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 灸疗器
拼音:jiǔliáoqì灸疗器灸疗器具之一。即温灸器。参见该条。...
- 针灸疗法
拼音:zhēnjiǔliáofǎ英文:needletherapy概述:针灸疗法:1.用针法和灸法防治疾病;2.书名。用针法和灸法防治疾病·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指用针法和灸法防治疾病。针灸疗法是针法、灸法的合称。简称针灸。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并运用操作手法,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疗疾病。灸法主要是以艾为原料,温灼穴位皮表,温能经脉,扶阳散寒,治疗疾病。方法虽异,但都是通过刺激人体...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拼音:zhuàngyīyàoxiàndiǎnjiǔliáofǎ英文:《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为书名。壮族医疗法专著。黄瑾明等根据壮医龙玉乾祖传经验整理而成。1986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介绍了壮医药线点灸的特点、腧穴的体表定位法、取穴原则、施灸技术及内、外、妇产、儿、皮肤、五官等科120多种疾病的点灸疗法。可供临床参考。...
- 灸疗
拼音:jiǔliáo英文:灸疗是指以灸治病。《备急千金要方》:“大凡人有卒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皆须急灸疗。”...
- 最新针灸疗法300例
拼音:zuìxīnzhēnjiǔliáofǎ300lì英文:《最新针灸疗法300例》为书名。苏燕燕、周光廓编。1999年6月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最新的针灸疗法300余例,其医案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正规穴位治好的病例;另一类是采用反应点治好的病例。...
- 艾灸疗法
拼音:àijiǔliáofǎ英文:moxibustion概述:艾灸疗法为针灸疗法的一大类。简称灸法。是临床最常用的灸法。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给人体以温热刺激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战国时期的书籍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说明灸法当时是一种通行的医疗方法。《黄帝内经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麦粒灸疗法
拼音:màilìjiǔliáofǎ英文:Therapyofwheatmoxibustion麦粒灸疗法是将艾绒制成麦粒大小的艾炷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本法属于灸法中的直接灸,但为非化脓灸,不会引起疤痕或因疤痕灸所致的化脓性感染。先在所灸的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涂以凡士林,再将制作的麦粒大小的艾炷粘附在皮肤上。点燃后,当艾炷烧近皮肤、病人有温热或轻微灼痛感时,移去未燃尽的艾炷,再施第2炷。因其艾炷小,灼痛时...
- 灸火疮
拼音:jiǔhuǒchuāng灸火疮病名。因灸疗而形成之疮肿。出于《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名为灸疮。见于《外科启玄》卷九者,名为灸火疮。均系因施灸疗所致之疮痕。所不同者,古之瘢痕灸,即医家有意在局部用艾绒烧灼引起疮面而形成瘢痕,借以达到治疗之目的。另外,或因医疗事故误灼致疮所形成者。证治参见烧伤、溃疡条。...
- 灸法图残卷
拼音:jiǔfǎtúcánjuàn英文:《灸法图残卷》为书名。我国甘肃省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古代书卷之一。为唐代写绘本。是现存最早的灸疗图谱专书。本书以图代文,简明通俗,反映当时的灸疗经验,记载着一些现存针灸书中未见的穴名。...
- 外肾吊痛
拼音:wàishèndiàotòng外肾吊痛病证名。阴囊部重坠之引痛者。出《世医得效方》卷三。即因阴囊部或睾丸等疾病引发之坠胀、疼痛之证候。多发于狐疝等疝气病者。治宜灸疗,取足大趾、次趾下中节横纹中灸五壮。参见狐疝条等。...
- 朱世续
拼音:zhūshìxù朱世续(?-1768年)清代医生。四川通江人,尝由名师指点,甚精于灸疗。曾治一传尸痨之患者,其家数人染疾。朱氏以灸“肾俞”之法,兼以药治而愈。后因天下大疫,朱氏以老年而亲赴诊疗,终于过劳而卒于途中。...
- 骨蒸病灸法
拼音:《gǔzhēngbìngjiǔfǎ》《骨蒸病灸法》骨蒸病专著。一卷。见《旧唐书·经籍志》。又名《灸劳法》。唐·崔知悌撰。是一部以灸疗主治“骨蒸”病的专著。据自序称以此疗骨蒸“前后差者,数过二百”。书中专门论述骨蒸病的灸疗方法,并附有图形,易学易用。原书已佚,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苏沈良方》等后世医籍中。...
