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

目录

1 拼音

jué zhèng

2 英文参考

syncop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yncop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syncope syndrom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ue syndrom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厥证:1.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癃证之危重者。

4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厥证

厥证(syncope[1][2])为病证名[3]。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厥证简称厥[3]。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4]。多因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致[5]。轻者昏厥时间较短,自会逐渐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㖞斜等后遗症[5]。严重的,则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5]。《类经·厥逆》指出:“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者,手足逆冷是也。”《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可供参考[5]。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蚘厥、尸厥、薄厥、煎厥、痰厥、食厥、气厥、血厥等名称[5]

各种时行热病、中暑、中风、癫痫、脏躁、疫毒痢和消渴、癃闭、臌胀病后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昏厥。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传染病、脑血管意外、煤气(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中毒性痢疾、糖尿病危象、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症、癔病性昏迷等[6]

现代医学中的休克、虚脱、昏厥、低血糖昏迷及癔病性昏迷等症多属厥证范畴[6]

厥证是多种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表现,证情危急,针灸确有应急的救治效果,但在针灸救治的同时,必须辨病求因,治病求本,针对不同原发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6]

4.1 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厥证是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6][6][6]

《中医药学名词》(2010):厥证是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6]

4.2 各家论述

中医有关厥证的记载,最早始于《黄帝内经素问》,不仅论述甚多,而且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突然昏倒,不知不事。如《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指出:“厥……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篇》亦认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另一种是指肢体和手足逆冷。如《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讲:“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论厥,主要以手足逆冷为主。《伤寒明理论·厥》认为:“伤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于四逆也。”《儒门事亲》对厥证则立有专篇论述,不仅记载了手足逆冷之厥,而且还论证了昏不知人之厥,并将昏厥分为尸厥、痰厥、酒厥、气厥、风厥等证。如该书《指风痹痿厥近世差互说》指出:“厥之为状,手足及膝下或寒或热也……厥亦有令人腹暴满不知人者,或一二日稍知人者,或卒然闷乱无觉知者……有涎如拽锯,声在喉咽中为痰厥,手足搐搦者为风厥,因醉而得之为酒厥,暴怒而得之为气厥……。”其后《医学入门》、《医贯》、《景岳全书》等书,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对厥证的理论不断充实、完善和系统化,提出了气、血、痰、食、暑、尸、酒、蛔等厥,并以此作为辨证分型的主要依据,来指导临床治疗。[6]

4.3 厥证的病因

厥证主要是由于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造成的。故《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篇》说:“逆皆为厥。”《景岳全书·厥逆》亦认为:“厥逆之证……即气血败乱之谓也。”但气机逆乱又有虚实之分。大凡气盛有余者,气逆上冲,血随气逆,或挟痰挟食,壅滞于上,以致清窍暂闭,发生厥证;气虚不足者,清阳不升,气陷于下,血不上达,以致精明失养,也可发生厥证。

本病总由阴阳失调,气机逆乱而致。气盛有余,则气逆而上壅,清窍为之闭塞;气虚不足,则气陷而不能上承,清阳不得舒展。

4.3.1 外感时邪

暑热或疫疠之气伤人,或壅闭于肺,或蕴结胃肠,或内陷心包,深入营血,热郁清窍,扰乱神明导致神昏。

4.3.2 阴虚阳亢

素体肝肾阴虚,水不制火,心火亢盛,上扰清窍;复加惊恐、恼怒伤及肝肾,肝阳暴亢,气血并走于上,闭阻清窍,而发神昏。

4.3.3 痰浊蒙心

素体肥胖,又偏嗜膏粱厚味,伤及脾胃,运化失司,湿聚生痰,日久化热,痰热互结,蒙闭清窍,引起神昏。

形盛气弱之人,嗜食酒酪甘肥之品,脾胃受伤,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气机不利,偶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蒙清窍,以致突然眩仆而厥。

4.3.4 气血不足

素来体虚,先天不足,后天亏乏;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或年老体衰,劳累过度,过于疲乏,均可使清阳不升,气血不能上充于脑,髓海空虚,而发神昏。

