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kǒu gān
2 英文参考
dry mout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hirsty[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dry mout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口干(dry mouth)为症状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热病》[1]。是指口腔干燥、少津或无津的表现[2]。
1.口渴;2.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
4 口渴·口干
口干即口渴[1]。《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证。”
5 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口干
口干指自觉口中津液不足,但没有饮水要求,或饮水很少的表现[3]。《景岳全书·传忠录》:“凡病人问其渴否,则曰口渴。问其欲汤水否,则曰不欲。盖其内无邪火,所以不欲汤水,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此口干也,非口渴也。”
5.1 口干的病因病机
5.2 口干的治疗
阴虚津少者,治宜养阴生津,可用六味地黄丸、增液汤、五汁饮等方治疗[1]。
气虚阳弱者,治宜益气温阳,可用七味白术散、小建中汤、金匮肾气丸等方治疗[1]。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6.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治疗口干的穴位
- 关冲
,目生翳膜,视物不清,舌强,舌卷,舌裂,舌本痛,口干,唇干裂,痄腮,眩晕,霍乱吐泻,不嗜食,肩臂疼痛...
- 窍阴
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
- 首窍阴
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
- 头窍阴
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
- 枕骨
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
- 更多治疗口干的穴位
治疗口干的方剂
- 知母散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主治:妊娠恒苦烦躁闷乱,口干,及胎脏热。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
- 知柏地黄丸
药。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方
药。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知柏八味丸
药。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柴胡散
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
- 更多治疗口干的方剂
治疗口干的中成药
- 知柏地黄丸
药。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方
药。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知柏八味丸
药。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银翘解毒片
,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的治疗。不良反应表现:过敏性休克表现...
- 橘红梨膏
。功能与主治:养阴清肺,止咳化痰。用于肺胃阴虚,口干咽燥,久咳痰少。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15...
- 更多治疗口干的中成药
口干相关药物
-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不良反应大致如下:0.5mg,轻微心率减慢,略有口干及少汗;1mg,口干、心率加速、瞳孔轻度扩大;2...
- 硫酸阿托品片
不良反应大致如下:0.5mg,轻微心率减慢,略有口干及少汗;1mg,口干、心率加速、瞳孔轻度扩大;2...
-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不良反应大致如下:0.5mg,轻微心率减慢,略有口干及少汗;1mg,口干、心率加速、瞳孔轻度扩大;2...
- 硫酸阿托品片
不良反应大致如下:0.5mg,轻微心率减慢,略有口干及少汗;1mg,口干、心率加速、瞳孔轻度扩大;2...
- 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
滞迷走神经作用,故能增强本品的抗胆碱能效应,导致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老年人尤当注意;④本品与拟...
- 更多口干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口干
- 《丁甘仁医案》:[卷一]湿温案
李左湿温四天,身热有汗不解,胸痞泛恶,口干不多饮,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滑而数。伏邪湿热,漫布三焦,气机...
-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八消渴门]消渴口舌干燥
上凑故也。其证饮方麦门冬丸(出圣济总录)治消渴。口干喜饮水。小便数。心烦闷。健忘怔忪。麦门冬(去心焙...
- 《丁甘仁医案》:[卷一]风温案
木火易炽,津少上承,肺失输化之权,燥痰胶结难解,口干欲饮,唇燥溲赤,脉象寸关滑数不靖,尺部无力,舌苔...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四]治妊娠烦热口干诸方
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治妊娠烦躁壅热。口干多渴。人参散方。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赤茯...
-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妊娠诸疾门]烦渴
理。阴阳隔绝。热气乘于心脾。津液枯少。故令心烦而口干也。妊娠面赤口苦。舌干心烦。腹胀者何。盖缘恣情饮...
- 更多古籍中的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