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九味藏紫菀花散 (最后修订于2009/3/24 13:01:47)[共485字]
摘要: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uweiZangziwanhuaSan英文名标准编号WS3-BC-0251-95处方藏紫菀花800g马蔺子400g粗糙紫堇400g亚大黄400g大黄400g肉豆蔻300g诃子400g丁香300g安息香300g制法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棕黄色,球形或近球形,具3孔沟,表面具刺状突起,极面每裂片5~6刺,中部有疣状突起;冠毛碎片为多细胞组成的毛状物,胞壁稍厚,顶端渐小成刺状;非腺毛碎片可见,由多个细胞组成,顶端细胞细长。花粉粒无色或微黄色,极面观三角形;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石细胞成群或散在,浅黄色或鲜黄色,呈长卵形,分枝形成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明显。外胚乳细胞碎片,呈多角形,内含红棕色、鲜红色或黄棕色色素物。草酸钙簇晶大型,其棱角钝或尖,直径可达90μm。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瘟疫症寒性“龙”病,“黄水”病。用法与用量一次0.9~1.5g,一日3~4次规格每袋装15g。贮藏密闭,防潮。四川省阿坝州药品检验所四川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关于下发蒙藏维药说明书【主要成份】项排序内容的通知
丸【主要成份】渣驯膏、麝香、红花、豆蔻、唐古特乌头、异叶青兰、诃子(去核)、力嘎都、熊胆。九味獐牙菜丸【主要成份】獐牙菜、波棱瓜子、唐古特乌头、苦荬菜、兔耳草、角茴香、川木香、金腰草、小檗皮。九味藏紫菀花散【主要成分】藏紫菀、大黄、亚大黄、马蔺子、黄堇、肉豆蔻、丁香、安息香。三十五味沉香丸【主要成份】沉香、白沉香、檀香、降香、红花、丁香、肉豆蔻、悬钩木、马钱子(制)、安息香、铁棒锤、麝香等三十五
- 《古今名医方论》:[卷二九味羌活汤、活人败毒散]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一名冲和汤)四时发散之通剂(合论一条)羌活防风川芎白芷细辛苍术黄芩甘草生地加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服。《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公元1644-1911年
- 《目经大成》:[卷之三散阵]九味羌活汤十九
高巅清阳之分。是方羌活、防风、苍术、细辛、芎、白芷皆辛散之品,可以疏风,亦可以除湿,所谓辛药能疏风,风药能胜湿也。其芩、地、生草,风湿相搏,必有内热,凉平协镇,荣卫乃和。然阴虚、气弱人,即见前症,当于补阵求方,此九味八用不着,羌将焉活。诗曰∶生地黄如芩,苍术白于芷,草上过辛风,芎活无比。《目经大成》清·乾隆六年黄庭镜草成此书,此后四易其稿,但未付梓。弟子邓学礼得悉此书后于嘉庆十年刊行公元1741年
- 计算机辅助分析赭朴九味润燥汤的制方及其制剂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赭朴九味润燥汤的制方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建立中药复方方解和质量控制指标选择的方法。方法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对处方中的诸药量化处理,利用SPSS11.15软件中HierarchicalClusterAnalysis处理数据,阐明方义。然后依据中医制方理论,计算类内和类间每味药与其余药的相关指数(即相关系数的平方)的均值,把该值最大的药作为质量控制主要指标。结果方中诸药分类符合
- 腰肌劳损可试试九味羌活制剂
劳累后加重,休息时减轻,患者需经常改变体位来减轻疼痛,疼痛可与气候变化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牵扯不适感。不能胜任弯腰动作,弯腰稍久,直腰困难。感受外感风寒湿邪等引起的腰肌劳损疼痛,可选用九味羌活制剂治疗。 九味羌活汤的药物组成:羌活15克,防风15克,苍术15克,细辛3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地黄10克。根据症状临床可加减应用。该方药的功效为:发汗祛湿,兼
