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聚泉为经外奇穴名(jùquán EX-HN10)[1][2]。出《针灸大成》。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2]。主治哮喘,咳嗽,久嗽,消渴,舌强,舌肌麻痹,吐舌,舌缓,味觉减退等。
4 拼音
jùquán
5 代号
EX-HN10
6 出处
《针灸大成》:聚泉一穴,在舌上,舌当中,吐出舌,中直有缝陷中是穴。
7 聚泉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聚泉穴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2][1]。
经外奇穴——聚泉穴的位置
经外奇穴——聚泉穴的位置
8 聚泉穴取穴方法
正坐,张口伸舌,医者用无菌纱布固定舌头并牵出,于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取穴[4]。
快速取穴:正坐,张口伸舌,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即是聚泉穴[5]。
9 聚泉穴穴位解剖
聚泉穴下有舌粘膜、粘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凳颌神经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静脉的动静脉网。
10 聚泉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聚泉穴主治病证
聚泉穴主治哮喘,咳嗽,久嗽,消渴,舌强,舌肌麻痹,吐舌,舌缓,味觉减退等。
聚泉穴主治哮喘、咳嗽、消渴、舌强、舌肌麻痹等[1]。
聚泉穴主治哮喘,咳嗽,消渴,舌强,吐舌等[3]。
聚泉穴主治舌强,舌缓,味觉减退;哮喘,久嗽,消渴[6]。
12 聚泉穴的配伍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针刺时手持纱布牵舌向外[1]。
先用消毒纱布裹舌外牵,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3]。
13.2 灸法
可灸[4]。
14 特效按摩
常用舌头向上唇内侧顶,刺激聚泉穴,可使口唇润泽,舌体灵活,维护口腔的正常功能[5]。
15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哮喘咳嗽,及久嗽不愈,若灸则不过七壮。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如热嗽,用雄黄末少许,和于艾炷中灸之。如冷嗽,用款冬花为末,和于艾柱中灸之。灸毕,以茶清连生姜细嚼咽下。又治舌苔,舌强亦可治,用小针出血。
《中国针灸学》:聚泉,舌上面中央。针三分出血。主治消渴、舌肌麻痹。
16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28.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81.
- ^ [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0.
- ^ [5]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0-391.
古籍中的聚泉
- 《针灸易学》:[卷下三寻穴]经外奇穴
内迎香(四十九)鼻准耳尖聚泉金津玉液海泉鱼腰太阳大骨空中魁八小骨空印堂子宫兰门百虫窠《针灸易学》清·...
- 《针灸大成》:[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
神门肺俞膈俞三阴交舌强难言及生白苔∶关冲中冲承浆聚泉重舌肿胀,热极难言∶十宣海泉金津、玉液口内生疮,...
- 《针灸逢源》:[卷四经穴考正]经外奇穴考
。先试内障羊眼能针羊眼复明。方针人眼。不可造次。聚泉一穴在舌上当舌中。吐出舌取之。有直缝。是穴(灸七...
- 《针灸集成》:[卷一]别穴
尖二穴在耳尖卷耳取之治目生白膜灸(七壮不宜多灸)聚泉一穴在舌以舌退场门外使直有缝陷中治哮喘咳嗽久不愈...
- 《经穴汇解》:[卷之七奇穴部第十一]头面第一
寒暑温疫等。颊两边同法。(千金)按千金翼。针作。聚泉舌上。当舌中。吐出舌中直有缝。陷中是穴。治哮喘咳...
- 更多古籍中的聚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