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散

目录

1 拼音

jiǔ xiān sǎn

2 英文参考

Nine Immortals Powd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iuxian powd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九仙散同名方剂约有七首。其中《医学正传》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人参10g、款冬花10g、桑白皮10g、桔梗10g、五味子10g、阿胶(烊化)10g、乌梅10g、贝母5g、蜜炙罂粟壳15g,具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之功效。主治久咳肺虚证。本方是治疗久咳伤肺,气阴两虚的常用方。现代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属气阴两亏证者。

4 《医学正传》方之九仙散

该方剂中枢性镇静、镇咳作用以及平喘、祛痰作用可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进行对症治疗,对心血管及血流变学的影响可有力地治疗和预防并发肺心病,对免疫功能的积极作用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可从病因机制上对上述疾病进行治疗。由于罂粟碱等对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用量不宜过大,特别是痰多时不宜使用该方剂,不利于痰液排出。但其抗炎力度不大,除免疫作用外,还可能由于人参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兴奋作用而发挥抗炎作用[1]

4.1 组成

人参10g、款冬花10g、桑白皮10g、桔梗10g、五味子10g、阿胶(烊化)10g、乌梅10g、贝母5g、蜜炙罂粟壳15g[2]

4.2 用法

上为末,每服9g,白汤点服,嗽住止后服。[3]

4.3 功用主治

《医学正传》方之九仙散具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之功效。主治久咳肺虚证。症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3]

4.4 方解

久咳伤肺,肺气虚损,必致咳嗽不已,甚则气喘;肺主气属卫,肺气虚损,则卫外不固,而致自汗;久咳既伤肺气,亦耗肺阴,肺阴亏损,虚热内生,炼液成痰,故痰少而黏,脉虚而数。治宜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佐以化痰之法。方中重用罂粟壳,其味酸涩,善能敛肺止咳,为君药。配伍五味子、乌梅之酸涩,收敛肺气,以加强敛肺止咳之效,为臣药。人参补益肺气;阿胶滋养肺阴;款冬花、桑白皮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贝母止咳化痰,合桑白皮清肺热,以上共为佐药。使以桔梗宣肺祛痰,载药上行,与以上诸药配伍,则敛中有散、降中寓升,但总以降、收为主,故为治疗久咳肺虚之良方。[3]

4.5 运用

1.本方是治疗久咳伤肺,气阴两虚的常用方。临床上以久咳不止,气喘自汗,脉虚数为证治要点。[3]

2.加减法:哮喘甚者,加胡桃仁、蛤蚧、苦杏仁;气虚明显,加黄芪、白术;阴虚火旺者,加北沙参、麦冬;咳痰时带有血丝者,加白及、白茅根。[3]

3.使用注意:对久咳而内多痰涎,或咳嗽而外有表证者忌用,以免邪留不去。方中罂粟壳不宜多服、久服。故方后注日:“嗽住止后服。”[3]

4.6 现代适应证

[3]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久咳肺虚、气阴两亏者,可以本方加减使用。

4.6.1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患者连续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或每年咳嗽2个月以上,连续超过2年并除外心肺和其他疾病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其病因主要是机体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外周常常见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害气体、尘埃吸入、过冷过热、空气干燥等,常见感染微生物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者。同时吸人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花粉、粉尘或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或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等细菌蛋白质的过敏以及体内的因素等均是常见的病因。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生长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等作用对支气管黏膜破坏,从而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渗出和原核细胞浸润等,慢性期主要是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两肺支气管内可闻及干湿哕音为主要表现。

4.6.2 肺气肿

肺气肿大多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发展而来。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由于上述病原微生物造成支气管黏膜不同程度的纤维增生或溃疡,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塞以及细支气管周围炎,从而造成纤毛运动障碍和痰液分泌增多,痰液不易排出而阻塞,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壁溃疡、破坏,形成肉芽组织和机化,小支气管塌陷,从而形成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时,肺弹力组织破坏,肺泡壁破坏抑制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均膨胀扩张。初期肺活量可正常,后期肺活量下降,肺血管痉挛,血容量及血黏滞度增加,再加上肺毛细血管床减少,从而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最后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

4.7 药理作用

[4]