-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脾脏上)70方
1治舌本强直或梦歌乐而体重不能行宜泻热汤方:前胡、茯苓、龙胆、细辛、芒消(各三两)、杏人(四两)、玄参、大青(各二两)、苦竹叶(切一升)。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食后服。射干煎方,主治同前。射干(八两)、大青(三两)、石膏(十两一作一升)、赤蜜(一升)。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蜜,煎取二升,分三服。2治脾热面黄目赤,季胁痛满方:半夏(八两一)、枳实、栀
- “九味家安汤”治疗9种常见病
从医数十年,越来越体会到,有不少疾病如果能及时在家庭自疗,就不必上医院。这对身体健康、工作、经济都有积极的意义。以下介绍作者运用自拟“九味家安汤”加减治疗9种常见病。若读者能够掌握运用,可收药到病除之效。 一、治疗痔疮 槐花12克,地榆12克,生地15克,当归6克,黄芩10克,赤芍9克,虎杖15克,甘草6克,蜜枣5枚。加水煎成300毫升,待药温后分2次服。 随症增减: (1)如大便出血
- 九味牛黄丸
九味牛黄丸药品名称:九味牛黄丸生产企业:西藏自治区藏药厂批准文号:ZZ-8109藏卫药准字(1996)第000030号规格:每10丸重5g剂型:丸剂省份:西藏申请编号:96213公告号:13公告日期:1997-9-1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1997-9-1保护终止日:2004-9-1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97081证书号:97063保护品种号:ZYB20797063是否同品种:非同品种功能主治
- 《内经药瀹》:[卷八]五宜
素问五藏生成篇心欲苦王冰曰合火故也骥案周礼疾医五味注醯酒饴蜜姜盐之类疏谓醯即酸酒即苦饴蜜即甘姜即辛盐即咸此即五味酸苦辛咸甘注云攻其嬴养其不足者夏时病者则五味中食甘五谷中食稷以甘稷是土之合味土所克水是攻嬴也土生于火土是火之子食甘稷是子养母之道是养不足也嬴与不足皆病非其所欲此言欲者其本也食医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言其本也疏夏多苦者南方火味苦属夏夏时调和食苦多于余味一分故云夏多苦秋多辛者金
- 九味延胡汤治疗牙痛69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九味延胡汤;牙痛2003年至2008年笔者对诊治的69例牙痛患者采用九味延胡汤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3年至2008年医治牙痛患者69例,男31例,女38例,年龄15~58岁,平均37岁,病程3~9天,临床表现为特发性牙痛,牙槽脓肿,痛连三叉神经及腮腺部,上牙痠痛,下牙胀痛、隐痛,缺牙处痛,牙周发炎血肿,伴面颊偏肿,口腔糜烂,食物痛楚,夜不能寐
- 九味牛黄丸
九味牛黄丸药品名称:九味牛黄丸生产企业:青海省藏药制药厂批准文号:ZZ-8109-青卫药准字(1997)第000380号规格:5g/10丸剂型:水丸省份:青海申请编号:97324公告号:18公告日期:1998-11-18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1998-9-17保护终止日:2004-9-1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98183证书号:97063-1保护品种号:ZYB20797063-1是否同品种:同
- 九味羌活汤“治杂病有神”——解读川芎肉桂汤
合方,共祛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之邪。无“少阴心热”与“太阴肺热”,故不用生地黄、黄芩。寒湿久滞经络,久郁必有伏热,故用防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同时加用辛甘热之肉桂治寒,用“气暖,味甘”之炒神曲“益胃气”。因正值“冬三月”,为东垣“随时用药”之例。加用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伍川芎以治瘀通经络。方中防己用酒防己,取其通经络。煎药用“好酒三大盏”,取其“主行药势”,“能行
