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九华膏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滑石粉、硼砂、川贝母、银朱、龙骨、冰片[1]。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功效。适用于发炎肿痛的外痔、内痔嵌顿, 直肠炎、肛窦炎及内痔术后(压缩法、结扎法、桔痔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此药部颁标准。
4 《中医外科学》方之九华膏
4.1 组成
滑石600g,月石90g,龙骨120g,川贝18g,冰片18g,朱砂18g。
4.2 功效
《中医外科学》之九华膏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润肤之功效。
4.3 主治
《中医外科学》之九华膏主治内外痔发炎。
4.4 九华膏的用法用量
外用。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放凡士林油中调成20%的软膏,冬季可适当放入香油。
5 九华膏中药部颁标准
5.1 拼音名
Juhua Gao
5.2 处方
滑石粉 208. 3g 硼砂 31. 2g 川贝母 6. 3g 银朱 6. 3g 龙骨 41. 6g 冰片 6. 3g
5.3 制法
以上六味,川贝母、龙骨、银朱、硼砂粉碎成细粉,过筛,另取滑石粉 加适量凡士林中,搅匀,再加入银朱(先用液状石蜡适量调匀过100目筛)、川贝母、龙 骨、硼砂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冰片(用凡士林适量调匀),继续搅拌均匀,制成1000 g,即得。
5.4 性状
本品为粉红色软膏。
5.5 鉴别
(1)取本品 5g,加无水乙醇6ml,置水浴上加热搅拌使溶解,放冷,滤过, 滤液加配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6~8滴,即显紫色。
(2)取本品 10g,加水15ml,加热,搅拌使溶解,放冷,滤过,滤液显钠盐(附录Ⅳ )与硼酸盐(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5.6 检查
5.7 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硼砂0. 25g),加水60ml,加火加热10 分钟,并不断搅拌,置冰浴中冷却,滤过,残渣再加水15ml,加热溶解,置冰浴中冷却, 滤过,再用温水洗涤残渣数次,每次10ml,直至近中性(pH7.5~8.0),合并滤液与洗 涤液,加甲基红指示液3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 (0.1mol/L)相当于19.07mg硼砂(Na2B4O7.10H2O)。 本品含硼砂(Na2B4O7.10H2O)应为2.8~3.4%。
5.8 功能与主治
消肿,止痛、生肌、收口。适用于发炎肿痛的外痔、内痔嵌顿, 直肠炎、肛窦炎及内痔术后(压缩法、结扎法、桔痔法等)。
5.9 用法与用量
5.10 规格
每支装 10g
5.11 贮藏
密闭,在凉处保存。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 起草
6 九华膏药品说明书
6.1 药品名称
九华膏
6.2 药品汉语拼音
Juhua Gao
6.3 剂型
每支装 10g。
6.4 性状
九华膏为粉红色软膏。
6.5 九华膏的主要成份
滑石粉、硼砂、川贝母、龙骨、冰片、银朱。
6.6 九华膏的功能主治
消肿,止痛、生肌、收口。适用于发炎肿痛的外痔、内痔嵌顿, 直肠炎、肛窦炎及内痔术后(压缩法、结扎法、桔痔法等)。
6.7 九华膏的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或大便后敷用或注入肛门内。
6.8 注意事项
1.有排便感。
2.忌食辛辣食物。
7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九华膏
-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二]奇疾
,迄于旬日而新疾平。其父以故疾未除,则挟一方士自九华至,乃悉屏前药,曰∶烹一鸭饷之,以人参,和以大枣...
- 《医学入门》:[卷首集例]历代医学姓氏
公医业尤精,其配李氏,有妇德,亦知医。陆仲远国朝九华山人。挟仓公、扁鹊之技,常曰∶医家之书近于仁,医...
- 《本草纲目》:[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鳖
膳食乃良。其胆味辣,破入汤中,可代椒而辟腥气。李九华云∶鳖肉主聚,鳖甲主散。食鳖,锉甲少许入之,庶几...
-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果之四]茗
。【附方】旧六,新十四。气虚头痛∶用上春茶末调成膏,置瓦盏内覆转,以巴豆四十粒,作二次烧烟熏之,晒...
-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莱菔
,炙干数次,不可过焦。细嚼盐汤下,日三服。名瞑眩膏。(《普济》)。遍身浮肿∶出了子萝卜、浮麦等分。...
- 更多古籍中的九华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