- 虚者补其母
”之脏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五脏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所生者为子。例如,肾为肝之母,不仅补肝,还须补肾。又如肝有虚火,症见失眠烦躁、头面烘热、脉弦细无力等,应用滋水涵木法,补肾水以制肝的虚火,即补本经(肝木)母穴曲泉(水),兼补肾经(母经)水穴阴谷。又如脾为肺之母,肺虚的病人不但补肺,还要补脾,即所谓培土生金。针灸疗法凡是虚证,可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肝虚证取用肾经水穴阴谷,或本经水穴曲泉治疗。...
- 中国针灸学
拼音:zhōngguózhēnjiǔxué英文:《中国针灸学》为书名。1.承淡安编著。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及治疗四篇。对针灸疗法的理论和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成果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书中病名均用中西医对照方式。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为作者《中国针灸学讲义》的改编本。内容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学、治疗学四篇,以经穴和治疗为主。病症采用中西医病名对照,吸取近代研究成果,融汇古今,便于学...
- 温灸器
拼音:wēnjiǔqì英文:warmingmoxibustionapparatus;概述:温灸器为针灸器具名。是温灸器灸所用的特殊器具,又称灸疗器。目前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灸架、灸筒、灸盒等。灸筒:灸筒灸筒多为金属圆桶状结构,外形分筒体和持柄两部分。筒体上下各有多数小孔(有的下端装有细金属网),上孔可以通风出烟,下孔用以传导温热。侧旁有多个小孔,上口加盖,并钻有小孔。内另有小筒(有的为金属网)一个...
- 打嗝
内关穴: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处,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较好。用食指和拇指夹住手腕的内关,掐按3分钟。刺鼻取嚏法:以草刺鼻嚏作而呃逆已。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大惊法:突然惊吓患者,适用于情志因素而患病者。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控制呼吸法:捏住患者鼻子,摒气2min。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饮温水法:饮服温...
- 温灸器灸
用特制的器具施行的艾灸法。为灸法的一种。见清·雷少逸《灸法秘传》。温灸器灸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对小儿、妇女、年老体弱及畏惧艾火者尤为适宜。温灸器:温灸器灸所用器具名为温灸器,又称灸疗器。目前临床常用的温灸器,有灸架、灸筒、灸盒等。灸筒:灸筒灸筒多为金属圆桶状结构,外形分筒体和持柄两部分。筒体上下各有多数小孔(有的下端装有细金属网),上孔可以通风出烟,下孔用以传导温热。侧旁有多个...
- 瘫痪护理常规
避免受凉。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咯痰。2-3h翻身拍背一次。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4、预防肠胀气及便秘。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致胀气食物。便秘时按医嘱给缓泻剂或隔2-3天灌肠1次。或行针灸疗法,腹部按摩,必要时抠出粪便。5、预防跌伤、烫伤、冻伤。伴神志不清时应加床栏。应用热水袋时,水温<50℃,外加布套,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并经常更换部位。理疗、灸疗或拔火罐时均应注意防止烫伤。天冷时肢体...
- 循经感传疗法
音:xúnjīnggǎnchuánliáofǎ英文:Conductivetherapyalongthechannels循经感传疗法是指循经感传疗法是诱发尽量感传现象并促使循经感传至患病部位,以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方法。典型的循经感传仅占少数,要应用感传现象于临床治疗,必须采用特定的诱发疗法,以使患者较普遍地出现感传现象。近年来应用的各种诱发感传的方法,主要有传统针刺手法,循经加温,多穴接力刺激,入静...
- 牙周炎
、下关、外关、风池随证配穴:咽喉痛者,加少商、商阳。刺灸方法:针用泻法。方义: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手、足阳明相接,故取合谷、颊车、下关等阳明经穴通经止痛。配风池、外关疏风解表。艾灸疗法:选穴:合谷、大椎、外关、颊车灸法: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地运动,艾条距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的灼热感,每穴10~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
- 阳明头痛
头部疼痛。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除服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机,配合针灸疗法,常可提高疗效。针灸治疗头风有较好疗效,但应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作鉴别,以便及时治疗原发病。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予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详见头痛条。...
