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疮

目录

1 拼音

jìn yín chuāng

2 英文参考

general effused eczem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浸淫疮(general effused eczema)为病名[1]。出《金匮要略方论》[1]。是指以皮疹浸淫全身,滋水较多为主要表现的湿疮[2]。为一种瘙痒性湿疮[2]。因该病发生常群集或密集成片,呈泛发性故称之为浸淫疮。由心火脾湿,凝滞不散,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成[2]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浅搔之曼延长不止,瘙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是也[2]。”

浸淫疮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泛发性湿疹[2]

4 浸淫疮的病因病机

由心火脾湿,凝滞不散,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成[2]

5 浸淫疮的症状

初起形如粟米,瘙痒不止,搔破流黄水、浸淫成片,甚者身热[2]。常伴见大便秘结、尿赤、舌淡红,苔黄腻或厚腻,脉弦数等。

6 浸淫疮的治疗

浸淫疮治宜祛风胜湿,清热凉血[2]

可内服升麻消毒饮或消风散[2]

外用黄连粉或青蛤散敷之[2]

7 关于湿疮

湿疮(eczema[3])为病名[4]。是指以多形损害,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为过敏性炎症皮肤病[4]。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中医古代文献无湿疮之名,一般依据其发病部位、皮损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若浸淫遍体,滋水较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者,称血风疮或栗疮;发于耳部者,称旋耳疮;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发于手部者,称瘑疮;发于脐部者,称脐疮;发于阴囊者,称肾囊风或绣球风;发于四肢弯曲部者,称四弯风;发于婴儿者,称奶癣或胎症疮。

湿疮相当于西医的湿疹[4]

详见湿疮条。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00.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