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

目录

1 拼音

kǒu chuāng

2 英文参考

oral aphtha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phtha[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phtha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ore mouth[朗道汉英字典]

oral sor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aphth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口疮(oral sore;aphtha)为病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是指以口腔内的唇、舌、颊及上腭等处肌膜见单个或多个淡黄色或灰白色如豆大的溃烂点,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症状名口疮是指口腔黏膜溃烂,表面呈局限性缺损的表现[3]

4 口疮的症状

口腔黏膜溃疡病情较轻,范围局限[3]。患者口腔之唇颊等处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点,单个或多个不等,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饮食吞咽有碍[3]

口疮是婴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以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如发于口唇两侧者,称为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其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与口疮基本相同。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口炎。

5 诊断要点

1.口、舌、唇、齿龈等处可见单个或多个淡黄色或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疼痛,常伴流涎,甚则发热。

2.口疮与鹅口疮均为口腔疾病,应注意鉴别。鹅口疮的口舌上白屑散布为特征,一般不影响吃奶,多无发热;口疮的口舌等处可见小溃疡为特点,疼痛明显,影响饮食,常伴有发热。

3.症见口腔之唇颊等处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点,单个或多个不等,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饮食吞咽有碍[3]

6 口疮的病因病机

《医贯》卷五:“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说明口疮有虚火和实火之分[3]

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积热,传之脾土,二脏俱蓄热毒,不得发散,攻冲上焦,令口舌间生疮肿痛。或素体阴亏,病后劳伤,真阴耗损,虚火内旺,上炎口舌而生疮。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与某些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低下和遗传等因素有关,预后良好,但不易根治。

7 口疮的辨证分型

《医贯》卷五:“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说明口疮有虚火和实火之分[3]

实火者,诸经之热,皆应于心,心火上炎,熏灼于口,则口舌生疮[3]。治宜泻火清心[3]。用导赤散、凉膈散等加减[3]。脾热生痰,痰火互结,上炎于口,亦生口疮,治宜清热祛痰[3]。可选用黄连温胆汤,贝母瓜蒌散等加减[3]

虚火者,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于口腔而发口疮,治宜补肺滋肾,滋阴降火[3]。可选用补肺阿胶汤、生脉散、知柏地黄汤等加减[3]。妇人产后血气虚,虚热上冲亦可发口疮[3]。《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口生疮者,心脏虚热,心开窍于口,而主血脉。产则血气虚,脏有客热,气上冲胸膈,重发于口,故生疮也。”治宜滋阴清热[3]。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等加减[3]

心脾蕴热: 唇、颊、上腭及舌面等处见绿豆大小黄白色溃疡,周围鲜红微肿,灼热作痛,影响进食,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阴虚火旺: 口疮灰白,周围色淡红,溃疡面较小而少,每因劳累诱发,此愈彼起,反复绵延,舌红苔少,脉细数。

8 辨证论治

8.1 脾胃积热

1、 主方:凉膈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处方:生大黄6克,芒硝6克,甘草6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薄荷3克(后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牛黄解毒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2~1丸,每日2~3次;凉膈合剂,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2~3次。用时摇匀。片剂每次1~2片,每日2~3次。清热解毒,通腑泻火。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周围红赤,疼痛拒食,烦躁多啼,口臭涎多,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或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

3、单方验方:大黄石膏汤(朱大年《实用中医儿科手册》)处方:生石膏10~30克,生大黄5~10克,人中黄3~6克,人中白3~6克。水煎,空腹凉服,每目1剂。

8.2 心火上炎

1、主方:泻心导赤汤(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处方:黄连6克,生地黄15克,淡竹叶10克,木通8克,甘草6克,麦冬10克,天花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导赤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用量酌减。

3、单方验方

大黄石膏汤(参见脾胃积热型)清胃消疳汤(李浩澍《难证奇方妙用》)舌上糜烂或溃疡,色红疼痛,饮食困难,心烦不安,口干清心泄热。欲饮,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处方:生地黄10克,麦冬12克,玄参15克,生石膏15~45克(先煎),知母10克,川黄连4。5克,川牛膝12克,淡竹叶7片,芦根10克,生甘草6克。水煎,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

8.3 虚火上浮

8.3.1 证见

口舌溃疡或糜烂,稀散色淡,疼痛不甚,口流清涎,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淡红苔少,脉细数。

8.3.2 治法

滋阴降火。

8.3.3 方药

1、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处方:熟地黄15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泽泻8克,牡丹皮8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单方验方:利口汤(张俊庭《中医必效奇方妙术》)处方:生地黄24克,知母、黄柏各15克,牡丹皮、炒枣皮、山药、茯苓各12克。水煎两次,分2次服,每日1剂。小儿药量酌减。知柏地黄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小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水蜜丸每次3克,每日3次;片剂每次3片,每日3六味地黄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小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水蜜丸每次3克,每日3次;片剂每次3片,每日3次。

9 针灸疗法

9.1 刺灸法

9.2 心脾蕴热

9.2.1 治则

清热泻火

9.2.2 处方

地仓 合谷 劳宫

9.2.3 方义

地仓为手足阳明与阳脉之会,可清泻阳明邪热;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以泻阳明之热;劳宫为手厥阴荥穴,可清心火而止痛。

9.2.4 随证配穴

痛甚者点刺金津、玉液出血。

9.2.5 操作

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

9.3 阴虚火旺

9.3.1 治则

养阴清热

9.3.2 处方

廉泉 通里 照海

9.3.3 方义

廉泉为阴维、任脉之会,联系舌本,可疏通口腔气机;通里为手少阴之络穴,以养阴清心;照海为足少阴经穴,阴脉始发,可导虚热下行。

9.3.4 随证配穴

肝肾阴虚—三阴交,失眠—神门。

9.3.5 操作

毫针刺,平补平泻。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9.4 耳针法

9.4.1 选穴

心 口 脾 胃 三焦

9.4.2 方法

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5次为一疗程。

9.5 挑治法

9.5.1 选穴

大椎及大椎旁开1.5~2cm处

9.5.2 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用三棱针上下划动,划断皮下纤维组织2~3根,刺后挤压针孔,令少许出血,用棉球擦净,涂碘酒于伤口,每周2次。

10 其他疗法

10.1 1、外治法

选用冰硼散、青黛散、珠黄散、锡类散涂撒患处,每日2~3次。生附子1个,切焙为末,醋和作饼,贴于一侧足心。适用于虚火上炎之口疮。

10.2 2、饮食疗法

⑴竹叶菊花饮:淡竹叶10克,野菊花15克,蜂蜜50克。先用淡竹叶、野菊花煎汤半杯,加蜂蜜调匀,缓缓服用,每天分3次服完。适用于心脾积热型。

⑵生地黄粥:生地黄6克,大青叶6克,生石膏9克,天花粉9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前4味药煎汤去渣,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服食。每天服食1次,连服3~4次。适用于虚火上炎型。

1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7.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