- 九味羌活丸
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处方羌活 150g 防风 150g 苍术 150g 细辛 50g 川芎 100g白芷 100g 黄芩 100g 甘草 100g 地黄 100g制法 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检查 总灰分不得过7.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挥
-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四(小肠腑)85方
1治小肠热胀口疮柴胡泽泻汤方:柴胡、泽泻、橘皮(一方用桔梗)、黄芩、枳实、旋复花、升麻、芒消(各二两)、生地黄(切一升)。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芒消,分三服。2大黄丸,调小肠热结满不通方:大黄、芍药、葶苈(各二两)、大戟、朴消(各三两)、杏人(伍拾枚)、巴豆(柒枚)。右七味末之,密和丸饮服,如梧子大,大人七丸,小儿二三丸日二。热去,日一服。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穴侠中管两
- 《医方简义》:[卷二伤寒]九味羌活汤
治两感症之缓症。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细辛(五分)苍术(一钱)白芷(五分)川芎(八分)黄芩(一《医方简义》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1年
- 《目经大成》:[卷之三寒阵]九味芦荟丸二
芦荟木香胡黄连川黄莲青皮鹤虱雷丸芜荑(各一两)麝香(二钱)神曲(糊丸,青黛为衣。)小儿疳积上眼,此方主之。疳毒本伤脾胃,医家皆以肝言,何也?盖木原出于土,土有肥浊,必淫入木,风不能胜湿,乃自甚而生火,克乎脾胃。是病本在土而标在肝也。今而目病,则标急于本耳。故以芦荟、胡连、川连、雷丸、鹤虱、芜荑,群队苦臊之品入肝,以清疳毒,杀疳虫,复以麝香、木香、青皮疏其陈腐抑郁之气,而使土木相安,用神曲、青黛者,
- 《退思集类方歌注》:[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汤类]〔附〕九味羌活汤
)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各一钱)加生姜、葱白煎。(自汗,去苍术,加白术。胸满,去生地,加枳壳、桔梗。喘,加杏仁。夏月,加石膏、知母。汗下兼行,加大黄。药备六经,治通四时,用者当随证加减,不可执一。)九味羌活(汤)张元素,辛防苍芷葱姜互。(羌活入足太阳理游风,细辛入足少阴散伏寒,苍术入足太阴去湿,白芷入足阳明散风,防风、葱、姜通发周身之汗)。益以芩草监辛温,(诸药气味辛温,恐其僭亢,故用黄芩苦寒以监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九味羌活汤
主两感伤寒,及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羌活防风苍术(一钱五分)细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一钱)生姜、葱白水煎服。吴昆曰∶非其时而有其气,长幼之病多相似。药之辛者,得天地之金气,于人则为义,故能匡正而黜邪,羌活苍细芎芷皆辛物也,邪在太阳治以羌活,邪在阳明治以白芷,邪在少阳治以黄芩,邪在太阴治以苍术,邪在少阴治以细辛,邪在厥阴治以川芎,防风为诸药之卒,徒生地去血热
- 《伤寒括要》:[卷下杂方凡五十六方]九味羌活汤
羌活防风苍术白芷川芎生地黄芩细辛甘草一名冲和汤。主天令温热之候。用此方以发散风寒。按陶节庵。用此方于春夏秋三时。发散伤寒。以代桂枝麻黄汤用。虽然。亦不可太泥也。如天令尚寒。麻黄桂枝。仍不可缺如非盛夏。黄芩生地。亦勿轻投。倘挟暑邪。必入香薷扁豆。倘遇呕吐。必入半夏藿香。气弱脉虚。可进人参。足冷脉沉。因肾虚房劳复感寒邪。则当温经散寒。此方即在禁例矣。虽当热令。而其人无血虚烦热者。芩地亦不敢肆用也。《伤
- 《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九味羌活汤
