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灸法图残卷》为书名。我国甘肃省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古代书卷之一。为唐代写绘本。是现存最早的灸疗图谱专书。本书以图代文,简明通俗,反映当时的灸疗经验,记载着一些现存针灸书中未见的穴名。[1]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灸法图残卷
- 《针灸集成》:[卷二]疳
灸法久漏疮足丙踝上一寸灸三壮在上则灸肩井鸠尾(东垣)○冷漏多在腿足之间先虽积热所注灸则为寒宜用附子灸...
- 《灸法秘传》:灸盏图
矣。今人偶用者,不但不谙针法,亦且不熟明堂。至于灸法亦然也。今用银盏隔姜灸法,万无一失。凡欲用此法者...
- 《刺灸心法要诀》:[卷八]灸瘰穴歌
瘰隔蒜灸法宜,先从后发核灸起,灸到初发母核止,多着艾火效无匹。【注】瘰隔蒜灸法,用独蒜片先从后发核上...
- 《针灸集成》:[卷二]痈疽
若痈疽大毒积在脏腑从竭其血于外无益也(丹心)痈疽灸法凡痈疽之发或因内有积热或因外寒郁内热若于生发之处...
- 《外科心法要诀》:[卷七腋部]腋疽
色如常,日久将溃,色红微热疼痛也。初宜艾壮隔蒜片灸法,内服柴胡清肝汤加乌药消之;虚弱之人,宜服香贝养...
- 更多古籍中的灸法图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