4.3.5 气厥

恼怒惊骇,情志过极,以致气机逆乱,上壅心胸,蒙闭窍隧,而引起昏倒。此外,由于元气素弱,又遇悲恐,或因疲劳过度,以致阳气消乏,气虚下陷,从而清阳不升,造成突然昏厥。

4.3.6 血厥

由于肝阳素旺,又加暴怒,以致血随气逆,气血上壅,清窍不利,昏倒无知。此即《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讲:“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另外,久病血虚及产后或其它疾病失血过多,气随血脱,亦可发生昏厥。

4.3.7 食厥

饮食不节,积滞内停,转输失常,气机受阻,以致窒闷而厥。此类情况常见于儿童,但成人饱食之后,骤逢恼怒,气逆夹食,食填中脘,上下痞隔,气机受阻,壅塞清窍,亦可导致昏厥。

4.4 类证鉴别

厥证与中风、痫证、暑厥、蛔厥诸证,既有相似之点,又有不同之处。在临证之时,应根据其不同症状和本证加以区别。

相同之点:厥证、中风、痫证、暑厥都有突然昏迷这一症状,厥证和蛔厥都有手足厥冷之特点[6]

不同之处:

厥证:昏迷时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口眼㖞斜,手足偏废,亦无四肢抽搐等症[7]

中风:昏迷时可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清醒后多有后遗症[7]

痫证:昏迷时四肢抽搐,多吐涎沫,或发出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7]

暑厥:暑厥发生在夏令炎暑季节,多见于久曝烈日之下,或久劳于高温之室的人,感受暑邪,热郁气逆,阻遏气机,闭塞清窍而卒然发厥,兼见头晕、头痛,胸闷身热,面色潮红,或有谵妄等症。[7]

蛔厥:蛔厥是由于蛔虫扭结成团,阻塞肠道,逆行入胃,胃气上逆,钻孔乱窜,进入胆道,以致出现脘腹剧痛,按之有瘕块,甚则呕吐蛔虫,汗出肢冷等症。因其呕吐蛔虫加土四肢厥冷故称蛔厥。[7]

4.5 厥证的分类

中医则一般分为气厥、血厥、寒厥、热厥、痰厥等类型[7]。临床上可分虚实二证[7]。症见突然昏仆、气壅息粗、口噤握拳或口赤唇紫、脉沉弦者,多属实证[7]。症见突然昏仆、张口息微、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脉细无力或沉微者,多属虚证[7]

4.5.1 气厥

气厥指中气衰竭,或气机怫郁上逆而厥者。《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饮、独参汤之类主之。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经》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即此类也。治宜以排气饮,或四磨饮,或八味顺气散、苏合香丸之类,先顺其气,然后随其虚实而调理之。又若因怒伤气,逆气旋去而真气受损者,气本不实也。再若素多忧郁恐思而气怯气陷者,其虚尤可知也。若以此类而用行气开滞等剂,则误矣。”气厥亦称中气。《证治要诀·厥》:“气厥,即中气。”《丹溪心法·厥》:“气厥者,与中风相似,何以别之?风中身温,气中身冷。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如有痰,以四七汤、导痰汤服之。”[8]

4.5.2 血厥

血厥指郁冒。多由热升风动引起。《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羚羊角散。”

血厥又指因失血过多致厥者。《医林绳墨·厥》:“有血厥者,因而吐衄过多,上竭下厥,先致足冷,有如水洗,冷过腰膝,入腹即死,此血竭而作厥也。皆由阳气妄行于上、阴血无所依附,气血相离,不居本位,宁有不死之理乎。必须急用大蒜捣烂,敷于涌泉,或以热手频擦脚心,次用二陈汤,加参、术、当归、炒黑干姜之类。此药劫剂,不可多服,但欲其阳复血止耳。”《赤水玄珠·厥证门》:“有吐衄不知人而厥者,此血厥也。治之无论其脉,急用芎归养荣汤,十全大补汤,或独参汤以投之。”亦可由血逆引起。《景岳全书·厥逆》:“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脱者,如大崩大吐,或产血尽脱,则气血随之而脱,故致卒仆暴死。宜先掐人中,或烧醋炭以收其气,急用人参一二两,煎汤灌之,但使气不尽脱,必渐苏矣。”又:“血逆者,即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谓,又日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之类也。夫血因气逆,必须先理其气,气行则血无不行也,宜通瘀煎或化肝煎之类。”[9]