- 自然疗法
使用可以诱发健康人体产生某种疾病的药物来治疗患有该疾病的病人。这一疗法的基本原则是:大剂量的药物可以诱发疾病,但该药物在小剂量时,却可治疗该疾病。顺势疗法所使用的药物可以是植物药、矿物药和化学品。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源于中医。它通过针刺、灸、按摩、激光、电刺激等方式刺激机体的穴位,从而促进机体的"气"在经络中循环、流动。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在诊治疾病中尚须在阴阳、五行、针灸经络、辨证论治等中医理论指导...
- 近红外线疗法
收,水肿消除,炎症消散;也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缓解疼痛,缓解肌肉痉挛,并能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松解粘连,减轻瘢痕挛缩。对于年老体弱、儿童或不宜针灸者尤为适宜。操作方法(一)灸疗器材近红外治疗采用红外线灯或白炽灯。红外线灯为不发光辐射器,白炽灯为发光辐射器。台式灯为150—200瓦,落地灯为300—500瓦。光浴箱用于躯干或两下肢,由6—12个60~100瓦白炽灯泡组成。(...
- 圆翳内障
阴虚引起者,宜滋养肝肾,用杞菊地黄丸或补肾丸加减,并可用针刺疗法,选用睛明、球后、攒竹透鱼腰、合谷、足三里等穴。目昏兼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属肾阴虚,心肾失调,水火不交者,可常服磁硃丸镇心明目。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只适用于早期患者,且宜与内服药物配合使用。常用穴:睛明、球后、攒竹、鱼腰、臂臑、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3穴,8~10次为一疗程。手术疗法:晶珠全混,翳定障老,若瞳...
- 圆翳
阴虚引起者,宜滋养肝肾,用杞菊地黄丸或补肾丸加减,并可用针刺疗法,选用睛明、球后、攒竹透鱼腰、合谷、足三里等穴。目昏兼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属肾阴虚,心肾失调,水火不交者,可常服磁硃丸镇心明目。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只适用于早期患者,且宜与内服药物配合使用。常用穴:睛明、球后、攒竹、鱼腰、臂臑、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3穴,8~10次为一疗程。手术疗法:晶珠全混,翳定障老,若瞳...
- 小儿厌食症
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详询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治疗措施:西医:应正确诊断病因和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应着重恢复小儿的消化功能。主要用中医疗法、针灸疗法、捏脊疗法。在此同时注意改善饮食内容和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并纠正家长对小儿饮食的不正确态度。必要时可给硫酸锌10mg,放糖浆内饲婴,每日1~2次。如检查血锌低下,可用硫酸锌2~3mg/kg·d...
- 腰痛
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篇》根据经络,阐述了足三阴,足三阳以及奇经八脉为病所出现的腰痛病证,并介绍了相应的针灸疗法。《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载有“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是为寒湿内侵所致。《诸病源候论》和《圣济总录》,认为腰痛原因和少阴阳虚,风寒着于腰部,劳...
- 灸治疗法
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灸法多用以补充针法的不足。灸法治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说明灸疗就是烧灼的意思。《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灸法多用以补充针法的不足。《黄帝内经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的作...
- 灸法
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灸法多用以补充针法的不足。灸法治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说明灸疗就是烧灼的意思。《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焫。”灸法多用以补充针法的不足。《黄帝内经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的作...
- 打呃
中指弹拨一侧缺盆穴内侧,以感到向胸部窜麻为宜,一般只需要弹拨一下。按膈俞:用拇指按压背部的膈俞穴或者附近的压痛点,持续2分钟。刺鼻取嚏法:以草刺鼻嚏作而呃逆已。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大惊法:突然惊吓患者,适用于情志因素而患病者。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控制呼吸法:捏住患者鼻子,摒气2min。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饮温水法:饮服温...
- 呃逆
中指弹拨一侧缺盆穴内侧,以感到向胸部窜麻为宜,一般只需要弹拨一下。按膈俞:用拇指按压背部的膈俞穴或者附近的压痛点,持续2分钟。刺鼻取嚏法:以草刺鼻嚏作而呃逆已。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大惊法:突然惊吓患者,适用于情志因素而患病者。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控制呼吸法:捏住患者鼻子,摒气2min。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饮温水法:饮服温...
- 呃逆病
中指弹拨一侧缺盆穴内侧,以感到向胸部窜麻为宜,一般只需要弹拨一下。按膈俞:用拇指按压背部的膈俞穴或者附近的压痛点,持续2分钟。刺鼻取嚏法:以草刺鼻嚏作而呃逆已。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大惊法:突然惊吓患者,适用于情志因素而患病者。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控制呼吸法:捏住患者鼻子,摒气2min。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饮温水法:饮服温...