细辛(半两治足少阴肾苦头痛。)川芎(一两。治厥阴头痛在脑。)白芷(一两治阳明头痛在额。)生地黄(一两。治少阴心热在内。)黄芩(一两治太阴肺热在胸。)甘草(一两。能缓里急调和诸药。故有国老之称。)以上九味。虽为一方。然亦不可执。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其效如神。咀。水煎服。若急汗(准绳作急欲汗)热服以羹粥投之。(准绳作以热汤助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也。脉
- 和阵
若得喜食增食,初一二日间不可太饱,恐药力尚浅,胃气再伤,不得转运也。或用美食以助药力而滋胃气,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之沉降也。亦可小役形体,使胃气升发,切勿大劳,致令复伤,但以胃气安静为尤善。海藏白朮汤二六治风湿恶寒脉缓。白朮,防风,甘草。右?咀,加生姜煎服。<济生>白朮汤二七治五脏受湿,欬嗽痰多,气喘身重,脉濡细。白朮,橘红,半夏,茯苓各二钱,炙甘草,一钱。水一锺半,姜五片,煎七分。食远服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一切痈疽诸疮膏药
煎,用槐枝搅匀,候稀稠得所,滴水内如珠即止,每用随疮大小贴之。治一切痈肿疮疖。乳香膏方清油(一斤)皂荚(五握去皮锉)葱白(五握锉)铅丹团粉(各六两)松脂(四两)乳香(一两)当归(一两)桂心(一钱)上九味,先将清油,于铫子内,慢火煎热,入皂荚葱白桂心,以煎令黄赤色,滤去滓后,下松脂乳香,沸下粉铅丹当归,同熬成膏,滴在水碗中成珠子,于瓷合内盛,以故帛上摊,每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木通膏方木通(二
- 《内经药瀹》:[卷九]五过
论中周礼医师甘以养肉注甘土味土含载四者似肉疏谓金木水火非土不载如人之肉亦含载筋骨气脉故云似肉故以甘养之与此甘走肉义同和缓柔润则虫动史记仓公传薄吾病蛲瘕案病得之寒湿宛笃化为虫中藏经有伏蛔白肉肺胃赤弱蛔九种古有伏蛔白肉肺膈赤蛲九种伤寒胃中冷必吐蛔夫胃寒则从湿化风木乘之蛔乃生横着曲直左右上下者虫病也药不中与也又传尸有六代虫又有肝劳热心劳热脾劳热肺劳热肾劳热皆有虫大抵诸虫皆因饮食不节或饥饱失宜或过飧腥脍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小儿慢惊风
遗尿者,皆所不治。治小儿慢惊体热,忽发吐逆,夜多啼叫,或泄或秘,变成慢惊,或为疳疾,定搐搦,坠痰涎,镇心疗疳。如圣青金丸方龙脑(一钱)香墨(一钱半)使君子(两枚面裹慢火煨熟)腻粉麝香(各一分)白面上九味,同研匀细,滴井华水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慢惊者,用冷薄荷水化下,服讫即睡,睡觉取下涎,从大便出立愈,后更与三两服,如些小惊及急惊,只服半丸。治小儿慢惊虚困,痰涎不利。羌活丸方羌活(一两)白僵
- 《圣济总录》:[卷第四十三心脏门]心实
实之病,甚则口苦引饮无度,体背生疮,以至股膝胫皆痛,法宜泻之。治心实热。茯神汤方茯神(去木)麦门冬(去心焙各三分)木通(锉)桂(去粗皮)知母紫菀(洗切)升麻(各半两)竹茹(如鸡子大)赤石脂(一两)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井华水一盏半,入枣一枚去核,煎至一盏去滓,早晚食前临卧温服。治心实热梦多惊恐,畏惧不安。石膏汤方石膏(四两碎研)人参知母(焙)赤石脂栀子(去皮)芍药白术茯神(去木)紫菀(洗切上
- 论列方外科下
正散寒百十五。五苓散和一八二。三气饮新热十七。四七汤和九七。六味丸补百二十。二神丸热百五十。理中汤热一。生脉散补五六。还少丹补一三五。芎归汤痘十五。内塞散外二三。圣愈汤补九十。玉露散妇八九。排脓散外一六二。宁肺散补六二。桔梗汤外一五一。八珍汤补十九。四顺散外一五四。五积散散二九。四生散外一八七。十宣散痘十四。五宝丹外二百五。四神丸热一五一。八味丸补一二一。归脾汤补三二。大营煎新补十四。右归丸新补五
- 北京藏医院藏医学继续教育首批藏医学员结业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联合举办,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旺堆教授主讲的“2010全国首届藏医高级研修班结业典礼”在北京藏医院(www.80666666.com)举行。国家民委文宣司、北京藏医院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向来自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北京的65名学员颁发了国家I类继续教育学分和结业证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和藏医药研究所本着为“