4.5.3 寒厥

寒厥又名冷厥、阴厥。指因阳衰阴盛所致四肢逆冷的病证。《黄帝内经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药症宜忌》:“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蜷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不省人事。”《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大约手足寒者为寒厥,宜附子理中汤。而寒厥又有因气虚者,宜参芪益气汤;又有手足冷,表热里寒,下利清谷,食入即吐,脉沉者,宜四逆汤。”[10]

4.5.4 热厥

热厥指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见《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症见手足心热,身热,溺赤等。

或指因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见《类证活人书》)卷四。症见初病身热头痛,继则神志昏愦,手足厥冷,脉沉伏按之滑,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胸腹灼热,便秘尿赤等。治宜宣通郁热。[11]

4.5.5 痰厥

痰厥指痰盛气闭所致的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证。《丹溪心法·厥》:“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宜姜附汤。”《寿世保元·厥》:“论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吹鼻,即以香油一盏,入姜汁少许灌之,立醒。或烧竹沥、姜汁,灌之亦可。”《医林绳墨·厥》:“有痰厥者,痰气妄行于上,咳嗽连续不已,气急喘盛,坐不得卧,以致上盛下虚而作厥也,名之日痰厥。宜以二陈汤加厚朴、白术、黄芩、山楂,降下痰气,使复归于脾之脉络,则足可温,不致厥矣。”[12]

4.5.6 食厥

食厥指暴饮暴食所致昏厥的病证。《赤水玄珠·厥证门》:“有人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恼怒,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者,此食厥也。盖食滞胸中,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故生此症。若误作中风而用祛风散气之剂,则胃气重伤,死可立待。宜煎姜盐汤探吐其食,后以平胃散茯苓、白术、麦芽、半夏之类调理;若有风寒尚在者,以藿香正气散解之;气滞不行者,以八味顺气散调之。”《明医杂著·风门》:“食厥者,过于饮食,胃气不能运行,故昏冒也,用六君子加木香。”[13]

4.6 厥证的辨证治疗

厥证的发生,常有明显的诱因。所以辨证过程中对病史的了解极为重要。例如气厥虚证,多属平素体质虚弱,厥前有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受寒等诱因;血虚厥证,则与失血有关,常发生于大出血、月经过多或分娩之后;痰厥,好发于恣食肥甘、体丰温盛之人;食厥多发于暴饮暴食之后。[13]

对于厥证的治疗,首先应分别虚实,进行急救[13]

气厥、血厥尤宜详辨虚实。而二者之实证又有相似之处,如形体壮实,情志引发,发作时均见卒然昏厥,牙关紧闭,脉沉弦等症,但气厥实证是因肝气上逆所致,常见情绪改变,反复发作之特点,醒后也可出现哭笑无常等表现,治宜顺气开郁;血厥实证是由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引起,平素多有阳亢表现,治宜活血顺气;而气厥虚证,则多见于元气素虚之人,加以惊恐、过劳、饥饿、失眠等诱发,因一时气机不相顺接,清阳不升所致,治宜益气回阳;血厥虚证,则多见于失血之人,血虚不能上荣所致,治宜补气养血。至于痰厥乃痰气交阻,上蒙清窍所致,治宜行气豁痰。食厥乃食气相并,气机痞膈所成,治宜消导和中,此型比较少见。[13]

实证常见气壅息粗,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脉沉实或沉伏。一般先用搐鼻散[备注]搐鼻散(《医学心悟》):细辛、皂角、半夏取嚏,继用苏合香丸[备注]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苏合香油、熏陆香、冰片或玉枢丹[备注]玉枢丹(《是斋百一选方》):山慈姑、续随子、大戟、麝香、腰黄、朱砂、五倍子,开窍醒神。虚证则见气息微弱,张口自汗,肤冷肢凉,脉沉微细。可急用参附汤[备注]参附汤(《妇人良方》):人参、熟附子、姜、枣灌救,以回阳固脱;若见面白气微,汗出而热,舌红,脉象微细数者,宜用生脉散[备注]生脉散(《鲁急千金要方》):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救阴。此外,可配合针刺疗法,促其清醒。清醒以后,则应分辨气、血、痰、食诸厥进行调治。[13]

