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性关节炎

目录

1 拼音

jì shēng chóng xìng guān jíe yán

2 英文参考

parasitic arthritis

3 概述

寄生虫病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地方病,也散发于发达国家。感染寄生虫后,临床表现不一,有的患者并无症状,但有的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寄生虫性关节炎,临床上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骨与关节疾病较少见。迄今为止,至少有20多种寄生虫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体骨与关节系统。它们或引起骨组织、关节和骨髓的病变,或妨碍骨骼的正常生长,或导致胎儿的骨骼畸形。

寄生虫感染中,关节受累发生率很低。诊断主要依靠:①有疫区居住或旅行病史;②有寄生虫侵入肠道或组织引起感染的临床表现;③急性或慢性发病,单关节或多关节关节炎;④对用抗细菌炎症治疗无效;⑤根除寄生虫后,关节症状消除。

关节炎症可以由寄居于关节周围肌肉内的寄生虫直接引起,也可以由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引起,还可以由于免疫反应引起。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过敏症状有疼痛,肿块,耳郭炎,眼炎以及骨关节病。临床分为皮肤型,骨关节型,肿块型和混合型。其中骨关节病变以单个关节,特别是手腕部和踝部等暴露部位的关节最常见,但耻骨联合、肋骨等也可同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

细粒棘球绦虫骨棘球蚴病,脊椎、骶骨等处的囊肿可压迫脊髓神经或马尾,产生明显的神经症状和体征,甚至截瘫。晚期,可引起继发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若累及关节,可造成病理性脱位。丝虫感染可并发橡皮肿。继发性细菌感染,反复发作可导致骨膜炎或骨-骨膜炎。马尾松毛虫关节炎晚期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畸形和强直。

细粒棘球蚴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受累部位及病变的程度。骨盆及脊柱病变预后较差。马尾松毛虫的寄生虫性关节炎治愈后很少复发,但有关节畸形或功能障碍者则很难完全恢复。

要彻底治疗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消灭传染源,消灭中间宿主。疫区应该消灭储存宿主。每年对农村的住房、畜舍、厕所的墙面进行滞留性喷洒杀灭。进行灭蚊。及时治疗患者。在畜牧地区广泛进行环境卫生宣传,儿童期应有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病动物。

4 疾病名称

寄生虫性关节炎

5 英文名称

parasitic arthritis

6 分类

风湿科 > 关节滑膜炎及其周围组织病 > 感染性关节炎

7 ICD号

M01.8*

8 流行病学

广泛侵犯骨骼系统的寄生虫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骨骼中,引起骨棘球蚴病,占全部棘球蚴病的1%~2%。据统计不同骨骼的发病率如下:骨盆36%,脊柱29%,股骨17%,胫骨9%。感染斑氏丝虫或马来丝虫引起丝虫性骨关节病。泡球蚴和猪囊尾蚴侵犯骨组织,侵入上颌骨、椎骨,是可直接侵犯骨关节的寄生虫.胃肠道原虫(protozoa)感染和罕见的原虫侵入关节周围组织内,均可引起关节病变。蓝伯贾第虫(giardia lamblia)、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鼠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可以引起关节炎。关节炎、关节痛疼和骨痛很少见于扁蠕虫(platyhelminth)传染中。但感染猪绦虫(taenia solium)和包虫囊(hydatid cyst)的病人中,可出现膝或多个关节的病变。线虫(nema)和吸虫(fluke)侵入机体也可以产生骨骼肌病状、关节痛和关节炎。关节炎可发生于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感染的侵入期和肠道期,主要在下肢大关节发生类风湿样变化。马尾松毛虫等的流行病学资料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9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病因

