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

目录

1 拼音

jù gǔ gǔ shé

2 英文参考

fracture of talu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距骨骨折(fracture of talus[1])为病名[2]。是指以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斑、不能站立行走等为主要表现的距骨部骨折[2][2]

距骨骨折与脱位是足部常见的损伤。起预后并不十分理想。必须了解其损伤机理及其解剖,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4 治疗措施

无移位骨折,石膏固定至骨愈合即可。对有移位骨折,常需开放复位,用螺丝钉做牢固的内固定。一般认为,即使骨折得到整复,亦不易得到良好的无痛运动范围,因此对粉碎性骨折,或有进行性缺血性坏死征象时,可行胫距和距下关节固定术。

5 病因学

距骨体骨折多为高处跌下,暴力直接冲击所致。距骨体可在横的平面发生骨折,也可形成纵的劈裂骨折。骨折可呈线状,星状或粉碎性。距骨体骨折往往波及踝关节及距下关节,虽然移位很轻,但可导致上述关节的阶梯状畸形,最终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因此距骨体骨折预后比距骨颈骨折更差。

6 并发症

创伤性关节炎

7 关于骨折

骨折(fracture[2])为病名[3]。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3]

7.1 病因病机

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导致[3]

7.2 症状

一般有截断、碎断或斜断[3]。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3]。如因骨本身患结核、骨髓炎及骨瘤等病变,每遇轻度外力碰撞而发生骨折的称病理性骨折[3]

7.3 治疗

治宜视伤情采用手法整复或切开复位,夹缚固定[3]。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外敷栀乳散[3]。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接骨膏[3]。后期恢复时宜培补肝肾,舒筋通络[3]。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3]。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3]。手法整复或手术切开整复可参见不同部位之单纯骨折或复杂骨折。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73.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