4.6.1 气厥

气厥宜详辨虚实[13]

4.6.1.1 实证

气厥·实证(qi syncope with excess syndrome[13])是指邪实闭窍,气机上逆,以突然昏倒,人事不知,牙关紧闭,两手握拳,呼吸急促,或见四肢厥冷,苔薄白,脉伏或沉弦等为常见症的气厥证候[13]

4.6.1.1.1 气厥实证的症状

多因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患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气粗,或四肢厥冷,苔薄白,脉伏或沉弦[13][14]

4.6.1.1.2 证候分析

肝郁不舒,气机上逆,壅阻心胸,内闭神机[14]

由于肝气不舒,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清窍,故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握拳。而肝气上逆,气机闭塞,肺气不宣,则呼吸气粗。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则四肢厥冷。气闭于内,则见脉伏,肝气郁滞未畅,则脉见沉弦。[14]

4.6.1.1.3 治法

顺气开郁[14]

顺气降逆开郁[14]

4.6.1.1.4 气厥实证的方药治疗

五磨饮子[备注]五磨饮子(《医方集解》):乌药、沉香、槟榔、积实、木香加减。方中以沉香、乌药降气调肝;槟榔、枳实、木香行气破滞。本方亦可加入白豆蔻、檀香、丁香、藿香之类以理气宽胸。若肝阳偏亢,症见头晕而痛,面赤升火,可加入钩藤、石决明、磁石等药以平肝潜阳。若醒后时时啼哭,哭笑无常,睡眠不宁者,可加茯神、远志、酸枣仁等药以安神宁志。若痰声漉漉,痰多气塞者,可加胆星、贝母、橘红、竹沥等药以涤痰清热。[14]

精神刺激常可导致本证反复发作。因此,平时可服逍遥散[备注]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白术、白芍药、当归、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以理气达郁,调和肝脾,防止复发[14]

4.6.1.1.5 气厥实证的饮食疗法
4.6.1.1.5.1 推荐食材

佛手、橙子、丁香、木香、芹菜、青皮、薄荷等[14]

4.6.1.1.5.2 推荐食疗方

[14]

1.佛手茶(《本草再新》):佛手5g,花茶3g,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2.麦芽青皮饮(《保健药膳》):生麦芽30g,青皮10g。将生麦芽、青皮用冷水浸泡约半小时,入砂锅中煮沸,后用小火煮约1小时,去渣取汁即成。代茶频饮。

3.柚皮粥(《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鲜柚子皮1个,粳米60g,葱、盐、油各适量。将柚子皮放炭火上烧去棕黄色的表层并刮净,放入清水中浸泡1天,切块加水煮开,入粳米同煮作稀粥,加葱、盐、油调味服食。

4.6.1.2 虚证

气厥·虚证(qi syncope with deficiency syndrome[14])是指元气亏虚,气随血脱,津竭气脱,以头晕目眩,心慌气短,突然昏仆,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或小便自遗,舌淡,脉沉细微等为常见症的气厥证候[14]

4.6.1.2.1 气厥虚证的症状

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微[14]。患者多素体虚弱,因陡受惊恐或过度劳倦、饥饿受寒而诱发[14]

4.6.1.2.2 证候分析

元气素虚,清阳不升,神明失养[14]

由于元气素虚,又因悲恐或疲劳过度,一时气机不相顺接,中气下陷,清阳不升,因而眩晕昏仆,面色苍白,气息低弱。阳气虚衰,难以温通,则见肢冷;卫外不固,则见汗出。舌质淡,脉沉微,为正气不足之征。[14]

4.6.1.2.3 治法

补气回阳[14]

4.6.1.2.4 气厥虚证的方药治疗

四味回阳饮[备注]四味回阳饮(《景岳全书》):人参、制附子、炮姜、炙甘草加减。方中以人参补气;附子、炮姜回阳,甘草和中。若表虚自汗者,可加黄芪、白术等以益气固表。若汗出不止者,可加龙骨、牡蛎等以固涩止汗。若纳食不香,咳嗽痰多者,可加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以健脾化痰。若心悸不宁者,可加远志、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14]