临床上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骨与关节疾病较少见。迄今为止,至少有20多种寄生虫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体骨与关节系统。它们或引起骨组织、关节和骨髓的病变,或妨碍骨骼的正常生长,或导致胎儿的骨骼畸形。这些寄生虫包括属于蠕虫的细粒棘球蚴、泡球蚴、猪囊尾蚴、卫氏并殖吸虫、丝虫、旋盘尾丝虫、麦地那龙线虫、旋毛虫等;属于原虫的有利什曼原虫、溶组织阿米巴、弓形虫、疟原虫;属于昆虫的马尾松毛虫等。

10 发病机制

广泛侵犯骨骼系统的寄生虫;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骨骼中,引起骨棘球蚴病。

11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11.1 广泛侵犯骨骼系统的寄生虫细粒棘球蚴

11.1.1 (1)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

寄生于骨骼中,引起骨棘球蚴病,骨棘球蚴病常以无痛性肿胀为特征。病变进展极慢,常在儿童期感染,成年后出现症状。一般临床上分为4期:

①潜伏期:由于幼虫在骨内生长缓慢,可长期无症状,少数病例可有轻微疼痛。

②局限期: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疼痛、麻木、跛行和肢体肌肉萎缩等症状。

③扩展期:症状较重,骨质被囊肿广泛破坏,疼痛加剧。受累骨膨胀变粗,畸形。轻微外伤即可造成病理性骨折。脊椎、骶骨等处的囊肿可压迫脊髓神经或马尾,产生明显的神经症状和体征,甚至截瘫。

④晚期:体征明显,囊肿穿破骨皮质,侵入周围软组织,出现巨大包块。可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流出脓液和包虫碎屑。可引起继发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若累及关节,可造成病理性脱位。

11.1.2 (2)丝虫

人可因感染斑氏丝虫或马来丝虫引起丝虫性骨关节病。丝虫感染引起淋巴管阻塞,出现橡皮肿。由于抵抗力降低,致使细菌易于侵入,引起局部组织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反复发作可导致骨膜炎或骨-骨膜炎。此外,丝虫乳糜性关节炎也较常见,关节内可见乳糜液,多见于膝关节。其次为踝关节,小关节多不受累。常为单侧。一般呈良性过程,持续时间短,关节呈无痛性肿胀。有时呈急性发作,膝关节渗液,肿痛发热,活动受限,体温增高,1~2周可缓解,但反复发作后可转为慢性关节炎。

11.1.3 (3)其他

泡球蚴和猪囊尾蚴也可侵犯骨组织,侵入上颌骨、椎骨等。泡球蚴称之为寄生虫癌(parasitic cancer),更易侵犯长骨引起病理性骨折。治疗以手术清除病骨和摘除囊尾蚴为原则,同时服用吡喹酮和阿苯达唑。

11.2 侵犯骨关节的寄生虫——马尾松毛虫

人因接触松毛虫的活体、尸体或虫毛可引起以过敏反应为主的骨关节病变。当人体接触毛虫时,虫体内的病毒与皮肤接触或直接进入体内,引起过敏反应,因其病理改变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推测该病的发病机理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过敏症状有疼痛,肿块,耳郭炎,眼炎以及骨关节病。临床分为皮肤型,骨关节型,肿块型和混合型。其中骨关节病变以单个关节,特别是手腕部和踝部等暴露部位的关节最常见,但耻骨联合、肋骨等也可同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

12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并发症

细粒棘球绦虫骨棘球蚴病,脊椎、骶骨等处的囊肿可压迫脊髓神经或马尾,产生明显的神经症状和体征,甚至截瘫。晚期,可引起继发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若累及关节,可造成病理性脱位。丝虫感染可并发橡皮肿。继发性细菌感染,反复发作可导致骨膜炎或骨-骨膜炎。马尾松毛虫关节炎晚期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畸形和强直。

13 实验室检查

13.1 细粒棘球蚴

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可以阳性。血清学试验包括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抗体及包虫的循环抗原。试验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外周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粒细胞增高。X线检查可见程度不同的骨改变,包括骨质稀疏、骨质缺损、骨皮质变薄、骨扩张,轮廓不规则,可在椎旁形成继发性包虫囊肿,出现类似椎管内良性肿瘤的X线改变。晚期囊肿穿破骨皮质而侵入周围软组织,在软组织内形成环状或弧形囊肿钙化影,并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和窦道。病理检查可以确诊,手术探查也可证实。

