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开痞为理气法之一[1]。用辛香行气药,以开散痞结的治法[1]。适用于胸、胁、脘、腹等处胀闷之证[1]。常用药物如藿香梗、佩兰、广木香、厚朴、佛手等[1]。
4 参考资料
有开痞作用的穴位
- 梁门
潜伏之横梁者,可以取此,益阳气以灼阴邪,消寒滞而开痞郁,故称之“梁门”。即破横亘之梁,而开通澈之门,...
- 更多有开痞作用的穴位
有开痞作用的方剂
- 枳壳桔梗汤
半两(1方加白术2两)。功效:行气下膈,快中焦,开痞胀,解寒邪,和荣卫,除烦闷,治痰逆。主治:感冒时...
- 草果知母汤
阳明独盛之热,厚朴佐草果泻中焦之湿蕴,合姜、半而开痞结,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热;脾胃兼病,最畏木克,乌...
- 交加地黄丸
破瘀血以通经,人参扶元气以通脉,木香调气和中,善开痞结,香附调气解郁能除疼痛,乳香活血脉以通经也。醋...
- 木防己加茯苓芒消汤
焦,必愈而复发,故去石膏气分之药,加芒消入阴分,开痞结,消血。石膏与茯苓,去心下坚,且伐肾邪也。附注...
- 小陷胸汤
开苦降,与瓜蒌相伍,则润燥相得,清热涤痰,其散结开痞之功益著。方仅3药,配伍精当,是为痰热互结,胸脘...
- 更多有开痞作用的方剂
有开痞作用的中成药
- 枳实消痞丸
祛寒,3药相合,辛开苦降,调其寒热,助枳、朴行气开痞除满,;以麦芽消食和胃;用人参、白茯苓、白术、炙...
- 左金丸
。《丹溪心法》卷一方之左金丸具有清泻肝火,行湿,开痞结,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胀痛...
- 更多有开痞作用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开痞
- 《高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扫除之法。不得不与抚绥兼施矣。故以散气之枳实。开痞之浓朴为主。而先煮之者。其意以微风荡云雾而去留气...
- 《伤寒指掌》:[卷三伤寒变症]痞(述古注释参来苏集)
阳之余热。挟阴寒之水气。内侵而处其中也。故以泻心开痞。主生姜散水。胃藏津液。发汗则津液亡。故胃不和而...
- 《临证指南医案》:[卷四]噎膈反胃
饮。此高年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为关格之渐。当开痞通阳议治。(阳结于上阴衰于下关格)川连人参姜汁半...
- 《伤寒指掌》:[卷三伤寒变症]噫嗳(述古)
。浊凝气滞。则心气痞硬而噫气。此方补中通阳。软坚开痞。而镇浊逆。的是良法。若湿饮内伤。阴浊聚胃。以致...
- 《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五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生姜泻心汤方
用干姜者。取其辛热之性能助芩连。挟半夏。从中焦以开痞热。使痞热消。则表自和。解表之用。即在其中也。加...
- 更多古籍中的开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