本证亦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平时可常服香砂六君子丸[备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和中,以防患于未然。另可加用甘麦大枣汤[备注]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方论》):甘草、淮小麦、大枣养心宁神,甘润缓急,合前方则心脾同调,更可加强疗效。并可治神伤气厥之厥证。四味回阳饮乃治厥脱之重证,临证时必须慎加辨别。[14]

4.6.1.2.5 气厥虚证的饮食疗法
4.6.1.2.5.1 推荐食材

粳米、乌鸡、大枣、山药、香菇、牛肉、蜂蜜等[14]

4.6.1.2.5.2 推荐食疗方

[14]

1.黄芪枣姜茶(《中医良药良方》):炙黄芪10g,红枣5枚,生姜2片。黄芪切成薄片,红枣剖开去核,生姜去皮切丝。将上述药物置杯中,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后即成。代茶饮。

2.乌鸡汤(《饮膳正要》):雄乌鸡1只,陈皮3g,良姜3g,胡椒6g,草果2个,葱、豉、酱各适量。先将雄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再将陈皮、良姜、胡椒、草果四味用纱布包扎,与鸡块同炖,放入葱、豉、酱等熬成汤,分数次热食之。

3.补虚正气粥(《圣济总录》):黄芪30~60g,人参10g,粳米100g,白糖少许。先将黄芪、人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约半小时,入砂锅煮沸,然后用小火煮1~2小时,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粥即成,食时可稍加白糖。每日1剂,分三餐服食。

4.6.2 血厥

血厥宜详辨虚实[14]

4.6.2.1 实证

血厥·实证(blood syncope with excess syndrome[14])是指暴怒伤肝,气机逆乱,血随气升,扰乱神明,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醒后头昏头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血厥证候[14]

4.6.2.1.1 血厥实证的症状

多因急躁恼怒而发,患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多沉弦[14][14]

4.6.2.1.2 证候分析

怒而气上,血随气升,菀阻清窍[14]

由于暴怒,肝气上逆,血随气升,上蔽神明,清窍闭塞,因而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多沉弦,皆气逆血菀于上之象。[14]

4.6.2.1.3 治法

活血顺气[14]

平肝降逆,理气通瘀[14]

4.6.2.1.4 血厥实证的方药治疗

通瘀煎[备注]通瘀煎(《景岳全书》):归尾、山楂、香附、红花、乌药、青皮、木香、泽泻为主。方中以归尾、红花、山楂活血散瘀;乌药、青皮、木香、香附等顺气开郁。若急躁易怒,少寐多梦者,可加钩藤、石决明、龙胆草、丹皮、远志、菖蒲等以平肝潜阳、清肝宁神。若肝阳未平,眩晕头痛者,可加菊花、珍珠母、枸杞子等以育阴潜阳。[14]

4.6.2.1.5 血厥实证的饮食疗法
4.6.2.1.5.1 推荐食材

芹菜、番茄、绿茶、青皮、菊花、香附等[14]

4.6.2.1.5.2 推荐食疗方

[14]

1.山楂决明茶(《食疗本草学》):山楂30g,决明子60g,水煎,代茶饮。

2.牛膝海味汤(《新编中国药膳食疗学》):怀牛膝30g,海蜇250g,淡菜60g,油、盐各适量。把海蜇水发浸洗,去其咸腥味待用,将淡菜和牛膝洗净,与海蜇一起放入砂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煎汤,加入食盐等调料即可。佐餐服食。

3.加味桃仁粥(《食医心鉴》):桃仁21枚、去皮尖,生地黄30g,生姜适量,用500mL清水浸泡,绞取汁备用;砂锅加水适量煮粳米100g成粥,加入备好的汁液,稍煮,调入桂心末10g即成。佐餐服食。

4.6.2.2 虚证

血厥·虚证(blood syncope with deficiency syndrome[14])是指气血亏虚,血虚不能上承,以心悸头晕,或眼前发黑,昏厥无知,面色苍白,口唇不华,目陷口张,自汗肤冷,呼吸微弱,或四肢震颤,舌淡,苔薄白,脉芤或细数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血厥证候[14]

4.6.2.2.1 血厥虚证的症状

常因失血过多所致,患者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目陷口张,自汗肤冷,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14][14]

4.6.2.2.2 证候分析

血出过多,气随血脱,神明失养[14]

