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jué

2 概述

厥为病症名。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1]

厥:1.神志病变;2.四肢部因气血阻逆而出现的逆冷、麻木、酸楚等症;3.癃证之危重者

3 神志病变·厥

厥为病症名。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神志病变。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多数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症。《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1]

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僵冷一类的病证。《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4 四肢部因气血阻逆而出现的逆冷、麻木、酸楚等症·厥

厥为病症名。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指四肢部因气血阻逆而出现的逆冷、麻木、酸楚等症。《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有臂厥、骭厥、踝厥、骨厥、阳厥等名称,详见各条。[1]

4.1 臂厥·厥

臂厥为古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手太阴肺经及手少阴心经的病候。指前臂经脉所过处发生逆冷、麻木、酸楚等症。[2]

4.2 骭厥·厥

骭厥为古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足阳明胃经的病症。指足胫部经脉所过处发生逆冷、麻木、酸楚等症。[3]

4.3 踝厥·厥

踝厥为古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指本经经脉循行小腿部的逆冷、麻木、酸楚等症。[4]

4.4 骨厥·厥

骨厥为古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足少阴肾经的病候。肾主骨,因名。泛指下肢本经脉所过处发生逆冷、麻木、酸楚等症。[5]

4.5 阳厥·厥

阳厥为古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足少阳胆经的病候。阳厥即少阳厥之意。指小腿当经脉所过部分发生逆冷、麻木、酸楚等症。[6]

5 癃证之危重者·厥

厥指癃证之危重者。见《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6]

厥指癃证之危重者。主要症见小便次数多,或身热、喘息,人迎脉躁或太阴脉细如发等。《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病名曰厥,死不治。”

6 上逆,气逆·厥

厥为上逆,气逆。《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则厥,厥则腹满,死。”王冰注:“厥,谓气逆。”

7 肝痹·厥

厥特指“肝痹”,主要症见胁痛,食入腹即吐。《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

8 足逆冷之证·厥

厥特指足逆冷之证。《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血)凝于足者为厥。”王冰注:厥,谓足逆冷。

9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6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67.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1.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50.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7.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