- 中风闭证
《类证治裁》:“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是为闭证,苏合香丸、三生饮开之。”《医宗必读》:“惟中脏之证,是闭而非脱者,宜苏合香丸、牛黄丸、至宝丹、活命丹之类。”中风闭证的针灸治疗:治疗闭证,可同时配合针灸疗法,收效更快。闭证取人中、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等穴为主。牙关紧闭加颊车、下关;舌强不语加哑门、廉泉。阳闭:阳闭的症状:除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外,还...
- 膈肌痉挛
中指弹拨一侧缺盆穴内侧,以感到向胸部窜麻为宜,一般只需要弹拨一下。按膈俞:用拇指按压背部的膈俞穴或者附近的压痛点,持续2分钟。刺鼻取嚏法:以草刺鼻嚏作而呃逆已。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大惊法:突然惊吓患者,适用于情志因素而患病者。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控制呼吸法:捏住患者鼻子,摒气2min。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饮温水法:饮服温...
- 血瘀腰痛
腰眼疏理局部筋脉,通经止痛;委中通调足太阳经气,通络活血止痛。随证配穴:血瘀—水沟。操作:毫针刺,根据病情虚实酌情补泻或平补平泻,或加艾灸,或拔火罐,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艾灸疗法:选穴:阿是穴、腰阳关、膈俞、肾俞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艾炷,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腰痛消失为止。关于腰痛:腰痛(lumbago)为病证名。出《黄帝内经灵枢·...
- 油风
脉细为肝肾不足之象。治法:滋补肝肾。方药治疗:七宝美髯丹加减。外治法:(一)鲜毛姜(或生姜)切片,烤热后涂擦脱发区,每天数次。(二)5%~10%斑蝥酊、10%补骨脂酊、10%辣椒酊外搽,每天数次。针灸疗法:针刺疗法主穴取百会、头维、生发穴(风池与风府连线中点),配翳明、上星、太阳、风池、鱼腰透丝竹空。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次取3~5穴,每日或隔日1次。梅花针疗法:如病期延长,可在脱发区和...
- 假性声门肌阵挛
中指弹拨一侧缺盆穴内侧,以感到向胸部窜麻为宜,一般只需要弹拨一下。按膈俞:用拇指按压背部的膈俞穴或者附近的压痛点,持续2分钟。刺鼻取嚏法:以草刺鼻嚏作而呃逆已。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大惊法:突然惊吓患者,适用于情志因素而患病者。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控制呼吸法:捏住患者鼻子,摒气2min。适用于呃逆轻症或用作辅助治疗,以加强针灸疗效。饮温水法:饮服温...
- 瘀血头痛
头部疼痛。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除服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机,配合针灸疗法,常可提高疗效。针灸治疗头风有较好疗效,但应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作鉴别,以便及时治疗原发病。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予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详见头痛条。...
- 早泄
、肾俞、志室、关元、三阴交。随证配穴:潮热盗汗者,加合谷、复溜。刺灸方法:针用补法。方义:照海、太溪、三阴交滋补肾阴以制虚火。行间清泻肝胆以降相火而宁精宫。肾俞、志室、关元培补肾元以固精室而填精。艾灸疗法:方一:选穴肾俞、志室、太溪、然谷、三阴交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以局部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症状好转后间隔施灸。方二:选穴心俞、神门、太溪、肾俞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
- 阳痿病
用一指禅推法推气海、关元、中极穴各2分钟左右;再用掌摩法摩下腹,以温热为度;最后掌振下腹部2分钟左右。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指揉法按揉心俞、脾俞、肾俞、命门,每穴约1~2分钟。擦腰阳关穴,以透热为度。艾灸疗法:方一:选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然谷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3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灼热,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长期施灸。方二选穴:神阙、关元、肾俞、足三里、太溪灸法:神阙(...
