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 (最后修订于2009/1/14 23:10:50)[共207字]
摘要:药品说明书别名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聚肌胞外文名PolyI:C适应症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各种疣类和呼吸道感染等。用量用法肌注:每次1~2mg,每2~3日1次。肝炎:每周2次,2~3个月为1疗程。预防流感:应用滴鼻剂。亦可供喷雾,滴眼用。注意事项注射后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低热。规格针剂及注射液:1mg(2ml)、2mg(2ml)。......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药物名称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药物别名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聚肌胞苷酸,聚肌胞。英文名称polyinosinicAcid-PolycytidylicAcid说 明注射液中含1.5mmol磷酸盐,0.4mmolCaCl2,100万单位卡那霉素。制剂为注射液,1mg(2ml);2mg(2ml)。功用作用为一种高效的干扰素诱导剂,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及免疫抑制作用,曾试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病毒性
- 聚肌胞对人早孕绒毛外滋养细胞TLR3表达的调节作用
细胞人早孕绒毛膜外滋养细胞株的表达及影响的研究。检测了人早孕绒毛膜外滋养细胞株TLR3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显示了TLR3蛋白定位(细胞浆);还检测了Poly(I:C)(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简称聚肌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RNA)刺激后TLR3mRNA及蛋白的表达的调节作用。TLR3mRNA的表达随刺激时间及剂量的梯度的上升而增加,与刺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流式细胞仪检测TL
-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综合治疗
结合,定期复查。 2营养 应进高蛋白饮食。 3抗病毒药物治疗 (1)α-干扰素:治疗剂量每日不应低于100万u,皮下或肌注每日1次,亦有隔日注射1次者。疗程3~6个月。(2)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一般用量为2~4mg肌注,每周2次,3~6个月为1个疗程;亦有采用大剂量(每次10~40mg)静脉滴注,每周2次。(3)阿糖腺苷及单磷阿糖腺苷:常用剂量为每日10~15mg/kg,稀释于葡萄液1
- 5-1-9不需要RNA引物的DNA复制
NA链,需要有引物才能聚合核苷酸生成DNA链。那么,腺病毒和φ29DNA等没有RNA引物是怎样启动其DNA复制的呢?研究发现,所有的腺病毒DNA生长链上都有一个特异的蛋白质分子附着在其5‘末端的胞嘧啶核苷酸上。在DNA复制开始之前,该末端蛋白质通过共价键与dCMP的5‘磷酸基相连。胞嘧啶通过碱基配对与腺病毒DNA模板3‘末端的鸟嘌呤核苷酸配对结合,然后由病毒本身编码的DNA聚合酶以此末端蛋白-dC
- Science重要论文:绘制大脑甲基化图谱
改变的作用。由于额叶皮质与认知执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有关,可以揭示精神病患者的异常,她选择了研究该大脑区域的DNA甲基化。通过采用全基因组亚硫酸氢钠测序法绘制小鼠额叶皮质胞嘧啶核苷酸甲基化图谱,她和她的同事们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成年哺乳动物大多数的甲基化作用都发生在DNA分子彼此相邻的胞嘧啶以及鸟嘌呤上。这种常见的修饰类型就叫做CG甲基化。与其他核苷酸相邻的胞嘧啶也可以
- 潘生丁、蝮蛇抗栓酶、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24例临床分析
粘附,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小血管,改善外周血流[2]。蝮蛇抗栓酶能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血流粘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小板粘附率,扩张血管、改善微环、溶栓及抗凝作用[1]。 胞二磷胆碱为胞嘧啶核苷酸衍生物,作为辅酶参与卵磷脂的生物合成[2]。 本疗法集中了各药作用之所长,协同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使耳鸣、眩晕等症状速效消退,方法简便,安全而有效。 参考文献 1黄庆山.潘生丁、蝮蛇抗栓酶、
- 一项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三期临床试验
患者,化疗前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判断活组织中ERCC1mRNA表达水平。患者按照1:2配比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紫杉醇和顺铂治疗,实验组中,ERCC1低水平者接受紫杉醇和顺铂,高水平者接受紫杉醇和二氟脱氧胞嘧啶核苷酸。结果发现实验组有效率50.7%,而对照组仅39.3%。因此,研究者认为化疗前检测ERCC1mRNA表达水平是有必要的,有助于预知患者对紫杉醇和顺铂的疗效。作者:
- 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AS)基因变异与冠心病相关,而AGT作为RAS的惟一底物,其基因变异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冠心病相关的AGT基因变异,主要是在AGT基因第二个外显子的+704位置上的胸腺嘧啶核苷酸(T),变成了胞嘧啶核苷酸(C),导致第235个密码子编码的甲硫氨酸(Met)变成了苏氨酸(Thr),即M235T,从而形成两个等位基因——235M(野生型)和235T(变异性),并在人群中构成了三种基因型:纯合子235
- 医用生物化学考试模拟题(2)
苯丙酮酸尿症患者,尿中排出大量的苯丙酮酸、苯丙氨酸,因为体内缺乏那种酶()A、铬氨酸转氨酶B、磷酸吡多醛C、苯丙氨酸羟化酶D、多巴脱羧酶E、铬氨酸羟化酶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胞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A、5—磷酸核糖B、谷氨酰胺C、CO2D、一碳单位E、天冬氨酸2、关于翻译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mRNA上三个相邻核苷酸编码一个氨基酸B、终止密码指令多肽
- 揭开癌症遗传学之谜