4.7.1 镇咳祛痰作用及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罂粟壳所含吗啡、可待因均有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吗啡作用于呼吸中枢阿片受体,降低脑干呼吸中枢对CO2张力变化的敏感性,抑制桥脑调节中枢使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无兴奋作用。同时二者可直接作用于咳嗽中枢,抑制咳嗽反射,从而起到镇咳作用。臣药五味子对呼吸有兴奋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影响,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使之趋于平衡,这样可防止罂粟壳对呼吸中枢的抑制太过;五味子有镇咳祛痰、镇静、镇痛、降低体温作用,可使大脑皮质SOD活性显著升高,对大脑有保护作用。佐药人参对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调节作用,提高大脑功能,这样有利于对呼吸中枢兴奋及抑制的调节,使之平衡;人参能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脑内神经递质Ach的合成与释放,提高脑内DA和NA含量,促进神经细胞发育,增加脑重量及大脑皮层厚度,增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上层的突触数目,提高海马区神经之功能,保护神经细胞,降低其死亡率,增加脑血供,增加脑供氧,改善脑能量代谢,增加大脑记忆和学习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人参还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甲状腺功能,促进胰岛素释放,提高抗应激能力。款冬花有非常显著的镇咳作用,并有祛痰平喘作用。桑白皮有镇痛、镇静作用,同时有镇咳、祛痰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可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乙酰胆碱和过敏原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具有平喘作用。贝母有镇咳、祛痰作用;同时低浓度的贝母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扩张作用。使药桔梗煎剂能使呼吸道黏液分泌显著增加,作用强度与氯化铵相似,故有祛痰作用;同时桔梗提取物有明显镇咳作用,而且有镇静、镇痛、降温作用。

4.7.2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罂粟壳所含罂粟碱能松弛全身血管,对痉挛的动脉作用更明显;能降低椎动脉、肾动脉、冠状动脉血管阻力及总外周阻力,降低主动脉压及左室舒张末期压,使椎动脉、主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大剂量罂粟碱能防治心律失常;其所含吗啡及可待因能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可能与吗啡受体的激动作用导致交感张力降低及抑制交感反射有关。臣药五味子也有降血压作用,通过阻断心肌β1受体可减慢心率及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细胞内RNA和心肌细胞代谢酶活性,加强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同时增加冠脉血流量,临床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乌梅果汁可提高人血液流动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H2O2诱导的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转化活性,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佐药人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大输出量,具有强心作用;同时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慢心率及抗心律失常;对冠状动脉、脑及眼底等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小剂量升血压,大剂量降血压,治疗量对血压无影响,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对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对低血压和休克病人又能使血压回升,具有抗休克作用;同时能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人参皂苷能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合力,向组织释放更多的氧,抑制血浆中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和使PGI2/TXA2的比值降低,从而对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起到抑制作用,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人参皂苷能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硬化形成。阿胶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改善微循环,能使内毒素休克引起的血压下降、总外周阻力升高、血黏度升高、微循环障碍减轻或尽快恢复正常,具有抗休克作用。款冬花酮有升高血压作用,可提高失血性心肌收缩力和输出量,使心肌力量-速度向量环恢复得更接近正常。佐药桑白皮正丁醇提取物使心房收缩频率及收缩力明显增加,水提取物产生轻度的抑制作用;其水煎剂及水提取物则有持久的降血压作用,其所含菜根皮素、菜根酮等可抑制血小板中TXB2的生成。川贝母有明显的扩张周围血管、降血压作用,贝母水溶成分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桔梗则有降血压和降血脂作用,同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

该方剂对心血管及血流变学的影响,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发肺心病可进行防治。

4.7.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臣药五味子有与人参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五味子粗多糖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升高外周血WBC数量,五味子油乳剂可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合成。乌梅能中和过敏原,具有抗过敏作用;乌梅多糖可激活人血补体旁路途径及凝集反应等,同时促进脾细胞分化。佐药人参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广泛的影响,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人参不仅对正常动物而且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也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人参皂苷通过增高cAMP促进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继而促进了淋转反应;人参花皂苷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血清特异性抗体浓度,提高血清IgG、IgA、IgM的水平;对于脾脏,人参皂苷可增加脾脏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促进IL-2的产生和提高脾脏NK细胞功能;人参三醇可促进IL-1基因表达而可促进IL-1的生成;人参多糖亦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补体生成,诱生肿瘤坏死因子,调整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人参还具有抗应激作用,提高机体抗高温、抗低温、抗缺氧、抗疲劳、抗辐射能力及抗衰老作用。阿胶能促进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作用,提高机体特异玫瑰花环形成率,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对抗氢化可的松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促进NK细胞功能;同时阿胶也有提高机体抗疲劳、抗辐射和抗耐寒能力。使药桔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4.7.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臣药五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肠道沙雷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乌梅除对上述细菌有抑制作用外,同时还对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白喉及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变形杆菌及真菌有抑制作用。佐药款冬花乙醇提取物可抑制蜡样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川贝母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水浸液能抑制星形奴卡菌。桑白皮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外,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须发癣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4.7.5 抗炎、抗氧化作用

