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龋齿

目录

1 拼音

jí xìng qǔ chǐ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湿性龋齿

4 疾病分类

口腔科

5 疾病概述

龋齿是龋病的俗称,它是一种很常见牙体硬组织疾病,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牙齿的牙釉质、牙本质或牙骨质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龋病临床表现,形式上被分为原发性龋和继发性龋。而急性龋是原发性龋的一种,它病变进展快。在儿童或青年人,病变的牙组织颜色浅,质地软而湿润,牙髓组织由于病变的快速而无法或很少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因此容易受到感染而发生牙髓病变。同时儿童患有龋病有碍于食物咀嚼,有碍于营养的消化吸收,由于咀嚼力的下降,其刺激颌骨生长发育的作用下降。在面部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和患舍格林氏综合征的患者及由于其他原因引起唾液分泌减少的病人,其龋病发展迅猛,且常累及多数牙齿,称为猛发性龋。对于这些患急性龋病和猛发性龋病的患者,更应尽早补牙治疗,以阻止龋病的快速发展。

如果患了龋病就应尽可能地早修补,因为龋洞经过修补后可以阻止龋病病变的发展,及早恢复牙齿的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

6 疾病描述

又称湿性龋齿,多见于獐或青年人。

7 症状体征

龋齿病是在微生物、食物和宿主等3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这是龋病病因的叁联因素理论。后因时间因素的补充,叁联因素理论发展成为四联因素理论。即龋病发生于敏感的牙、致龋菌群及牙菌斑、蔗糖等细菌底物以及一定的时间等4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

1、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是某些乳杆菌和放线菌属。这些细菌具有利用蔗糖的产酸能力、对牙体表面的附着能力以及耐酸能力等致龋特性。在牙菌斑存在的条件下,细菌作用于牙,致使龋病发生。

2、食物 蔗糖等糖类食物在口腔中可作为细菌分解产酸的底物。

3、宿主 影响龋病的宿主因素主要包括牙和唾液。

8 疾病病因

龋损呈浅棕色,质地湿软。病变进展较快。

9 病理生理

龋齿病是牙体硬组织即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龋病初期牙体硬组织发生脱矿,牙釉质呈白垩色。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呈黄褐色或棕褐色。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牙体组织疏松软化,发生缺损,形成龋洞。牙因缺乏自身修复能力,一旦形成龋洞,则不可能自行恢复。

10 诊断检查

X线片检查有利于发现隐蔽部位的龋损,还可采用荧光显示法、显微放射摄影方法或氩离子激光照射法帮助诊断。

11 治疗方案

(1)化学疗法 化学疗法是用化学药物处理龋损,使病变终止或消除的方法。 75%氟化钠甘油糊剂、8%氟化亚锡溶液、酸性磷酸氯化钠(APF)溶液、含氟凝胶(如1.5%APF凝胶)及含氟涂料等, 10%硝酸银和氨硝酸银。

(2)再矿化疗法是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再矿化液含有不同比例的钙、磷和氟。将浸有药液的棉球置于患处,每次放置数分钟,反复3-4次。亦可配制成漱口液,每天含漱。

(3)窝沟封闭。

(4)修复性治疗。

12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

13 特别提示

我国人群中约有40%~60%的人患有龋病,儿童患龋率更高,达70%以上,使龋病得以流行,尤其是儿童乳牙更为明显,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根面龋亦在增长,这些都严重影响人们的口腔和全身健康。

13.1 龋齿预防

1、注意调整饮食结构:糖是牙齿龋坏的“祸根”,要预防龋病必须控制食糖用量。对食物要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对于儿童,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尤其应多吃些含有磷、钙、维生素类的食物,例如黄豆和豆类制品、肉骨头汤、海带、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对牙齿的发育,钙化都有很大的好处。儿童还应改掉两餐间吃甜食的习惯,特别是睡前吃糖的习惯(对牙齿的危害最大),也不要让幼儿含着奶头或糖果睡觉。少吃黏性甜食如奶糖、蛋糕等。

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以减少食物残渣的存积和发酵,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母亲应在每次喂养后,将食指用清洁的纱布包好,蘸温开水擦洗孩子的牙面,以保护新萌出的乳牙,幼儿可先由家长帮着刷牙,以后逐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平时要注意自我经常检查口腔,每半年至1年可请口腔医生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龋齿,及时治疗。由于儿童乳牙龋病发展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发现情况,及时就医。

4、采取防龋措施:不论是在牙齿表面涂氟化物,或控制饮水中的含氟量,均有显着的防龋效果,但儿童时期要防止氟素过多,否则不仅会妨碍牙齿的发育,甚至还会引起全身氟中毒。近年来应用窝沟封闭剂涂擦于儿童的牙齿表面,封闭容易发生龋坏的窝沟、点隙等部位,起到了很好的预防龋齿作用。对于成人可经常饮些茶水,也有很好的防龋保护牙齿作用,因为茶水中含氟量比较高。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幼儿不直自行使用,以免吞下过多的氟,引起氟中毒)。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