由于失血过多,血虚不能上承,故突然晕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气血不能达于四末,筋失所养,则四肢震颤。营阴内衰,正气不固,故目陷口张,自汗肤冷,气息低微。舌淡,脉细数无力,乃血去过多而阴伤之征。[14]

4.6.2.2.3 治法

补养气血[14]

4.6.2.2.4 血厥虚证的方药治疗

急用独参汤[备注]独参汤(《景岳全书》):人参灌服。继用人参养营汤[备注]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肉桂、大枣、黄芪、白术、茯苓、五味子、远志、橘皮、生姜。血脱必须益气,故本方以人参、黄芪为主;佐当归、熟地以养血;白芍、五味子以敛阴。若出血不止者,可加仙鹤草、藕节、侧柏叶以止血。若自汗肤冷,呼吸微弱者,可加附子、干姜等以温阳。若心悸寐少者,可加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若口干少津者,可加麦冬、玉竹、北沙参等以养胃生津。[14]

4.6.2.2.5 血厥虚证的饮食疗法
4.6.2.2.5.1 推荐食材

桑椹、菠菜、牛肝、黑木耳、大枣、山药、龙眼等[14]

4.6.2.2.5.2 推荐食疗方

[14]

1.桑葚百合茶(《饮茶与养生》):桑椹30g,百合30g,大枣10枚,青果9g。上药加水煎煮,取煎液代茶饮用。

2.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方论》):当归30~60g,生姜30g,羊肉250g。将羊肉去膻后,切成3cm见方小块,和当归、生姜、料酒、盐各少许煮汤,至羊肉烂熟即可。

3.龙眼粥(《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龙眼肉15~30g,大红枣5~10枚,粳米100g。一并煮粥即成。作早餐服食。

4.6.3 痰厥

4.6.3.1 痰厥的症状

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沉滑[14]

4.6.3.2 证候分析

由于平素多湿多痰,复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闭清窍故突然眩仆。因痰阻气道,痰气相击,故喉中痰鸣,或呕吐涎沫。痰浊阻滞,气机不利,则胸闷气粗。苔白腻,脉沉滑,为痰浊内阻之征。[14]

4.6.3.3 治法

痰厥治宜行气豁痰[14]

4.6.3.4 痰厥的方药治疗

痰厥可用导痰汤[备注]导痰汤(《严氏济生方》):半夏、陈皮、枳实、茯苓、甘草、制南星为主进行治疗。方中以陈皮、枳实理气降逆,半夏、南星、茯苓燥湿祛痰。若痰气壅盛者,可加苏子、白芥子以化痰降气。若痰湿化热,症见口干便秘,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芩、栀子、竹茹、栝蒌仁等以清热降火,或用礞石滚痰丸[备注]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朴硝以豁痰清热降火。[14]

《医林绳墨·厥》:“有痰厥者,痰气妄行于上,咳嗽连续不已,气急喘盛,坐不得卧,以致上盛下虚而作厥也,名之曰痰厥。宜以二陈汤加厚朴、白术、黄芩、山楂,降下痰气,使复归于脾之脉络,则足可温,不致厥也。”

龚廷贤谓痰厥“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吹鼻;即以香油一盏,入姜汁少许灌之,立醒。或烧竹沥、姜汁灌之亦可”(《寿世保元·厥》)[14]

如属寒痰迷闷,四肢厥冷者,宜用姜附汤;肢冷,吐涎沫,喉中痰声,一时昏愦不知,胸闷气喘,语言不利,可用稀涎散[14]

4.6.3.5 痰厥的饮食疗法
4.6.3.5.1 推荐食材

痰厥患者推荐食用橙子、佛手、白萝卜、薏苡仁、大蒜、菠菜、橘皮等[14]

4.6.3.5.2 推荐食疗方

[14]

1.祛痰宽胸茶(《中医良药良方》):炒枳壳4g,苏子10g,炙甘草5g。枳壳切碎,苏子与甘草略杵,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代茶分2~3次饮完。每日1剂。

2.山楂萝卜排骨汤(《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山楂50g,白萝卜150g,排骨100g。先将

