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kāi qiào fǎ
2 英文参考
inducing resuscita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nducing resuscitation metho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开窍法为治法[1]。指用具有通窍开闭、促进神志苏醒作用的方药治疗邪气盛实之闭证的治法[2]。用于救治邪闭心窍而神志昏迷者[1]。
开窍又称开闭[3],适用于邪气盛实的闭证[4]。由于病因有寒热之别,治法有温凉之异,所以本法又分为2类。有凉开、温开的不同[3]。药物常用辛香走窜的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等[3]。针灸常选百会、人中、涌泉、内关、十宣或十二井等穴为主[4]。根据症情不同,临床上有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4]。
4 凉开法
凉开法用于治疗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或痰火内闭神昏证。常用方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常用药如牛黄、麝香、冰片、水牛角、黄连、羚羊角等。
5 温开法
温开法用于治疗寒邪或痰浊内闭的寒闭证。常用方如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玉枢丹、通关散等。常用药如苏合香、丁香、荜茇、麝香、冰片等。
6 清热开窍
清热开窍为开窍法之一[5]。又称清心开窍[5]。是治疗温热病神识昏迷的方法[5]。此法多以芳香开窍药与清热药同用[5]。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5]。
7 化痰开窍
化痰开窍为开窍法之一种,又称豁痰醒脑[6]。治疗痰证神昏的方法[6]。分热痰、寒痰两种[6]。热痰证见痰盛气粗、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红苔黄,用牛黄丸、至宝丹[6]。寒痰证见痰涎壅盛、神昏不省、面色青白、手足冷、脉沉,用苏合香丸[6]。
8 逐寒开窍
逐寒开窍为开窍法之一[7]。即温开法[7]。是治疗寒湿痰浊恋阻心包、神识昏迷的方法[7]。例如中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青白,手足冷,脉沉等,用苏合香丸[7]。
9 注意事项
1.开窍法只适用于邪气盛实的闭证,脱证禁用。
10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9.
-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2.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44.
-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4.
-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4.
有开窍法作用的穴位
- 窍阴
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头窍阴穴的取法: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
- 枕骨
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头窍阴穴的取法: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
- 头窍阴
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头窍阴穴的取法: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
- 首窍阴
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首窍阴穴的取法: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
- 足窍阴
(肌肉)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骨骼)足窍阴穴的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四趾外侧,距趾甲角0.1...
- 更多有开窍法作用的穴位
有开窍法作用的方剂
- 菖蒲导痰汤
,菖蒲12g,南星6g,枳实6g。功能主治:豁痰开窍。主痰气生厥,忽然眩仆,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平...
- 升清流气饮
,蔓荆子6克,菖蒲3克。功能主治:调理气机,升清开窍。主气滞窍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 九香膏
凉膏1斤4两,滚化和匀。功能主治:疏气和血,通腠开窍。主痈疽发背,乳中结核;一切无名肿毒,贴之末成易...
- 冰麝散Ⅱ号
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功能主治祛脓消炎,通络开窍。主热毒壅盛,上犯耳窍。用法用量用时先取双氧水洗...
- 蜜葱猪胆汤
4个(带白1寸),黄酒半斤。功效:清热润燥,通阳开窍。主治:通身肿,肚腹不大。用法用量:用酒煎葱2-...
- 更多有开窍法作用的方剂
有开窍法作用的中成药
- 局方至宝丹
3g。局方至宝丹的药理作用: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开窍化浊。本方多用辛温芳香,开窍醒神之品。安息香芳香...
- 灵宝如意丸
各项规定(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清暑解毒,化痰开窍。用于痰盛神昏,牙关紧闭,中暑眩晕,绞肠腹痛。外...
- 冠脉通片
各项规定(附录ⅠD)。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芳香开窍,补益肝肾。用于肝肾不足,痰瘀阻络之胸痹,表现为...
- 如意珍宝丸
、牛黄等31味。如意珍宝丸的功能主治:清热,醒脑开窍,舒筋通络,干黄水。用于瘟热、陈旧热证、“白脉病...
- 牛黄郁金丸
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芳香开窍,清心豁痰,通腑降浊。用于癫痫惊狂,痰迷心窍,烦...
- 更多有开窍法作用的中成药
开窍法相关药物
- 仁丹
:仁丹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暑开窍。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规格...
- 清凉鼻舒吸入剂
吸入剂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散风开窍。用于感冒鼻塞的辅助用药。【规格】每支含药0.9...
- 叶绿油
类别】本品为头痛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芳香开窍,消疲提神,祛风除湿,理气止痛。用于关节痛,神经...
- 薄荷通吸入剂
吸入剂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散风开窍。为感冒鼻塞的辅助用药。【规格】每支含药量0.9...
- 五灵止痛胶囊
药品。【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通经活络,祛瘀散结,开窍辟秽。用于因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痛,胃脘痛,痛经,...
- 更多开窍法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开窍法
-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则亦可上干包络,且病自上焦而来,故必以芳香逐秽开窍为要也。安宫牛黄丸(方见上焦篇)三七、风温、温热...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六经方药]第二节·和解剂
大破血结。背城一战之要方。附牛黄膏凉透血络芳香开窍法方出刘河间《六书》西牛黄(二钱)广郁金(三钱)...
- 《眼科阐微》:[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开窍引解释
,反助邪火上行,其病更甚。大约开窍引与真人吹冲之法,殊途同归。往往用补不效者,皆关窍不开之故耳!如...
- 《医灯续焰》:[卷十五胎产脉证第七十七]胎产杂述
催生大法,滑以流通涩滞,苦以驱逐闭塞,香以开窍逐血。气滞者行气。胞浆先破,疾困者固血。(宜佛手散、三...
- 《医学心悟》:[卷三中风门]附子理中汤
属脱证,设误用疏通开窍之药,如人既入井而又加之以石也,必须参、附大剂饮之,方为合法。《医学心悟》清程...
- 更多古籍中的开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