- 早泄病
、肾俞、志室、关元、三阴交。随证配穴:潮热盗汗者,加合谷、复溜。刺灸方法:针用补法。方义:照海、太溪、三阴交滋补肾阴以制虚火。行间清泻肝胆以降相火而宁精宫。肾俞、志室、关元培补肾元以固精室而填精。艾灸疗法:方一:选穴肾俞、志室、太溪、然谷、三阴交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以局部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症状好转后间隔施灸。方二:选穴心俞、神门、太溪、肾俞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
- 阴痿
用一指禅推法推气海、关元、中极穴各2分钟左右;再用掌摩法摩下腹,以温热为度;最后掌振下腹部2分钟左右。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指揉法按揉心俞、脾俞、肾俞、命门,每穴约1~2分钟。擦腰阳关穴,以透热为度。艾灸疗法:方一:选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然谷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3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灼热,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长期施灸。方二选穴:神阙、关元、肾俞、足三里、太溪灸法:神阙(...
- 单纯性牙周炎
、下关、外关、风池随证配穴:咽喉痛者,加少商、商阳。刺灸方法:针用泻法。方义: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手、足阳明相接,故取合谷、颊车、下关等阳明经穴通经止痛。配风池、外关疏风解表。艾灸疗法:选穴:合谷、大椎、外关、颊车灸法: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地运动,艾条距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的灼热感,每穴10~15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
- 阳痿
用一指禅推法推气海、关元、中极穴各2分钟左右;再用掌摩法摩下腹,以温热为度;最后掌振下腹部2分钟左右。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指揉法按揉心俞、脾俞、肾俞、命门,每穴约1~2分钟。擦腰阳关穴,以透热为度。艾灸疗法:方一:选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然谷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3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灼热,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长期施灸。方二选穴:神阙、关元、肾俞、足三里、太溪灸法:神阙(...
- 绝经期盆腔脏器脱垂
.6%,75.0%。对脱垂程度轻,患者认为脱垂症状还未严重到必须手术的地步,可先于试用。此外也适于有严重合并症的不能胜任手术的患者、已经作过脱垂矫治手术,手术失败或复发,对再次手术无信心者。(5)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增加盆底组织张力,在减轻症状,减轻脱垂程度有一定疗效。基本穴位:子宫,足三里,如脾虚,加百会,气海,三阴交,维道;肾虚,配关元,照海,大赫。针灸疗法常常与中药联合治疗,以取得更好疗效...
-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中医医院肺病科病房应设普通病房、观察室、检查室、治疗室、血气分析室、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有条件的可设抢救室或肺病重症监护室,并符合相关规定。应设置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雾化、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音疗、理疗等。第九条中医医院肺病科设备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熏洗设备、中药离子导入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
- 偏瘫
外侧、前侧、内侧,往返左右结构:㨰之,2~3遍;然后按揉髀关、风市、伏兔、血海、梁丘、膝眼、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1分钟;轻摇髋、膝、踝等关节;拿捏大腿、小腿肌肉5遍;最后搓下肢,捻5指。保健灸法:灸疗简便易行,对人体几乎无损害,中风患者的家人或患者自己应该抓紧时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利用灸疗做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如果配合针灸、按摩等保健方法,康复的效果会更好。取穴:百会、肩井、风池、曲池、足...
- 斑秃
正趋于逐步接近一致。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益气补血、滋补肝肾、活血祛风为主。在继承传统的内服、外治熏洗方药的基础上,不少医家自拟专方专药,随症加减,疗效颇佳。令人瞩目的是采用皮肤针、艾灸、穴位注射等针灸疗法及民间单方验方对本病进行综合治疗,使疗效不断提高,据文献资料统计,目前有效率在90%~95%之间。实验室研究方面,做得较多的是针刺治疗斑秃的机理研究。实验表明,电梅花针和普通梅花针能使毛囊、尤其是...
-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
障”之称。小儿雀目只能视直下之物,且多痒多涩,预后多良好。阳衰不能抗阴之病的治疗:高风雀目内障:高风雀目内障治宜温补肾阳,滋养肝肾,补益气血,用右归丸或补中益气汤酌加夜明砂、苍术、鲜猪肝等,亦可用针灸疗法。脾肾阳虚:高风雀目·脾肾阳虚证(high-windsparroweyewithspleen-kidneyyangdeficiency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夜盲,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
- 鸡摸眼
“肝虚雀目内障”之称。小儿雀目只能视直下之物,且多痒多涩,预后多良好。雀目的治疗:高风雀目内障:高风雀目内障治宜温补肾阳,滋养肝肾,补益气血,用右归丸或补中益气汤酌加夜明砂、苍术、鲜猪肝等,亦可用针灸疗法。脾肾阳虚:高风雀目·脾肾阳虚证(high-windsparroweyewithspleen-kidneyyangdeficiency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夜盲,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