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概述
九味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4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方之九味汤
4.1 处方
姜厚朴、橘皮、白术、诃子皮、防风、炙甘草、桂心、黄芪、细辛各一分[1]。
4.2 制法
为粗末[1]
4.3 九味汤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普济方》卷二十六引《护命》方之九味汤
5.1 处方
黄耆(锉)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陈皮(汤浸,去白,焙)1分,白术1分,诃黎勒皮1分,防风(去叉)1分,甘草(炙,锉)1分,桂(去粗皮)1分,细辛(去苗叶)1分。
5.2 功能主治
肺气虚冷,胸中气微,不能太息,形体怯寒,鼻多清涕。
5.3 九味汤的用法用量
上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9分,去滓,空心温服。
5.4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六引《护命》
6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方》
6.1 组成
半夏4两,紫菀2两,款冬花2合,蜜1合,桂心2两,生姜2两,细辛2两,阿胶2两,甘草2两。
6.2 主治
6.3 九味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半夏,取6升,去滓;纳诸药,煮取2升5合,5岁儿服1升,2岁服6合。
6.4 附注
本方用法中“以水一斗”,原书作“以水一升”,据《幼幼新书》改。
7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九味汤
- 《普济方》:[卷二十六肺脏门]肺虚(附论)
)上为散。每服三钱。粥饮调下。不拘时。日三服。九味汤(杨子建护命方)治肺气虚冷。胸中气微。不能太息...
- 《医宗金鉴》:[卷三删补名医方论]活人败毒散
峻剂,故稍从其轻者,此羌活汤,败毒散所由立也.九味汤主寒邪伤营,故于发表中加芎,地,引而入血,即借...
- 《删补名医方论》:[卷三]删补名医方论(三)
峻剂,故稍从其轻者,此羌活汤、败毒散所由立也。九味汤主寒邪伤营,故于发表中加芎、地,引而入血,即借...
- 《幼幼新书》:[卷第十六]咳嗽作呀呷声第四
不和门中。)《婴孺》治少小咳嗽肺胀,咽中水声。九味汤方细辛桂心阿胶(炙)甘草(炙)紫菀款冬花(各二...
-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中焦热结
,唇肿口生疮,咽喉壅塞。舌本强硬,烦躁昏倦。射干汤方射干升麻枳壳(去瓤麸炒)大黄(制炒各一两)羚羊...
- 更多古籍中的九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