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要求。 通常来说,DNA甲基化发生在DNA启动子区域的胞嘧啶残基上,尤其是在CpG岛上,绝大多数正常细胞中的基因是不会形成甲基化胞嘧啶核苷酸的,目前认为CpG岛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细胞中的甲基转移酶催化了甲基化的形成。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肿瘤学教授StephenBaylin表示,在每一种人类癌症疾病中,都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时产生热量调节基础代谢率。1995年Walston等首次在印度Pima人中发现β3-AR基因存在错义突变,β3-AR基因在细胞内侧第一个氨基酸环处位于外显子190位核苷酸的胸腺嘧啶核苷酸(T)被胞嘧啶核苷酸(C)所代替,引起64位上的色氨酸密码子(TGG)被精氨酸密码子(CGG)置换,引起该基因变异,形成Trp64Arg等位基因导致β3-AR活性下降。一项日本的调查显示β3-AR基因错义突变导致静
- 揭开癌症揭开癌症遗传学之谜
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的要求。 通常来说,DNA甲基化发生在DNA启动子区域的胞嘧啶残基上,尤其是在CpG岛上,绝大多数正常细胞中的基因是不会形成甲基化胞嘧啶核苷酸的,目前认为CpG岛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细胞中的甲基转移酶催化了甲基化的形成。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肿瘤学教授StephenBaylin表示,在每一种人类癌症疾病中,都
- 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乳腺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因治疗(GPAT)可以利用正常和肿瘤细胞之间的某一基因转录差异,选择性驱动表达导入肿瘤细胞内的无活性化疗药物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氟脲类药物对乳腺癌有杀伤作用,但5-氟胞嘧啶核苷酸(5-FC)作为药物前体,对细胞无杀伤作用,而它在嘧啶脱氨酶的转化下,可代谢为有活性的5-FU(5-氟尿嘧啶)而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另外,国内还有人在百余种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名为维生素B
- 第二章 病毒感染--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2)干扰素诱导剂 聚肌苷酸: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一般用量为2~4mg肌注,每周2次,3~6个月为一疗程;亦有采用大剂量(每次10~40)静泳滴注
- 第一章 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第一节 基因诊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表1-1 常见核苷酸及其缩写符号碱基核糖核苷酸(缩写)脱氧核糖核苷酸(缩写)腺嘌呤腺嘌呤核苷酸(AMP)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鸟嘌呤鸟嘌呤核苷酸(GMP)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胞嘧啶胞嘧啶核苷酸(CMP)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尿嘧啶尿嘧啶核苷酸(UMP)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 由于核酸的合成是一个耗能的过程,故参与DNA或RNA合成的脱氧或未脱氧的单核苷酸是三磷酸核苷酸
- 核酸疫苗与寄生虫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苷酸序列,被称作免疫刺激DNA序列(Immuno-stimulatoryDNAsequence,ISS)[14,15]。对DNA的分段研究分离出一些引起NK细胞激活的ISS,这些序列绝大部分是由胞嘧啶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为基元的寡聚体,其碱基排列大多遵循一种规律,这种特征性序列则称作为ISS[16]。ISS的发现以及对其生物学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扩展了人们对DNA生物学功能的新认识。同时,对ISS
- 混合核苷酸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宿主免疫应答,是引起肝细胞损伤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混合核苷酸(Mixednucleotides)是核糖核酸的酶解产物,由2‘,3‘-腺嘌呤核苷酸、2‘,3‘-鸟嘌呤核苷酸、2‘,3‘-胞嘧啶核苷酸、2‘,3‘-尿嘧啶核苷酸钠盐组成。这些成分为合成人体核酸和多种辅酶的前体物质之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可增强肝细胞的代谢功能,提高肝组织的抗缺血、缺氧能力,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肝损伤
- 分子佐剂的研究进展
3(表达CD40L的空载体)组,要在40:1的E:T才能达到。可见,pCD40L确实对DNA疫苗诱导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有增强效应。 4CpGDNACPG DNA是指一类其序列大部分以非甲基化的胞嘧啶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CpG)为基元的寡聚体,其碱基排列大多遵循以下规律:5’-PurPurCGPyrPyr-3’,由于这种特征性序列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细胞,故又被称作免疫刺激DNA序列(Immuno
-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
基嘌呤抑制补救途径D.6-巯基嘌呤抑制次黄嘌呤的合成8.别嘌呤醇的作用:A.是次黄嘌呤的类似物B.抑制黄嘌呤氧化酶C.可降低痛风患者体内尿酸水平D.使痛风患者尿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排泄量减少9.胞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下列哪些物质?A.5-磷酸核糖B.谷氨酰胺C.-碳单位D.天冬氨酸10.嘧啶合成的反馈抑制作用是由于控制了下列哪些酶的活性?A.氨基甲酰磷合成酶ⅡB.二氢乳清酸酶C.天冬氨酸
-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总结
ceptorstem)。tRNA分子中靠近3ˊ端的核苷酸序列和5ˊ端的序列碱基配对,形成的可接收氨基酸的臂(茎)。 TψC臂(TψCarm): tRNA中含有胸腺嘧啶核苷酸-假尿嘧啶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残基序列的茎环结构。 氨酰-tRNA(aminoacyl-tRNA): 在氨基酸臂的3ˊ端的腺苷酸残基共价连接了氨基酸的tRNA分子。 同工tRNA(isoacceptortRNA):结合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