臣药五味子所含五味子酚、五味子素对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能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对心、肝、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乌梅水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有显著清除作用。佐药人参所含人参皂苷R0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炎症渗出、水肿,降低炎性组织中的羟脯氨酸浓度,降低炎性因子IL-1、IL-6、IL-8的产生。人参可提高SOD及CAT活性,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具有十分显著的抗氧化损伤作用。阿胶有消肿作用。款冬花乙醇提取物及贝母有抗炎消肿作用。款冬花和桔梗水提液对巨噬细胞NO的释放有调节作用,从而对炎症的毛细血管扩张、渗出、水肿及肉芽细胞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8 歌诀

九仙散用乌梅参,桔梗桑皮贝母承;粟壳阿胶冬花味,敛肺止咳气自生。[4]

4.9 摘录

《医学正传》

5 《卫生宝鉴》卷十二引太医王子昭方之九仙散

5.1 组成

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一两,贝母半两,罂粟壳(去顶,蜜炙黄)八两[5]

人参 款冬花 桑白皮 桔梗 五味子阿胶 乌梅各30克 贝母15克 御米壳24克(去顶,蜜炒黄)

5.2 功能主治

《卫生宝鉴》卷十二引太医王子昭方之九仙散功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原治一切咳嗽。近代常用于久咳不已,肺气虚弱,咳甚则气喘自汗,脉虚数者[5]

5.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白汤点服。嗽停,止后服。[5]

5.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5.5 各家论述

《中医方剂学》:本方主治久咳不愈,以致肺气耗散,肺阴亏损之证。久咳不已,伤肺伤气,用人参以补气,阿胶以补肺;喘则气耗,用五味子之酸收,以敛耗散之肺气;益以乌梅、罂粟壳敛肺止咳;复用款冬、桑皮、贝母止咳平喘,兼以化痰;桔梗载药上行。合用具有益气、敛肺、止咳之效。凡咳嗽经久不愈,气耗阴亏,咳喘自汗者,本方较为合适。若痰涎壅盛,或外有表邪者,切勿误用,以免留邪为患。

5.6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二引太医王子昭方

6 《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之九仙散

6.1 处方

柴胡、苍术(米泔浸去粗皮,剉炒燥)各二两,赤芍药、荆芥、甘草各六钱半,麻黄(剉去节,汤泡滤,焙干)、川芎、薄荷(连梗)各半两,旋覆花三钱[5]

6.2 制法

为末[5]

6.3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加生姜二片,葱一根,水煎,不拘时服[5]

6.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之九仙散主治诸般目疾,不拘岁月远近[5]

7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方之九仙散

7.1 处方

黄芩、荆芥、赤芍药、菊花、川芎、当归、甘草、白芷、木通各一钱[5]

7.2 制法

为粗末[5]

7.3 用法用量

水煎,食远服[5]

7.4 功能主治

功能清降虚热,治心经虚热,目眦赤脉,起于小眦者[5]

8 《儒门事亲》卷十五方之九仙散

8.1 处方

九尖蓖麻子叶3钱,白矾(飞过)2钱。

8.2 功能主治

《儒门事亲》卷十五方之九仙散主治咳嗽痰涎。

8.3 用法用量

上用猪肉4两,薄批,棋盘摊开,掺药2味,荷叶裹,文武火煨熟。细嚼,白汤送下,后用干食压之。

8.4 摘录

《儒门事亲》卷十五

9 《活幼心书》卷下方之九仙散

9.1 处方

柴胡(去芦)2两,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2两,赤芍药6钱半,荆芥6钱半,甘草6钱半,麻黄(不去根节)半两,川芎半两,薄荷(和梗)半两,旋覆花(去老梗)3钱。

9.2 功能主治

《活幼心书》卷下方之九仙散主治诸目疾,不拘岁月远近。

9.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葱1根,煎7分,不拘时温服。

9.4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10 《银海精微》卷上方之九仙散

10.1 别名

九仙饮、九仙丹

10.2 组成

黄芩、荆芥、甘草、赤芍药、菊花、川芎、当归、木通、白芷各等分。

10.3 主治

《银海精微》卷上方之九仙散主治心经虚热,小眦赤脉传睛,眼通红,久不退。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用水煎,食后服。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6 附注

九仙饮(《眼科全书》卷四)、九仙丹(《眼科全书》卷六)。

10.7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上

11 参考资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11.
  2. ^ [2]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 [3]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09.
  4. ^ [4]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09-311.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