排骨煮熟,再入山楂、白萝卜同煮至熟烂即成。佐餐食用。

3.橘皮粥(《调疾饮食辩》):橘皮20g,粳米60g。橘皮煎汁去渣,与粳米共煮。或单以粳米煮粥,待粥成时加入橘皮末3g,煮至粥成。空腹食用,每日1~2次,5天为1个疗程。

4.6.4 食厥

4.6.4.1 症状

暴饮过食之后,突然昏厥,气息窒塞,脘腹胀满,呕恶酸腐,头晕,苔厚腻,脉滑实[14][14]

4.6.4.2 证候分析

食滞中脘,胃气不降,气逆于上,清窍闭塞[14]:

由于暴饮多食,复遇恼怒,以致食填中脘。胃气不降,气逆于上,清窍闭塞,故突然昏厥。胃府浊气,壅于胸中,肺气不利,故气息窒塞,食滞内停,气与食并,则脘腹胀满。苔厚腻,脉滑实,为食滞不消,浊气不降之候。[14]

4.6.4.3 治法

和中消导[14]

4.6.4.4 食厥的方药治疗

昏厥时若在食后未久,应先用盐汤探吐以去实邪。再以神术散[备注]神术散(《医学心悟》):苍术、陈皮、厚朴、甘草、藿香、砂仁合保和丸[备注]保和丸(《丹溪心法》):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加减治之。方中以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藿香、苍术、厚朴、砂仁等理气化浊;半夏、陈皮、茯苓和胃化湿。若腹胀而大便不通者,可用小承气汤[备注]天麻钩藤饮(《杂病诊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导滞下行。[14]

4.6.4.5 食厥的饮食疗法
4.6.4.5.1 推荐食材

山楂、胡萝卜、白萝卜、粳米、麦芽、青皮等[14]

4.6.4.5.2 推荐食疗方

[14]

1.山楂麦芽茶(《中国药膳学》):山楂20g.麦芽10g。山楂洗净,切成片,与麦芽同置锅中,放入清水煎煮15分钟后倒人茶杯,即可饮用,代茶饮。

2.大麦汤(《饮膳正要》):草果5个,羊肉500g,大麦仁500g,食盐适量。先将大麦仁用开水淘净,放入锅内加水煮熟,再将羊肉洗净与草果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熟,取汤与大麦仁粥小火炖熟,最后加入切成小块的羊肉,并加少许盐即可。佐餐服食。

3.山楂粥(《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山楂30g,神曲10g,粳米100g。先将神曲捣碎,与山楂同煮取药汁后,去渣,入粳米一同煮为稀粥即成。佐餐服食。

4.6.5 闭证

[14]

4.6.5.1 症状

突然仆倒,不省人事,面赤气粗,牙关紧闭,喉中痰鸣,两手紧握,或见肢体抽搐,二便不通,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而数。

4.6.5.2 证候分析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气血上逆,阳升风动,风火挟痰上扰心神,上蒙清窍,则见突然仆倒、不省人事、面赤气粗、牙关紧闭。痰阻气道,故喉中痰鸣。肝气上逆,肝风内动,则两手握固或肢体抽搐。气机闭塞,故二便不通。苔腻、脉弦滑而数,为痰浊内盛、郁而化火之象。

4.6.5.3 治法

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4.6.5.4 针灸治疗

选穴:水沟、百会、中冲、劳宫、合谷、太冲

随证配穴:热盛者,加大椎、曲池。痰盛者,加天突、丰隆。牙关紧闭者,加颊车、承浆。肢体抽搐者,加后溪、筋缩。二便不通者,加支沟、中极。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先急刺水沟、劳宫、百会、中冲(中冲可点刺出血),再开“四关”(合谷向后溪透刺,太冲向涌泉透刺)。

方义:厥证病在心、脑,心主神明,督脉通脑,故重点取小腧穴。水沟、百会为醒脑启闭常用要穴。中冲、劳宫泻热开窍,清心启闭。太冲、合谷平肝阳,理气机,熄风而止痉。

4.6.6 脱证

[14]

4.6.6.1 症状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或潮红,呼吸微弱,口开手撤,汗出如珠,四肢逆冷,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舌淡苔滑,脉细弱无力。