- 《圣济总录》:[卷第七十九水肿门]水肿
,洪肿大喘,几不能度日。防己饮方。防己(一分)大戟(炒)木香赤茯苓(去黑皮)海蛤犀角(镑)胡黄连白术诃黎陈橘皮(去白,焙)牵牛子葶苈(隔纸炒)郁李仁(各一两)白槟榔(煨一两半)大黄(锉,炒二两)上十九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麝香少许,再煎一沸,平旦空心服。如人行五里再服,不可冷服。若久病肠胃虚弱,至第二服即微利;若肠胃实者,约至数服,亦须转下恶浊黄水,或青黑恶物出三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二]六节藏象大论第九篇
大论二字,旧本误传四气调神下,今各改正。六节者,天以六为节,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六十日而甲子周,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天有六六之节,地则以九九制会也。藏象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神藏五,开窍于耳目鼻口,形藏四,开窍于前后二阴,窍虽有九,其位惟六,又神藏形藏,合于三阳三阴之六气,犹之以六为节,以九制会,故曰藏象。此篇为《六微旨大论》提纲,故曰《六节藏象大论》。黄帝问曰∶余闻
-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大肠腑)142方
甚者不得动,动则咳剧,经久不已,传入胃,其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久咳不已,三焦受之,三焦咳之状,咳而腹满,不能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右顺时有风寒冷人触冒解脱,伤皮毛间入腑藏为咳上气如此也,有非时忽然暴寒,伤皮肤中与肺合,则咳嗽上气,或??叉痛咳唾有血者,是其热得非时之寒暴薄之不得,渐散伏结深喜肺痈也,因咳服温药,咳尤剧,及壮热吐脓血汗出恶寒是也。天有非时寒者,急看四时
- 藏药八味野牛血散卡插尖治疗早期食道癌的临床应用
1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技术的综合比较1.1现代医学对食道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手术、放化疗,而藏医认为介人藏药口服治疗或将几种藏药卡插疗法联合使用。一般对早期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配合藏医药治疗;对较晚期,年龄较高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则以介入八味野牛血散加配卡插治疗为佳,早期食道癌的治疗效果良好,但早期病例多是在对食道癌高危人群的普查中获得的,在实际治疗中很少见到早期病例,对中晚期病例,若治疗得当,也
- 《外台秘要》:[卷第八]痰饮食不消及呕逆不下食方九首
令腹里虚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出第二十卷中)广济疗心头痰积宿水呕逆不下食,前胡丸方。前胡白术甘草(炙各五分)旋复花豆蔻仁(各三分)人参麦门冬(去心各六分)枳实(炙)大黄(各四分)上九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大。空肚以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再服,不利。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热面炙肉鱼蒜粘食生冷等物。又疗心胸中痰积,气噎呕逆,食不下方。柴胡橘皮(各六分)茯苓(十分)人参麦门冬(去心
- 《时方歌括》:[卷上补可扶弱]九味羌活汤
一名冲和汤。四时感冒发散之通剂。冲和汤内用防风。羌芷辛苍草与芎。汗本于阴芩地妙。三阳解表一方通。(羌活防风苍术各钱半。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各二钱。细辛九分。加生姜葱白煎。)陈修园曰。羌活散太阳之寒。为拨乱反正之药。能除头痛项强。及一身尽痛无汗者。以此为主。防风驱太阳之风。能除头痛项强。恶风自汗者。以此为主。又恐风寒不解。传入他经。以白芷断阳明之路。黄芩断少阳之路。苍术断大阴之路。(多汗者。易白术
