高,可引起脑、肺部等并发症。 本病成年人发病率较高,主要为急性炎症表现,感染主要来自牙源性,少数为腺源性或血源性。口底蜂窝织炎是口腔颌面部最严重的感染,未及时接受治疗可发生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或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3 临床表现

1.轻者无明显全身症状,重者发热、畏塞、食欲不振、周身不适;

2.局部表现为发红、肿胀、皮温高、疼痛,涉及咀嚼肌的间隙感染,有张口受限,位于舌、口底、咽旁者则出现进食、吞咽或呼吸困难。

3.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压痛;

4.腐败坏死性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局部为弥散性肿胀、皮肤紧张发亮,呈暗红色,有捻发音;

4 诊断依据

1.局部片状红、肿、热、痛;

2.区域性淋巴结肿痛;

3.有不同程度开口困难或吞咽困难;

4.重者全身症状严重,吞咽障碍,并可有呼吸困难;

5.血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可有核左移或细胞中毒颗粒;

5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病源牙根管开放排脓或拔除);

2.中药治疗(清热解毒方剂);

3.脓肿切开引流;

4.抗生素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6 用药原则

1.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灭滴灵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中期普遍病例以肌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物疗效较佳;

3.重型及多间隙感染病例以静脉用药为主,注意对症支持疗法和防止并发症;

4.对有并发症的病例,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7 辅助检查

1.对轻型单个间隙感染者检查专案以检查“A”为主;

2.对重型,多间隙感染者与并发症的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8 疗效评价

1.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咀嚼、言语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全身及局部症状减轻。

3.未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未改善。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