4.6.6.2 证候分析

气虚血脱,不能上承于脑,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阳气虚不能温通肢体,故四肢逆冷。气虚不固,因而呼吸微弱、口开手撒、汗出如珠、二便失禁。血压下降、脉细弱无力,为气虚血脱之象。

4.6.6.3 治法

回阳救逆,醒神开窍。

4.6.6.4 针灸治疗

选穴:以任、督脉腧穴为主。取气海、关元、神阙、百会、素髎、足三里

随证配穴:四肢逆冷者,加大椎、三阴交。二便失禁者,加会阴、肾俞。

刺灸方法: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用灸法。神阙、气海、关元均可施行隔盐灸,不拘壮数,以患者苏醒为度。

方义:神阙、气海、关元皆为任脉要穴,重用灸法,以大补元气、回阳救逆。素髎、百会属督脉要穴,均具有升阳举陷,醒脑开窍的功效。任、督脉腧穴合用,针灸并施,即能交通阴阳而清神醒志。足三里补益气血。

4.6.7 内闭外脱并见

临床上有时也可以出现内闭外脱并见的神昏,则应固脱启闭,标本同治。

4.7 厥证的其他疗法

注意:厥证为危急重病症之一,在急救的同时须着重注意原发病的诊治[14]

4.7.1 体针

实证取水沟、内关、合谷、中冲、劳宫、太冲、涌泉等穴为主[14]

热甚者加十二井、大椎;痰多加丰隆[14]

虚证取百会、气海、水沟、足三里、关元等穴为主[14]

寒甚加灸神阙;多汗加复溜[14]

4.7.2 耳针

4.7.2.1 方一

取心、脑、神门、缘中、下脚端等穴[14]。每次选2~3穴,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14]

4.7.2.2 方二

取心、脑、神门、交感。强刺激捻转,留针30min,每隔5min捻针1次。[14]

4.7.3 电针

神昏闭证,可在针刺劳宫、涌泉穴时,加用电针,以快频率、强电流、连续波刺激20~30min。[14]

4.8 医案

张××,男,38岁。因在烈日下劳累过度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手足厥冷。检查:血压9.3/5.3kPa,脉细微无力。针水沟、内关。水沟用提插捻转手法,内关用捻转手法,持续行针约15min,血压升至13.3/8.6kPa,神志清醒,手足转温。(针灸临证集验)

4.9 厥证患者饮食建议

厥证患者发病时,因不省人事,不能进食,待患者苏醒后,才能根据辨证分型制定食疗方案,以辅助治疗,防止复发。总的来说,由于厥证发病时对机体组织热能消耗很大,因此必须供给足够的营养才有利于患者的恢复。[14]

气虚而厥,宜选用益气健脾、补虚固本、有滋补作用的食物为主[14]

气实而厥宜选用疏肝理气、调和脾胃为主的食物[14]

血脱而厥,宜选用益气固脱、气血并补的食物[14]

气逆血菀而厥,宜选用活血顺气的食物[14]

痰厥患者一般多见于形盛气弱的脾胃虚弱之人,宜选用行气豁痰的食物[14]

食厥患者常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宜选用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食物[14]

4.10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医学纲目·癫痫》:“凡癫痫及中风、中寒、中暑、中湿、气厥、尸厥,而昏眩倒仆,不省人事者,皆由邪气逆上阳分,而乱于头中也……邪气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无知,仆倒于地也。”

《证治准绳·诸中门》:“中食之证,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状似中风,皆因饮食过伤,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气恼,以致填塞胸中,胃气有所不行,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此内伤之至重者。”

《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脱者如大崩大吐或产血尽脱,则气亦随之而脱,故致卒仆暴死……血逆者,即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谓。”

《石室秘录·厥症》:“人有忽然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酣声,痰气甚盛,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而死者,此厥多犯神明,然亦因素有痰气而发也。”

《张氏医通·厥》:“今人多不知厥证,而皆指为中风也。夫中风者,病多经络之受伤;厥逆者,直因精气之内夺。表里虚实,病情当辨,名义不正,无怪其以风治厥也。”

5 癃证之危重者·厥证

厥证指癃证之危重者[14]。《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细如发者,此不足也……病名曰厥。”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9.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7-120.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66.
  6.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34.
  7. ^ [7]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9.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5.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1.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7.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10.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61.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2.
  14. ^ [14]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53-5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