- 《仁术便览》:[卷一伤寒]【九味羌活汤】
治春分后代桂枝麻黄汤,用治杂病亦好。羌活苍术防风(各一钱二分半)甘草白芷川芎生地黄芩(各一钱)细辛(四分)上作一服,水二盏,姜五片煎,热服。原有汗,去苍术加白术。渴加知母、石膏。《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
-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下疳]九味芦荟丸
芦荟(五钱)胡黄连当归芍药川芎芜荑(各一两)木香甘草(各三钱)胆草(七钱酒浸炒焦)上为末,米粥糊丸麻子仁大,每服一钱或一钱五分,开水下。《外科十法》清朱世杰公元1644~1911年
- 《成方切用》:[卷三上表散门]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即羌活冲和汤)治伤寒伤风,憎寒壮热,头痛身痛,项痛脊强,呕吐太阳无汗。及感冒四时不正之气,疫疠诸病。(有物有声曰呕,气逆则呕。有物无声胃寒则吐。邪热在表,则不渴,传里则渴。四时不正之气,谓天地间秽恶之气,及病流行传染也。)羌活防风苍术(钱半)细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一钱)加生姜葱去地黄此足太阳例药,以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等汤也。药之辛者属金,于人为义,故能匡正黜邪。者倍之白芷能驱热
- 《眼科阐微》:[卷之四·贞集小儿疳伤眼症论]九味芦荟丸
芦荟木香胡黄连宣黄连(炒)青皮鹤虱白雷丸白芜荑(炒各一两)麝(三分)共为细末,神曲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五分,空心米汤送下,量病者大小用之。忌一切生冷、油面、炙爆等物。小儿疳眼,白膜遮睛,紧闭不开,羞明怕日,合面而卧,肉色青黄,发竖筋青,壮热羸瘦。宜用∶《眼科阐微》
- 《古今名医方论》:[卷二九味羌活汤、活人败毒散]活人败毒散
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或沸汤点服。治伤寒,温疫,风湿,风眩,拘蜷,风痰,头疼,目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赵羽皇曰∶东南地土卑湿,凡患感冒,辄以伤寒二字混称。不知伤者正气伤于中,寒者寒邪深藏元气不阳,其罔顾温,至亡法。胡天锡曰∶非其时而有其气,惟气血两虚之人受之。寒客营而风客卫,不可用竣剂,故稍从而入毒散连肺之,《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公元1644-1911年
- 《医方论》:[卷一发表之剂]九味羌活汤
羌活防风苍术一钱五分细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一钱加生姜、葱白煎。此方用以代麻桂等汤,实为稳妥。但地黄滋腻太过,不如仍用桂枝汤中之芍药,敛阴而不滋腻也。至其辛散燥烈,阴虚气弱者忌用,则固自言之矣!《医方论》清费伯雄公元1865年
- 《医宗金鉴》:[卷三删补名医方论]九味羌活汤
一名冲和汤 四时发散之通剂.羌活 防风 川芎 白芷 细辛 苍术 黄芩 甘草 生地 加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服.《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 《医方考》:[卷四水肿门第三十六]九味羌活汤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黄芩甘草水病,腰以上肿者,此方微汗之,即愈。腰以上皆肿,谓头面俱病也。《内经》曰∶上盛为风,下盛为湿。故腰以上皆肿,必兼风治。盖无风则湿不能自上于高巅清阳之分也。是方也,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皆辛甘之品,可以疏风,亦可以除热,所谓辛药能疏风,风药能胜湿也。风湿相搏,必有内热,故用生。黄芩之凉。而甘草者,所以调和营卫,使其相协而无相争也。《医方考》明代吴昆公元
- 《成方切用》:[卷十一上婴孩门]九味异功煎
治痘疮寒战切牙,并治男妇阳气虚寒等症。可代陈氏十二味异功散等方。人参当归熟地(二三钱)黄(炙)干姜(炮)制附子(一二钱)肉桂(一钱)甘草(七分,徐徐与服《成方切用》清吴仪洛公元1761年
- 《古方汇精》:[卷一内症门]九味羌活汤(六十五)
