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口齿科为古代医学分科名,是治疗口腔牙齿疾病的医学专科[1] 。唐代分九科,内有耳目口齿科(见《旧唐书》)[2]。元代分十三科,口齿科才独立成科(见《元史》)[2]。元代《世医得效方》卷十七便设有口齿兼咽喉科[2]。十三科为我国古代医学分科情况[3]。元、明的太医院都将医学分为十三科[3]。元代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3]。明代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3]。1571年,明代的十三科改作十一科,增设了痘疹科,改疮疡为外科,接骨为正骨,去金镞、祝由与按摩等科[3]。
4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
古籍中的口齿科
- 《幼科折衷》:记录十四科
五为妇人胎产科,六为针灸科,七为眼科,八为咽喉口齿科,九为疮疡科(即是外科),十为正骨科,十一为金...
- 《冷庐医话》:[卷一]医范
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翼医通考(下)]医道
方脉科,次妇人胎产科,次针灸科,次眼科,次咽喉口齿科,次疮疡科,(即今之外科。)次正骨科,次金镞科...
- 《世医得效方》:江西官医提举司牒太医院书
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略附各科,...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三痰饮门]病机
锦斑,用尽风药而无效。或齿颊似痛而痛无定所,累谒齿科,未能奏功。或噫气吞酸,鼻闻焦臭,喉间豆腥,心烦...
- 更多古籍中的口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