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组织

目录

1 拼音

jī zǔ zhī

2 注解

肌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的收缩活动构成了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例如四肢运动、胃肠蠕动、心脏搏动等。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所以又称肌纤维。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在肌纤维间有神经、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分布。根据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3 骨骼肌

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份是骨骼肌纤维。骨骼肌借肌腱附着在骨骼上。一般说来,它是随意肌,接受躯体神经支配,产生收缩和舒张,完成各种躯体运动。

骨骼肌纤维为细长圆柱形。长1~ 30mm,直径10~100μm,有多个椭圆形细胞核位于周边靠近肌膜处,肌浆中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在肌原纤维之间还有大量的线粒体、糖原颗粒等。

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很细,直径约1~2nm,其长轴与肌纤维的长轴一致,一条肌纤维中含数百到数千条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都显有明暗相间的横纹,由于平行的各条肌原纤维上的明带和暗带都分别在同一平面上,这就使整个肌纤维呈现明暗相间的横纹。因此,骨骼肌又称横纹肌。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在明带中部有色深的间线,称Z线,在暗带中部有较明亮的H带,在H带的中部有色深的中线称M线。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用电镜观察,可见肌原纤维是由许多条粗、细两种肌丝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粗肌丝位于暗带中,长度与暗带相同,约1.5μm,直径约为10nm。M线可能是对粗肌丝起固定作用的某种结构。细肌丝的直径约为5nm,长度约1.0μm,它们的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伸向Z线两侧的明带和暗带,游离于粗肌丝之间,和粗肌丝处于交错和重叠的状态。一个肌节两端的细肌丝游离端之间的距离是H带。明带长度的增减使H带也相应地增减。在肌节的不同位置将肌原纤维横切,从横断面上看到,肌丝在空间上呈规则地排列(图2-14);通过明带的横断面只有细肌丝,它们所在位置相当于六边形的各顶点;通过H带的横断面只有粗肌丝,它们位于正三角形顶点;通过H带两侧的暗带横断面,粗、细肌丝交错存在,每条粗肌丝位于六条细肌丝的中央,这为粗、细肌丝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两种肌丝在肌节内的这种规则排列以及它们的分子结构及其特性,是肌纤维收缩功能的重要基础。关于粗、细肌丝的分子结构及其特性在第四章中叙述。

肌管系统肌管系统是与肌纤维的收缩功能密切相关的另一重要结构。它是由凹入肌细胞内的肌膜(即肌细胞膜)和肌质网(又称肌浆网,即肌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组成。肌膜凹入肌细胞内部,形成小管,穿行于肌原纤维之间,其走行方向和肌原纤维相垂直,称横管又称T管。低等动物如蛙骨骼肌的横管位于Z线水平,而哺乳类动物骨骼肌的模管则位于明带和暗带交界的水平,横管与细胞外液相通。肌原纤维周围还包绕有另一组肌管系统,即肌质网,它们和肌原纤维平行,故称纵管,又称L管。纵管互相沟通,并在靠近横管处管腔膨大并互相连接形成终池。这使纵管以较大的面积和横管相靠近,每一横管和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横管和纵管的膜在三联体处很接近,二者之间仅有约12nm的间隙。这种结构有利于细胞内外信息的传递。肌质网膜上有丰富的钙泵,它可将肌浆中的Ca2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

4 心肌

心肌分布于心脏,属于不随意肌。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心肌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在完整机体内,它受植物神经调节。心肌纤维呈短柱状,也显横纹,肌节的结构与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心肌有以下特点:心肌纤维有分枝,并互相连接。其连接处称闰盘。在电镜下观察,闰盘系中间连接、缝隙连接等细胞连接结构。因此,闰盘对心肌细胞间连接的牢固性以及兴奋在心肌细胞间的迅速传导均起重要作用;每一心肌纤维一般只有一个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肌原纤维不如骨骼肌那样规则和明显;横管较粗,细心肌纤维中横管较少甚至缺乏,纵管和终池不发达,三联体极少,因而心肌的贮Ca2能力较骨骼肌纤维低,心肌细胞内的Ca2需不断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心肌肌浆丰富,线粒体特别多,这与它能持久地进行节律性收缩的特点相适应。

5 平滑肌

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中央。平滑肌纤维内也有粗细两种肌丝,二者的数量比约为1∶12~15。细肌丝围绕粗肌丝排列,但它们的排列不象骨骼肌内那样整齐有序。肌质网不发达,无横管,仅肌膜向内凹陷形成许多小凹,所以肌管系统极不完备。平滑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脏平滑肌(胃肠道、输尿管、子宫的平滑肌等)。此类平滑肌有自动节律性兴奋和收缩,在功能上接近心肌;另一类平滑肌(睫状肌、虹膜和竖毛肌等)无自动节律性,细胞直接由神经支配其活动,在功能上接近骨骼肌。此外,小血管壁的平滑肌虽有轻度自动节律性,但其活动主要由神经来控制,可列入后一类平滑肌。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