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他莫拉菌肺炎

目录

1 拼音

kǎ tā mò lā jun1 fèi yán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卡他布兰汉菌肺炎,卡他球菌肺炎,粘膜炎莫拉菌肺炎

4 疾病代码

ICD:J15.8

5 疾病分类

呼吸内科

6 疾病概述

卡他莫拉菌可以引起肺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临床特点,主要有高热、呼吸困难、脉搏加速、呼吸加快、咳痰等症状。

本病多发于冬末春初,并多见于老人,且多有易感的基础病,最常见的为慢阻肺患者,大多数肺部感染是通过气道途径扩散,经血源传播者罕见。

7 疾病描述

卡他莫拉菌可以引起肺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临床特点,主要有高热、呼吸困难、脉搏加速、呼吸加快、咳痰等症状,本病多发冬末春初,并多见于老人,而且多有易感的基础疾病等。

8 症状体征

本病多发于冬末春初,并多见于老人,且多有易感的基础病,最常见的为慢阻肺患者,大多数肺部感染是通过气道途径扩散,经血源传播者罕见。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咳嗽、大量脓痰及呼吸急促并常有低热。李氏等报告上海地区的1992~1997 年的58 例卡他莫拉式菌下呼吸道感染,与本菌同科不同属,但很可能有一定参考意义。其多发4~6 月,其次10~12 月。半数以上有发热,绝大多数有咳嗽、咳痰,老年人及有基础病者多见。半数以上病人白细胞计数不升高,部分病人X 线胸片表现呈肺炎表现。卡他莫拉菌下呼吸道X 线胸片可无明显变化,仅见支气管周围明显肥厚。本菌引起肺炎的主要症状有高热、呼吸困难、脉搏加速、呼吸加快和咳痰,性质为支气管肺炎,多见于50 岁以上成人。吸入病人咳出的飞沫不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该菌常与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与此相关的研究是人们从40 例有急性肺炎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成人中,以鼻咽拭子做标本发现本菌22 例(55%);又从108 例持续咳嗽10 天以上的儿童的鼻咽拭子分离该菌66.1%,所以本菌也是成人急性咽炎或儿童持续咳嗽的常见病原菌。邓氏等总结了肺结核患者合并布兰汉菌感染的特点,很有临床意义。肺结核,尤其是老年重症肺结核,抵抗力很低,易合并布兰汉菌感染。本组58 例中老年重症肺结核多,占63.8%,中度以上不规则发热30 例(51.7%),与肺结核的低热不同,外周血白细胞仅有43%高于正常。提示在肺结核患者中如出现不好解释的、与原发病治疗无关的发热,结合咳黄脓痰,肺部出现新啰音时要警惕卡他布兰汉感染的可能。

9 疾病病因

卡他莫拉菌科分2 个属:①莫拉菌属:包括腔隙莫拉菌,尿道莫拉菌,牛莫拉菌等7 个菌;②布兰汉亚属:卡他布兰菌。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一直认为该菌是健康人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此后在上下呼吸道发现该菌,在人们逐渐提高了对条件致病菌、常在菌的认识的基础上,认同该菌也可是一个致病菌。上呼吸道是该菌寄居地和引起感染的侵入门户,也有报道说它是人生殖道菌群的一部分。

10 病理生理

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尤其是原有免疫力低下的基础病的情况下(如结缔组织病,败血病等),从痰及气道分泌物中可分离到卡他莫拉菌。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一直认为该菌是健康人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此后在下呼吸道发现该菌,在人们逐渐提高了对条件致病菌、常在菌认识的基础上,认为该菌也可是一个致病菌。上呼吸道是该菌寄居地和引起感染的侵入门户,也有报道说它是人生殖道菌群的一部分。

11 诊断检查

诊断:卡他莫拉菌肺炎患者的痰培养或涂片染色常可做出可靠的诊断。半定量培养细菌可能不纯,但如布兰汉菌为优势菌,也可作出判断。快速、简便的方法仍是革兰染色。因脑膜炎球菌很少引起肺炎,所以如在染色下见大量多形核细胞、黏液及大量胞内和胞外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则可能为布兰汉菌。布兰汉菌在5%脱纤维羊血琼脂及巧克力营养琼脂生长良好,可形成无色菌落,氧化酶试验阳性,在形态上与奈瑟菌属不能鉴别。布兰汉菌不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及蔗糖。从病人标本分离的奈瑟氏菌属中仅浅黄奈瑟氏球菌生化反应与之相同,可根据布兰汉菌的其他特性与之鉴别。

实验室检查:外周白细胞仅有43%高于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X 线胸片可无明显变化,仅见支气管周围明显肥厚。

12 鉴别诊断

布兰汉菌还能还原硝酸盐,且菌落无色及产生脱氧核糖核酸酶,可与浅黄奈瑟球菌鉴别。当然布兰汉菌也并非都能还原硝酸盐,因此后两种特性更具重要性。

13 治疗方案

肺炎的治疗当然是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其应用抗生素方面要重视药敏试验结果。李凡等人的卡他莫拉菌的药敏结果可资参考,该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新青Ⅱ)、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等抗生素耐药率达50%以上,但对妥布霉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药有较高敏感性,对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头孢唑啉等抗生素耐药率低,小于10%。人类分离的布兰汉菌大多能产生β-内酰胺酶。支气管炎及实验分离的布兰汉菌,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9.1%~100%。布兰汉菌的β-内酰胺酶与质粒无关,可采用碘定量法或产色素头孢霉素的β-内酰胺酶检测法。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使抗菌效果增强。前些年尚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头孢叁代抗生素近年敏感性大为降低,而新一代半合成青霉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合剂(如复方替卡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美汀,他唑仙等)可以试用,氨基苷类抗生素也有一定疗效。几乎所有菌株均耐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及新青霉素。

14 并发症

卡他莫拉菌可引起败血症,合并脑膜炎、心内膜炎。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一般预后尚好,但老年病人或有慢性肺部疾病者预后差。

预防: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一是增强患者抵抗力,二是医务人员严格消毒制度,具备良好的无菌观念及正规操作。

16 流行病学

已知该菌可引起多种疾病,如脑膜炎、心内膜炎、尿道炎、婴儿和儿童眼结膜炎、角膜炎,伴有淋巴细胞增生病者无感染灶的败血病及脓毒性关节炎等,但很少见。在急性中耳炎、上颌窦炎及支气管和肺部感染中本菌是重要而常见的病原菌,尤其常见于慢阻肺。在急性中耳炎时,6%~25.6%可从中耳的液体中发现该菌。从儿童急性上颌窦炎的鼻分泌物中,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尤其是原有免疫力低下的基础病的情况下(如结缔组织病,败血病等),从痰及气道分泌物中可分离到卡他莫拉菌。杨氏等收集1996 年9 月至1997 年2 月的痰标本181 例,分离出730 个菌株,常规培养及药敏的结果前10 位依次是甲型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第3 位即是卡他莫拉菌,以下为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假单胞菌、酵母样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