(治四时不正之气。感冒风寒。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咽干等症。)羌活防风(各六分)苍术(一钱)白芷(四分)川芎(五分)生地(一钱五分)黄芩(七引加姜一片。枣一枚。煎成热服取汗。有汗者去苍术。加白术一钱五分。渴甚者。加葛根一《古方汇精》清爱虚老人公元1644-1911年
- 《医方简义》:[卷二中风]九味羌活汤
治中风初起挟寒。寒热往来欲痉者。羌活防风苍术(各一钱)细辛白芷(各五分)川芎黄芩(酒炒各一钱半)生地黄(《医方简义》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1年
- 《医方集解》:[发表之剂第二]九味羌活汤
传足太阴脾);白芷入足阳明,治头痛在额;芎入足厥阴,治头痛在脑;细辛入足少阴,治本经头痛;皆能驱风散寒,行气活血。而又加黄芩入手太阴,以泄气中之热;生地入手太阴,以泄血中之热(黄芩苦寒,生地寒滞,二味苟用于发热之后则当,若未发热,犹当议减也);防风为风药卒徒,随所引而无不至,治一身尽痛为使(无汗宜倍用);甘草甘平,用以协和诸药也。药备六经,治通四时,用者当随证加减,不可执(一张元素曰∶有汗不得用
- 《医学心悟》:[卷四妇人隐疾]九味芦荟丸
治三焦肝胆经风热,目生云翳,或颈项瘰,耳内生疮,或牙龈蚀落,颊腮腐烂,下疳阴蚀疮肿诸症。芦荟(五钱)胡黄连当归芍药(炒)川芎芜荑(各一两)木香甘草(各三钱)龙胆草七钱(酒浸,炒焦)上为末,米糊丸,麻子仁大。每服一钱,或一钱五分,开水下。加味逍遥散(见类中《医学心悟》清程国彭公元1644-1911年
-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九味羌活
(汤,张元素)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防风、苍术各钱半,白芷、川芎、生地、甘草各一钱,细辛五分,加生姜、葱白煎。)阳虚气弱人禁用,加减临时在变通。(洁古制此汤,以代麻黄、桂枝、青龙、各半等汤。用羌、防、苍、细、芎、芷,各走一经,祛风散寒,为诸路之应兵。加黄芩泄气中之热,生地泄血中之热,甘草以调和诸药。然黄芩、生地,寒滞未可概施,用时宜审。)《汤头歌诀》清汪昂公元16
- 《古今名医方论》:[卷二]九味羌活汤、活人败毒散
(合论)《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公元1644-1911年
- 《医方考》:[卷一瘟疫门第六]九味羌活汤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生地黄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成时气病,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之。谓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也。药之为性,辛者得天地之金气,于人则为义,故能匡正而黜邪。羌、防、苍、细、芎、芷,皆辛物也,分经而主治∶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
-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卷下治暑主方]九味羌活汤
治发热恶寒无汗,或自汗头痛项强,或伤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并宜服之。此药不犯三阳禁忌,为四时发散之通剂也。温证如神,暑亦可解。羌活防风苍术(各一钱五分)甘草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细辛(各一钱,细辛用五分亦或可)上咀,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一片,煎至一盅温服。《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养生类要》:[后集春月诸症治例]九味羌活汤
解利春夏秋伤寒热病极稳羌活(一钱)防风(一钱)苍术(一钱五分)川芎(一钱)黄芩(一钱)白芷(一钱)甘草(五分)细辛(五分)生地黄(一钱不开亦效)上用姜三片葱白一根水二钟煎一钟热服以汗为度无汗再服汗原多去苍术加白术(一钱)渴加石膏(一钱)热甚加柴胡山栀(各一钱)胸膈胀闷加枳壳桔梗(各七分)《养生类要》明吴正伦公元1368年—1644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