13.2 丝虫

血涂片检查,部分患者夜间可查到微丝蚴。滑膜液检查呈奶黄色,无细菌,脂质含量高。

14 辅助检查

14.1 丝虫

X线检查可见局限性骨膜增厚,可有骨膜炎改变,骨皮质增厚。局限性骨-骨膜炎时,病变侵犯骨膜和骨质,骨膜新骨生成并有不同程度的骨皮质破坏。淋巴管造影可见淋巴管阻塞与曲张。

14.2 马尾松毛虫

X线表现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层次模糊,关节囊肿大,密度增高。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多呈骨端性。关节可有关节间隙狭窄、脱位或半脱位。偶尔嗜酸细胞增多,血沉增快。

15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诊断

15.1 细粒棘球蚴关节炎

根据流行病学、疫区接触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一般可以确定诊断。

15.2 丝虫病性关节炎

丝虫病性关节炎诊断通常依赖于血清学,或在外周循环或在皮肤(盘尾丝虫)中检出微丝蚴。

15.3 马尾松毛虫关节炎

主要依据地区性发病,接触松毛虫或其污染物史,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16 鉴别诊断

16.1 细粒棘球蚴关节炎

由于骨棘球蚴病较少见,因此易漏诊。需与骨巨细胞瘤、纤维性囊性骨炎及软骨肉瘤等鉴别。脊柱病变应与脊椎结核和椎管内良性肿瘤鉴别。

16.2 丝虫病性关节炎

丝虫病性关节炎应与风湿性关节炎鉴别。

16.3 松毛虫骨关节炎

松毛虫骨关节炎需与骨和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化脓性关节炎鉴别。

17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治疗

17.1 细粒棘球蚴的治疗

治疗原则为彻底清除病骨,但可能性一般很小。常用方法有刮除植骨术,同时服用阿苯达唑。

17.2 丝虫的治疗

乙胺嗪(海群生)为首选药。治疗是口服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每天600mg,分2~3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间隔几天后再服3个疗程。在盘尾丝虫治疗中,服用乙胺嗪可引起全身反应,主要由于成虫和大量微丝蚴死亡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寒战、高热、头痛、关节痛和大小关节关节炎,称作Mazzotti反应,通常需要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伊维菌素(Ivermectin)很少伴有这种反应,常被首选用于盘尾丝虫病的治疗,单次口服,100~200µg/kg体重。1年服用1~2次,是控制盘尾丝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恶丝虫病(dirofilariasis)是由犬恶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在人类很少见。此类属动物感染的丝虫病的幼虫,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发育成成虫,但不能正常发育的幼虫也可造成病变。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偶尔病人也可以出现关节疼痛和下肢关节自限性关节炎。由于发病是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

17.3 马尾松毛虫的治疗

急性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药和消炎止痛剂,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阿司匹林等,关节应保持在功能位。慢性期合并明显瘘管,窦道和骨病灶时可行窦道切除及病灶清除术。晚期关节畸形强直者可行关节成形或关节置换。

18 预后

1.细粒棘球蚴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受累部位及病变的程度。骨盆及脊柱病变预后较差。

2.马尾松毛虫的寄生虫性关节炎治愈后很少复发,但有关节畸形或功能障碍者则很难完全恢复。

19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预防

彻底治疗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消灭传染源,消灭中间宿主。疫区应该消灭储存宿主。每年对农村的住房、畜舍、厕所的墙面进行滞留性喷洒杀灭。进行灭蚊。及时治疗患者。在畜牧地区广泛进行环境卫生宣传,儿童期应有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病动物。

20 相关药品

吡喹酮、阿苯达唑、乙胺嗪、伊维菌素、氯苯那敏、阿司匹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